胡震龍

胡震龍

胡震龍,1925年生,安徽歙縣鮑坑村人。字石泉,號簾青軒。國民黨(民革)黨員,縣政協委員。青年時代從軍,投身抗日戰爭,任少尉中尉文書。抗戰勝利後,回鄉任國小教師,後在文化部門工作,在歙硯廠退休。他精工於歙硯創意、設計、雕刻,兼作壁畫、木雕、石刻;愛好古詩詞,能背誦許多名篇,常以填詞、吟詩抒發情感;擅長國畫,深得新安畫派精髓,晚年作品,糅合了黃賓虹的技法,深得行家讚賞;愛好戲劇,許多京劇名段,都可以自拉自唱,還能編導戲劇,是位難得的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震龍
  • 別名:字石泉,號簾青軒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安徽歙縣鮑坑村
  • 出生日期:1925年
  • 代表作品:《一羅金》
人物經歷,社會影響,

人物經歷

在抗日烽火遍及大江南北之際,熱血男兒紛紛投筆從戎,就在抗戰最激烈時候,胡震龍參加了國民革命軍,跟隨隊伍,駐紮在婺源。由於他能寫作,又會畫畫,喜歡唱戲拉琴,活潑能幹,入伍不久,很快就提升為少尉文書。
在此期間,他接觸到婺源的龍尾石,那些千姿百態的紋理,使他愛不釋手。他從小就喜歡治印,於是,雕琢成硯,或製成印章、擺件,分送朋友,屢屢獲得好評。從此一發不可收,深深地愛上這門硯雕藝術,最終使他成為聞名遐邇的一代硯雕宗師。
在婺源逗留期間,萌發了他的初戀,雖然這次朦朧的初戀,沒有開花結果,卻深深地銘刻在心靈深處,直到老年,雙方都念念不忘。他的詞《一羅金》及小序,記敘了這段難忘的經歷:
“余青年從軍,抗戰初軍次婺源,與鄰女互生愛慕,然三年中未互敬一語。不久戰線轉移,余隨軍開拔,別前伊以手織雲形書籤相贈,一別四十餘年,互失音問。年前中央電視台播放《歙硯硯雕名師胡震龍》專題片,伊於千里外見余琢硯、講學、著作鏡頭,旋以函詢始得聯繫。越二年,重會於婺源分手處,互視均垂垂老矣!何日再見,不可知也!”
“半杯濁酒消常晝,餞別傷情,初試編雲手。淚似窗前檐滴溜,一江春水風吹皺。 青山依舊黃昏後,四十三年又是春時候。重見婺源江上柳,他年再會能知否?”(見胡震龍著《步聲集》p.12.。)
當時的情感,雖然經歷了漫長的時空間隔,青春不再,但是,青山依舊,情感彌深。婺源不僅僅是胡老情感始發地,還是他日後專事歙硯雕刻、功成名就的始發地,有《憶舊》作證:
“憶昔著戎裝,星江寄語長。東鋪獲龍尾,南門琢硯堂。一汲虹井水,幾點臘梅樁。春秋數十易,印月永難忘。”(同上P.22。)
他還沒有訴盡衷腸,陸續填了《燭影搖紅》等數首詞,抒發感慨,集硯情、人情於其中。
由於中央電視台介紹胡老雕硯的電視片,方始得當年情竇初開的人,重聚分手地。時間越過近半個世紀,中間又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少風風雨雨,多少酸甜苦辣,多少往事如麻,一併化作淚水,嘩嘩嘩地流淌……,四十餘年隱情,怎么可能一時盡訴!適才相聚,又是新的分別時刻,他年再聚能知否?此時此地,感慨萬千,怎能不讓他感嘆!

社會影響

初露鋒芒抗戰勝利後,胡震龍返回鮑坑老家,擔任國小教師。那年鮑坑明經胡氏家族,重新製作了兩乘燈轎,轎面蒙上綾羅,在上面畫畫、寫字,大小上百幅字畫,全是由胡老師負責繪製,無論是歷史人物,還是花草魚蝶,工筆細緻,栩栩如生,當橋燈點亮後,更加光彩奪目。家鄉的元宵節,都有玩燈的習俗,這兩乘嶄新的燈橋,被年輕人耍起來,出盡風頭,博得大家交口稱讚,銘記於心。
解放初期,為了配合當時的中心工作做好宣傳。他在教學之餘,指導學生排演節目,在當地演出,引起極大反響,得到眾口一詞的好評,其他鄉村紛紛來邀請前去演出。當時影響最大的戲劇,當屬大型戲劇《血淚仇》和《梁山伯與祝英台》。《血淚仇》是講述地主惡霸壓迫窮人的故事。
他將話劇改編為當地民眾喜聞樂道的越劇,獨自擔當導演、操琴、劇務等等工作,演出獲得極大成功,在劇情高潮處,台上演員演得聲淚俱下,台下觀眾看得哭成一團,高呼口號:“打倒惡霸地主!”“血債要用血來還!” 越劇《梁祝》更是久演不衰,春節期間演過不停,許多村莊都來邀請,直到開學,還有一些偏遠鄉村前來邀請演出。胡老師不怕麻煩,不顧路遠,帶領學生前去演出,不收一點報酬。
一些戲迷跟隨而去,再三觀看,興趣不減。那時每年寒假,他都要編寫黑板報和牆報,圖文並茂,過往民眾,都會自覺地駐足觀看,效果很好;他還要盡義務為當地籌辦幾台節目,以便在春節期間上演,豐富大家的精神生活,也為農村培養了一批文化活動的骨幹。他還根據民間傳說,編寫了神話故事劇《斬尾龍》。正是他在書法、繪畫、寫作、編劇、導演等等方面的特出才能,善於組織民眾文化活動的能力,得到上級領導賞識和重視,於是將他調到區文化站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