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芳

胡錦芳

胡錦芳,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共黨員。1949年4月生,江蘇蘇州人,漢族。中專學歷。現任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主要演員,江蘇省戲劇家協會理事,曾任省人大八屆代表、九屆常委,省婦聯五、六屆代表。曾獲第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錦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蘇州
  • 出生日期:1949年
  • 職業:崑劇表演藝術家
  • 畢業院校江蘇省戲劇學校
  • 代表作品:牡丹亭·遊園·驚夢》《竇娥冤
人物簡介,個人生活,早年經歷,演藝經歷,革命時期,新發展,表演風格,主要成就,工作展望,主要作品,

人物簡介

胡錦芳,1967年畢業於江蘇省戲劇學校,工閨門旦。在校期間隨宋衡之學習崑曲藝術,打下紮實幼功;以後又得到崑劇名家姚傳薌沈傳芷張嫻的指點與傳 授。她的音色甜美,圓潤婉轉、演唱以聲傳情,聲情並茂;在表演上細緻嚴謹,情感豐富,注重刻畫人物。她的戲路較寬,貼旦、刀馬旦、刺殺旦均有所涉獵。主演過大戲《李慧娘》、《西施》、《玉簪記》、《焚香記》以及新排的《桃花扇》、《竇娥冤》、《血冤》等,成功地塑造也了李慧娘、西施、陳妙常、敫桂英李香君竇娥等人物形象。同時還擅演傳統折子戲如:《鐵冠圖·刺虎》、《療妒羹·題曲》、《雙珠記·賣子·投淵》、《牡丹亭·遊園·驚夢》、《痴訴·點香》、《白蛇傳·斷橋》《占花魁·受吐》、《水滸記·活捉》、《千里送京娘》等。曾獲首屆文華獎、第八屆梅花獎和江蘇省第二屆文學藝術獎,2002年被文化部授予“長期潛心崑劇事業成績顯著”的藝術家。曾出訪德國、日本、韓國、芬蘭、瑞典、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個人生活

胡錦芳出生於1949年,家裡5個兄弟姐妹,她是老小。胡錦芳家祖上為官,到了錦芳父親這輩,是上海某大洋行的賬房先生。按胡錦芳自己的話來說:“我是我們家18輩子以來第一個唱戲的。”

早年經歷

一切多因為母親是戲迷,又最寵愛自己的小女兒,每次出門看戲,別人不帶,也一定帶著胡錦芳。這樣一來,小錦芳慢慢也成了戲迷。到了1960年,崑劇團招生,11歲的胡錦芳瞞著家人去報了名,考上後才偷偷告訴母親。父親很生氣,但木已成舟,再兼之母親一再勸他。他最後對我說‘只許當演員,不許做戲子!’”
每天學戲本就很辛苦,從小錦衣玉食的胡錦芳對學校里的住宿與一伙食條件更無法習慣。但她咬牙堅持了下來。經過了生活條件的適應,胡錦芳又遇到了學習的瓶頸。她說:“身段課成績很好。但我嗓子不大好,唱腔課只拿了3分。我父親知道了,就叫我退學回家。他說‘唱戲唱戲,唱不好還怎么弄?’他本來就不贊成我學戲,但我不肯。我想回去了,人家肯定說是學不了才被退回去的,太沒面子了。”

演藝經歷

革命時期

經過不懈的努力,胡錦芳成了戲校的尖子。但轉眼間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崑曲團被迫改行唱京劇,主角花旦胡錦芳也難逃此運。
後來,全國又掀起了芭蕾的風潮,各省各市硬性上馬組建自己的芭蕾舞團。當時的芭蕾舞演員都是從戲劇演員中找的,胡錦芳又去跳了半年芭蕾。直到1972年,胡錦芳才重回崑曲舞台。現在,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崑曲的發展越來越好了,胡錦芳表示非常欣慰。
胡錦芳出生於江南水鄉蘇州,11歲考入江蘇省戲劇學校學戲,並先後師承宋衡之姚傳薌沈傳芷等名師。或許是得山水之靈氣,加上反應快、可塑性強,勤奮好學,不僅學會正旦、閨門旦、貼旦、刺殺旦等多種文武不同角色的扮演技巧,也練就了婉轉甜美的好嗓子。

新發展

文革後,下過農場、跳過芭蕾、唱過京戲的胡錦芳,以旺盛的精力和熱情投入崑劇事業的繼承和發展中,先後演出過《李慧娘》、《西施》、《血冤》、《焚香記》、《桃花扇》、《竇娥冤》、《瓊花》、《海島女民兵》等近百部傳統劇和新編歷史劇。胡錦芳以其細緻傳神、真誠質樸的表演,受到了專家和觀眾的好評,並逐步形成了端莊、沉穩、精細的表演風格。先後多次獲得省戲曲會演、藝術節個人優秀表演獎,1985年隨江蘇崑劇團出訪德國和義大利,得到國際友人的好評。
她永遠不會忘記1990年底的進京演出的盛況。隆冬的北京分外寒冷,而人民劇場裡卻溫暖如春。她在這裡接連主演了《活捉》、《刺虎》、《題曲》3場戲,場場引來轟動,《人民日報》、《文藝報》、《北京晚報》等新聞媒體都作了報導,在京的許多戲劇評論家、表演藝術家,對胡錦芳表演中的質樸無華的才情、氣質和技巧及其所展示的藝術光彩給予了熱情肯定和褒獎。經過評選,胡錦芳獲得了首屆文華獎和第八屆梅花獎兩項大獎。著名戲劇家馬少波曾即興揮毫:“一枝挺秀伴長江,幾度京城說錦芳,莫道中山花事晚,寒蕾綻放倍生香。”著名導演阿甲題贈“錦口芳心”,對她的表演和為人給予了很高評價。

表演風格

梅花香自苦寒來。成功是艱辛探索的碩果。
崑曲是一種表演藝術,舞台布景簡單,“一桌兩椅”為主要道具,門牆樹之類都是虛擬的,通過表演讓人清楚地感覺出來。特別是人物的心理活動、感情變化和劇情發展,都是通過表演來展示。舞台是最好的藝術實踐,為了提高舞台表演水平,胡錦芳不管什麼類型的角色,都爭取排演,被專家譽為“昆旦多面手”;她多方學藝,1986年,“傳字輩”老師在蘇州舉辦崑曲培訓班,因名額限制,自費趕去求學,老師為她的精神和紮實的基本功所感動,不僅手把手傳教獨家絕唱,還免收了學費。她還向芭蕾、歌舞和其他劇種學習借鑑,在文化部舉辦的部分青年演員講習班上,看了晉劇的水袖功後很受啟發,在團里排演《焚香記》時,就把水袖舞引到崑劇表演中。劇中的一個重頭是表現人物極度悲傷痛苦的“內心戲”,她踏著鑼鼓點子,跑“圓場”,“走跪步”,一雙水袖,或甩、或投、或抖、或轉,上下翻騰,左右飛?,把劇中人物悲憤交集、長歌當哭的情感酣暢地表現了出來,也增添了舞台表演的美感。此外,她在唱腔、念白和劇中人物扮相風格的最佳化處理方面也作過不少探索,得到行家的好評。
既善於師承又努力突破,大膽的藝術實踐,既提高了崑劇的表演效果,也極大地提升了胡錦芳表演藝術的潛力和才能。在《題曲》中塑造的喬小青是具有鮮明藝術特色,也是表演難度很高的舞台形象。《題曲》是《療妒羹》中的一折,著意刻劃了淪為人妾的青年婦女喬小青閱讀《牡丹亭》後的萬端感慨與渴望自由愛情的心情。劇中人物一會兒同曲中的杜麗娘一道尋夢,而且把自己幻覺成杜麗娘,旋即又夢歸現實,深深悲嘆命運更慘。這齣戲始終是局限在書房裡,一本書,一支蠟燭,完全依靠“心動出戲”,在柔軟委婉的淺唱低吟中,運用眼神、水袖和身段的變化來以形傳神,展示人物的感情起伏和劇情發展。這齣戲的演出受到了行家的稱讚,原中國劇協主席趙尋譽之為“一曲題曲,四座皆驚”。藝術的魅力不因語言不通而失去認同和共鳴。她在出訪西柏林時,有位來自芬蘭的音樂家特地趕到台後,向胡錦芳祝賀說:“您唱得動聽極了!我雖然聽不懂您的唱詞,但從您的演唱藝術中我能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主要成就

胡錦芳因崑劇而成為名聞遐邇的表演藝術家,她的個人舞台藝術專輯《錦芳流韻》先後獲得了全國優秀戲曲片展演一等獎和全國戲曲電視連續劇三等獎。2000年4月,芬中友協出資排演崑劇《竇娥冤》,在全國6大崑劇團挑選主要演員,胡錦芳被選為主角竇娥的扮演者,後去芬蘭、瑞典作了一個多月的訪問演出。她受人民的委託連續被選為江蘇省第八屆、第九屆人大代表,並擔任九屆人大常委會委員。她說,我因崑劇取得今天的成功,應當“取之於昆,還之於昆,為崑劇事業的發展多出力”。為此,對於一些形形色色的利益誘惑的干擾不動心,視崑劇為自己人生事業的支點,以畢生精力演好崑劇而自豪。
胡錦芳
她認為,發展崑劇,人才非常重要。在演出之餘,把主要精力放在對省戲劇學校崑劇班學生的教學上。胡錦芳作為省戲校崑劇表演專業的首屆畢業生,至今仍為當年老師們熱心事業、不圖回報的精神深深感動和鼓舞。她說,崑劇班大約20年招一次生,這屆是1997年招進來的,學生條件也比較好。幾年來,每天要去戲校上學習課,教授唱練做打方面的舞台演出基本功,而這些基本功需要“口傳心授”,手把手地教,單靠個人苦練是不行的。胡錦芳不僅對自己要求嚴,重視教戲育人,藝德並進,對學生要求也很嚴格,每教完一折戲都要學生寫心得,以增強對劇中人物的理解能力,也藉此鍛鍊語言表達能力。還要求學生學外語,將來在國際交流中,再不會像前幾代戲曲演員因不懂外語而成“聾子、瞎子、啞子”,才能適應未來文化交流的需要。這門課一上就是3年多,過多的勞累使心臟出了毛病,也不改初衷。她說,我是把帶學生當作事業來做,是希望能為他們創造更多的一些機會,成為擔負重任的後起之秀。使他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我的心愿!
作為省人大代表和常委會委員,胡錦芳認真參加各種會議活動,認為會議是代表行使職權的重要方式。此外積極參加視察調查、評議政府部門工作等代表活動,履行代表職權。她坦率地說,對我而言,另外一項重要工作是要錢。省戲劇學校擔負著為我省文藝劇團培育演員苗子的重任,有京、昆、越、揚、歌舞等班級,卻只有一個排演場,又多年未修,設施老化。學校請專家講課的經費也拿不出來。當上代表以來胡錦芳幾次以代表建議等方式反映戲校和崑劇發展中遇到的困難,自己也多次向省人大和省政府領導反映情況,有關部門引起重視,專門撥給了維修經費和專項經費。幾年來省政府先後撥款2000萬在南京市區的朝天宮附近建起了江蘇省崑劇院。這些在培養新秀和穩定從業隊伍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工作展望

2001年5月,中國崑曲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批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並榮登榜首。談到這一喜訊,胡錦芳說,這既是崑曲藝術這樣一個人類文化瑰寶的崇高榮譽,對面臨窘境的崑劇來說又是一次發展機遇。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是指具有特殊價值的文化活動和口頭文化表達形式,需要通過表演來保護。既然是文化活動,就要讓它活和動,立足於貫徹“保護、繼承、創新、發展”的八字方針,通過不懈的努力使古老的崑劇得以振興。她認為,目前可以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培育優秀青年演員。在現代社會,提高青年演員的學歷層次是很重要的,去年提出的《要求成立江蘇省高等戲劇專科學校》的議案,主要是基於戲曲具有文字、音樂、表演兼長的藝術形式,學崑劇從練基本功開始,到初步掌握這門表演技能,6年的中專學習是絕對不夠的(包括京劇),一定要進一步深造,才有利於積累藝術突破的功力和後勁;同時又能有效防止因升學等原因導致拔尖人才的外流。二是要培養觀眾,可以利用現代傳媒縮短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如製作光碟、影像製品,電視台開設或播放戲劇節目,都可以擴大影響;還可以嘗試在中學和大學開設知識性、研習性課程,讓更多的人了解崑劇。有很多其他劇種的票友戲迷就是在看了崑劇後轉而喜愛上崑劇的。三是除了繼續增加投入外,從事崑劇的同行應當身體力行,多出好戲,為崑劇發展多做實事。
振興崑劇也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希望在前。願胡錦芳和她的同行們為崑劇藝術的殿堂作出更多的貢獻。

主要作品

李慧娘》、《西施》、《玉簪記》、《焚香記》以及新排的《桃花扇》、《竇娥冤》、《血冤》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