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義波

胡義波,男,博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個人簡歷,工作經歷,教育經歷,研究領域,獲獎榮譽,承擔科研項目,代表論著,

基本信息

胡義波,男,博士,研究員,碩士生導師。2002年於河南師範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05年於浙江大學獲得碩士學位,2008年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2008年至2011年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開展博士後研究;2014年2-8月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從事訪問學者研究。2018年入選中國科學院動物進化與遺傳前沿交叉卓越創新中心。2019年2月晉升為研究員。
自2005年以來,本人一直從事大熊貓和小熊貓等瀕危動物的保護遺傳學、分子生態學和適應性演化研究,圍繞大、小熊貓趨同演化,大、小熊貓遺傳多樣性的時空格局和瀕危歷史等科學問題展開深入研究,相關論文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身份發表在PNAS、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Molecular Ecology、Ecology、Ecology and Evolution、Gene等國際重要學術期刊上,並得到了國際同行和科學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導。迄今已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SCI論文近40篇。
今後研究重點是,套用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等先進技術方法,解析瀕危哺乳動物遺傳變異的時空分布與演變格局及適應性演化的分子機制等科學問題。

個人簡歷

工作經歷

2013年1月-至今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
2011年7月-2012年12月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2008年8月-2011年7月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後

教育經歷

2005年9月-2008年7月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生態學博士
2002年9月-2005年7月 浙江大學海洋生物學碩士
1998年9月-2002年7月 河南師範大學生物科學學士

研究領域

瀕危動物保護遺傳學和基因組學。

獲獎榮譽

2019年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項目名稱“大熊貓適應性演化與瀕危機制研究”,排名第三)
2011年 全國優秀青年動物生態學工作者
2006年-2007年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優秀學生

承擔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大熊貓Y染色體遺傳標記篩選與父系種群遺傳學研究,主持,2013年1月-2016年12月.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大熊貓的性選擇的遺傳學機制,主持,2012年1月-2012年12月
國家林業局項目:套用非損傷性遺傳學建立中國食肉動物物種識別與種群數量調查方法,主持,2013年1月-2013年12月.

代表論著

Hu YB*, Guo Y*, Qi DW, Zhan XJ, Wu H, Bruford MW, Wei FW. 2011. Genetic structuring and recent demographic history of red pandas (Ailurus fulgens) inferred from microsatellite and mitochondrial DNA. Molecular Ecology
Hu YB, Qi DW, Wang HJ, Wei FW. 2010. Genetic evidence of recent population contraction in the southernmost population of giant pandas. Genetica
Hu YB, Zhan XJ, Qi DW, Wei FW. 2010. Spatial genetic structure and dispersal of giant pandas on a mountain-range scale. Conservation Genetics
Wei FW, Hu YB, Zhu LF, Bruford MW, Zhan XJ, Zhang L. 2012. Black and white and read all over: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giant panda genetics. Molecular Ecology
Qi DW, Hu YB, Gu XD, Yang XY, Yang G, Wei FW. 2012. Quantifying landscape linkages among giant panda subpopulations in regional scale conservation. Integrative Zoology
Guo Y, Hu YB, Qi DW, Zhan XJ, Bruford MW, Wei FW. 2011. Genotyping faeces of red pandas (Ailurus fulgens): implications for population estim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Wildlife Research
Qi DW, Hu YB, Gu XD, Li M, Wei FW. 2009. Ecological niche modeling of the sympatric giant and red pandas on a mountain-range scale.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Zhan XJ, Hu YB, Yin YQ, Wei FW, Bruford MW. 2009. Microsatellite loci for the Chinese bamboo rat Rhizomus sinensis. 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
Zhao SC*, Zheng PP*, Dong SS*, Zhan XJ*, Wu Q*, Guo XS, Hu YB, …, Wang J, Wei FW. 2013. Whole-genome sequencing of giant panda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demographic history and local adaptation. Nature Genetics
Nie YG, Swaisgood RR, Zhang ZJ, Hu YB, Ma YS, Wei FW. 2012. Giant panda scent-marking strategies in the wild: role of season, sex aned marking surface. Animal Behaviour
Qi DW, Zhang SN, Zhang ZJ, Hu YB, Yang XY, Wang HJ, Wei FW. 2012. Measures of giant panda habitat selection across multiple spatial scales for species conservation.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Qi DW, Zhang SN, Zhang ZJ, Hu YB, Yang XY, Wang HJ, Wei FW. 2011. Different habitat preferences of male and female giant pandas. Journal of Zoology
Zhang L, Yang XY, Wu H, Gu XD, Hu YB, Wei FW. 2011. The parasites of giant pandas: individual-based measurement in wild animals. Journal of Wildlife Disease,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