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秉安

胡秉安,男,1963年12月出生,1986年7月參加工作,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本科學歷,現任酒泉市農科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秉安
  • 籍貫:甘肅省景泰縣
  • 性別:男
  • 民族:漢族
  • 出生年月:1963年12月
  • 職業:農科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 畢業院校甘肅農業大學
  • 政黨:中共黨員
個人履歷,工作業績,個人成果,專業特長,

個人履歷

胡秉安,男,漢族,中共黨員。甘肅省景泰縣人。甘肅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酒泉市自然科學系列職稱評審委員會、農業推廣系列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酒泉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酒泉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酒泉市“三電合一”諮詢專家,中國農學會計算機農業套用分會會員,甘肅省作物學會會員,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會員。1986年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農學系,同年分配到酒泉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現酒泉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工作,1990年赴聯邦德國學習農業管理與甜菜科研、推廣及加工技術,1998年晉升為副研究員,同年入選酒泉地區首批“1352”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2001年入選甘肅省“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才,2004年晉升為研究員。曾任酒泉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科研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經營管理辦公室主任,現任酒泉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1997年被評為酒泉地區有突出成績的先進科技工作者,2000年被收入《共和國農業專家名人錄》。

工作業績

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農作物育種、栽培技術研究與成果轉化及科研管理工作,他以強烈的事業心和獻身農業的精神,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在農業科學研究、技術推廣、科技成果轉化和農業科技對外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為廣大青年科技人員獻身農業開拓了思路、樹立了榜樣。2004年成為酒泉市第一個獲得甘肅省“333科技人才工程”專項基金資助的專業技術人員。
1、獻身農業,成果效益顯著:胡秉安同志潛心農作物新品種選育、栽培、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等工作,取得了累累碩果。先後主持和完成科研、示範、推廣項目23個,育成作物新品種(系)8個,研發出先進實用新技術6項,發表科技論文39篇,取得獎勵及科研成果12項,其中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省農業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地區(市)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鑑定全國農牧漁業豐收計畫項目1項。示範推廣面積累計達到1686萬畝,創造社會經濟效益123.9億元。其中主持完成的“酒泉地區沿祁連山冷涼灌區50萬畝糧食作物大面積畝產超千斤試驗示範”項目,1999年獲酒泉地區科技進步一等獎,為高海拔區農業綜合效益的提高探索了一條新路;“九五”期間主持的省列重點項目《河西沿祁連山冷涼灌區糧食作物大面積超千斤試驗示範》,取得寬膜帶田、全膜覆蓋、膜側點種三項創新技術,總結建立了糧食大面積超千斤技術體系,三年累計新增糧食1.55億公斤,並創造了積溫少、管理粗放、1720米高海拔區域的安西縣河東鄉全膜小麥玉米帶田畝產1245公斤的最高紀錄,為酒泉冷涼灌區糧食畝產超千斤提供了科學依據,該項目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完成的“甘肅省河西沿祁連山冷涼灌區糧食作物超高產新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獲甘肅省農業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完成的全國農牧漁業豐收計畫“玉米全地面覆蓋節水、抗旱、增產栽培技術示範推廣”項目獲農業部豐收計畫三等獎。完成的歐共體援華項目《甘肅甜菜開發》和《甜菜規範化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與國外研究人員合作攻關,引進篩選出了抗叢根病甜菜品種,制定出了“甜菜規範化栽培技術規程”和“甜菜地膜栽培技術規程”,解決了叢根病重病區無法繼續種植甜菜的問題,兩項目如期通過了歐共體援華辦、中國經貿部的驗收,創造經濟效益2009.1萬元。負責完成的《甜菜後茬作物的影響及地力培肥研究》項目和《河西鹽鹼地甜菜栽培技術研究》項目,分別於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酒泉地區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或完成的“甘肅省水地糧食高產綜合栽培技術示範”項目1999年9月通過專家鑑定,成果達國內先進水平。主持的省科技廳列科技攻關項目“河西走廊棉花優質高產配套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開發”,選育和示範推廣的酒棉1、2號、6903-1 L9916新品種,已成為酒泉市主栽品種,並且已有2個品種通過甘肅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主持的“棉花優質高產配套技術研究”項目,成果達國內先進水平。組織實施的酒泉市科技招標項目“棉鈴蟲綜合防治技術示範”項目2004年獲酒泉市政府一等獎。實施的省科技重大專項“河西走廊20萬畝洋蔥標準化集成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開發”項目已經有2項成果通過省級鑑定,成果水平達國內領先;參加的歐共體援華項目《甘肅甜菜開發》,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我國甜菜研究的空白。1997年獲“河西冷涼項目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獎。
2、深入農村,強化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促進成果轉化:組織和帶領全所技術人員分赴全市7縣市區23個鄉鎮開展科技下鄉、幫扶和生產指導、諮詢培訓;1996年以來,負責酒泉市高科技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工作,實施各類科技示範項目63項,建立示範點18個,示範面積26.8萬畝。尤其是近三年來,加大了科技服務經濟的功能,組織技術人員68人,分赴全市7縣市區23個鄉鎮開展了科技下鄉、幫扶和生產指導、諮詢培訓。組織示範棉花酒棉2號、98SK、6903—1、專用小麥9016、9179、92157、玉米酒試20、酒飼2號、酒125、酒688、酒168、飼用甜菜COSIMA、甜瓜967、98116等新品系16個,面積13.5萬畝。推廣酒棉1號、專用小麥86116、86141、甜瓜95109、9617等新品種8個,面積達59.0萬畝。
3、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大力引進先進成果,積極借鑑國外先進技術及管理經驗,大膽探索農業科技推廣新模式:胡秉安同志藉助自身熟練的外語優勢和與國外長期保持的良好的業務關係及試驗研究方面的基礎,大膽引進美國、荷蘭、法國里馬格蘭公司洋蔥、韭蔥等品種進行試驗、示範推廣。經過幾年的工作,初步探索出了一條引進國外先進品種、技術,解決當前農業生產問題的路子,建立了引進、試驗、示範、推廣相結合,社會效益與單位利益相統一的農業科技發展新模式。

個人成果

1.歐共體援華項目---“甘肅甜菜開發” 與國外研究人員合作,開展了甜菜生產關鍵技術難題的攻關,填補了我國甜菜研究的空白,並與德國KWS建立了長久的對外合作(種子繁殖)關係。引進篩選出KWS5007、KWS9103等抗叢根病甜菜品種,解決了甜菜叢根病重病區無法繼續種植甜菜的問題;通過對甜菜生產中品種、播期、密度、施肥、灌水、病蟲害防治、打葉、切削、按質論價等技術環節的試驗研究,獲得了甜菜生產各主要環節的最佳栽培技術,並將各項單項技術有機地組裝配套,制定出了甜菜規範化栽培技術規程。兩項目如期通過了歐共體援華辦、中國經貿部的驗收,累計推廣26.44萬畝,畝增純收益210.6元,獲社會經濟效益2009.1萬元,成果水平國內領先。
2. “甜菜對後茬作物的影響及土壤培肥研究” 通過研究甜菜對後茬作物的影響及土壤培肥研究,制定了甜菜對後茬土壤培肥措施,累計推廣6.7萬畝,新增純收益366.42萬元,成果水平國內先進。
3.甘肅省“九五”重中之重項目---“甘肅河西沿祁連山冷涼灌區糧食作物大面積畝產超千斤試驗示範” 為高海拔區農業綜合效益的提高探索了一條新路,成果累計推廣150.8萬畝,新增純收益20751.8萬元,成果達國內領先水平。
4.“甘肅水地糧食高產栽培技術示範推廣” 成果累計推廣204.58萬畝,新增純收益13547.2萬元,成果達國內先進水平。
5. “酒泉地區高產田建設辦公室從事糧食高產研究與示範” 在糧食高產途徑探索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果累計推廣240萬畝,新增純收益23654萬元,成果達國內先進水平。
6.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項目“玉米全地面覆蓋節水、抗旱、增產栽培技術示範與推廣” 在節水、增產途徑探索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果累計推廣83.02萬畝,新增純收益6861萬元,成果達國內先進水平。
7. 甘肅省重大科技專項“河西走廊棉花優質高產配套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開發” 選育和示範推廣的酒棉1、2號、6903-1 L9916新品種,已成為酒泉市主栽品種,並且已有2個品種通過甘肅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同時組織建成了甘肅省第一個棉花原原種繁殖加工廠,成果累計推廣40.8萬畝,新增純收益268.7萬元,成果達國內先進水平。
8. “棉花優質高產配套技術研究 ” 創造了畝產皮棉154.9kg的高產紀錄,成果累計推廣20.8萬畝,新增純收益548.9萬元,成果達國內先進水平。
9. “棉鈴蟲綜合防治技術示範” 使棉鈴蟲危害造成的損失控制在3.4%以下,獲酒泉市政府一等獎。
10. “洋蔥新品種引進篩選” 從引進的500份資源中篩選出4個綜合性狀好、抗性強,最適宜河西種植的黃皮洋蔥品種,並套用於生產。成果達國內先進水平。
11、“洋蔥畝產8-10噸超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創造了目前世界上單季洋蔥產量畝產13.7噸的高產記錄。成果達國內領先進水平。
在《世界農業》、《中國甜菜》、《中國農學通報》、《農業現代化研究》、《中國農業信息》、《西北園藝》、《甘肅農業科技》等雜誌上發表論文39篇。其中“甜菜對土壤及後茬作物影響的研究”一文獲中國首屆國際甜菜學術交流會優秀論文獎。主持編寫了酒泉地區“綠色證書”培訓教材《糧經作物栽培》;

專業特長

專 長:農作物栽培與國際交流合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