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珠生集》,2008年10月由黃山書社出版。本書是一部史學論文精選集,60餘萬字,書中精選了胡珠生半個多世紀以來的65篇史學論文,分全國性與地方性兩大塊。60餘萬字
基本介紹
- 書名:胡珠生集
- 出版社:黃山書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0月
- 字數:60餘萬字
圖書簡介,自序,
圖書簡介
《胡珠生集》,2008年10月由黃山書社出版。本書是一部史學論文精選集,60餘萬字,書中精選了胡珠生半個多世紀以來的65篇史學論文,分全國性與地方性兩大塊,前者為秦漢史、會黨史、近代史方面的論文,後者為溫州古代史、近代史等方面的論文,可謂是作者歷年專著外的論文薈萃。
胡珠生先生專門從事溫州地方史尤其是溫州近代史研究數十年。所著《清代洪門史》等著作享譽史界。2001年7月任《溫州文獻叢書》編輯部主編,相繼點校出版《孫鏘鳴集》《東甌三先生集補編》《弘治溫州府志》《清史兩種》等著作。
自序
時光如駛,忽已八秩,經歷多次社會巨變,復逢盛世,能夠親手整理自己的文集,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我從高中階段開始發表文章,大學階段寫過一些論文①;此後應不同情況,寫過許多雜作②,但主要是對歷史科學的探討。
我曾患過肺結核,在和疾病鬥爭中讀畢“前四史”,寫過《東漢史稿》和《哥老會史略》;在“文革”動亂中任鑄工車間工藝員,譯過英文本《鑄造》,編過《鑄造工藝圖冊》,發表過《壁厚懸殊的6×2500剪鈑機大齒輪鑄造工藝》(1978年第4期《鑄工》雜誌),長期游離於學術研究機構門外,治學的條件極為困難,故名陋室為困學齋。
我的史學論文共選65篇。因1988年溫州市社科聯創辦《溫州探索》,聘我為歷史學編委,主持“地方史”專欄編務,論文也就跟著分為全國性和地方性兩大塊。前者分成三組。第一組為秦漢史3篇文章,參與過中國歷史分期問題的討論。其實,我還曾寫過《略論漢代食封制度》《東漢史籍概述》《<黃石公三略>考》《王褒<僮約>之史料價值、校本及注釋》和擬刊未刊的《略論兩漢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兼答冉昭德先生》、可用未用的《關於漢代生產奴隸的幾個問題——答冉昭德先生》。隨著學術思潮的變動,許多秦漢史學者轉而研究清史,我也轉而研究清史中的會黨史。第二組為會黨史文章,共7篇。《哥老會起源初探》和《天地會起源初探》中的個別論點在拙著《清代洪門史》中有所修正,但因曾在會黨史學者中有過影響,故仍保留原文不動。《吳三桂疑案辨析——兼論天地會中的吳三桂因素》是對《清代洪門史》的最新補充,洪門起源史之謎得到比較可信的解讀。此外,曾寫過兩萬字的《洪門史初探》,曾刊出《天地會會書揭秘》,為免重複,不再收入。第三組為近代史文章,共10篇。其中7篇是編《宋恕集》的副產品。宋恕是我國近代頗有特色的啟蒙思想家,早在1957年秋,我已有緣看到他的遺稿遺著,1981年,我將《<章太炎年譜長編>訂補》和《宋恕和章炳麟交往資料》寄給《近代史研究》,迅即受到北京學者的重視。楊天石氏身兼兩家編輯,前文刊於《近代史研究》,後文刊於《中國哲學》第九輯,其後《宋恕日記摘要箋證》《宋恕日記續》《宋恕書信資料》相繼在《中國哲學》刊出,並由中華書局約稿出全集。此外,1989年在上海《檔案與歷史》上發表《滬游夢影錄》(第1期)《清初松江知府題名碑記》(第3期)《上海梅溪、龍門、求志三書院史料》(第4期),由於這些文章純屬資料整理,也不收入。
後者也分三組。第一組為專題研究的回顧,共4篇文章。第二組為溫州古代史論文,共16篇,對若干重要史實進行考證和考辨,試圖為撰寫溫州古代史掃清障礙並奠定基石。第三組為溫州近代史論文,共25篇。其中幾篇主要文章都是應紀念會和學術討論會之約而撰寫的,後來成為拙著《溫州近代史》的理論基礎。也有幾篇是在《溫州近代史》出版後,甚至在主編《溫州文獻叢書》期內擠出時間撰寫的。
我從早年讀章士釗名著《邏輯旨要》後,體會到邏輯思維的重要性,當某些論文自相矛盾或和史實不符時,常常緊追不放,因此我的文集中有十多篇屬於駁議性的文章。真理愈辯愈明,挑戰性和答辯性的文章也就最引人重視。在《清代洪門史·自序》里,我認識到學術討論的重大意義:“1980年中國社科院舉辦清史副研究員論文答辯考試時,評審王毓銓氏建議我不要再從鄭成功創始洪門的舊說上考慮問題,給我很大啟發。我逐漸地認識到正確的治學態度只能是虛心地服從真理,擇善而從,決不允許固執己見,文過飾非。此後,從近年發表的專著、論文和史料集中吸收營養,也從康熙說、雍正說、乾隆說等不同觀點的論著中得到教益,我體會到相反相成這一哲學命題的深刻含義。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沒有許多學者的多方辯難,箇中是非是很難搞清楚的,一部首尾完具的清代洪門史是很難完成的。”如果說,我的史論集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追求真理,敢於破立,向學術論壇提供一己之見。
也正因此,當我發現新的資料足以證明舊說有誤時,也就勇於改正。例如“東甌越王”一詞,舊據蒙文通氏《越史初探》斷為“東甌,越王所立也”,及見唐《元和郡縣圖志》“本東甌越王所築也”,始知應連讀為“東甌越王”。拙著東甌古史討論文章中就存在這一情況。
由於學識淺陋,疏誤之處,幸請讀者予以教正!
胡珠生
2007年4月12日於水心困學齋
[注釋]
①1946年在《浙甌日報·展望》里先後發表《三國演義新評價》《論管仲》《肅奸運動平議》等文五篇。在北大寫過《孫子的軍事哲學》,得到賀麟師好評。
②如《張璁年譜序》《孫詒讓學記序》《宋恕鐘情南雁盪》《溫州市民怒毀教堂》(《民族魂——浙江百年反侵略鬥爭紀實》頁81—86)《楠溪江二橋碑記》《重修程氏宗祠碑記》《陳母朱太夫人百歲壽序》《蔣純絢詩文選序》《張憲文先生墓誌》《俞天舒先生墓誌》以及《孫鏘鳴年譜》《陳虬年譜》《宋恕年譜》《陳黻宸年譜》《徐定超年譜簡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