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漢中國與外來文明:胡俑卷·綠眼紫髯鬍

胡漢中國與外來文明:胡俑卷·綠眼紫髯鬍

《胡漢中國與外來文明:胡俑卷·綠眼紫髯鬍》是2020年6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葛承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漢中國與外來文明:胡俑卷·綠眼紫髯鬍
  • 作者:葛承雍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20年6月
  • 頁數:307 頁
  • 定價:13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10806671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為“胡漢中國與外來文明”的胡俑卷,圍繞“唐人胡俑與外來文化”專題,作者多年來深入考古現場和文物庫房,考察各種濃縮世相的胡俑造型,拍攝了大量的精美圖片,不僅有國內新發現的陶俑、唐三彩,還有流失國外博物館收藏的珍品,印證胡俑是文明交匯的記憶符號與靈魂標本。書中匯集了作者部分研究成果,胡人眼睛、駕車胡夫、駝載穹廬、胡漢馬球等細緻入微的解析,負囊胡商、袒腹胡人、胡人獵師、髯鬍樂手等異域造型的詮釋,以文本結合出土的壁畫、器物、傳世繪畫等,賦予墓中無聲之物“活”的藝術生命,復原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立體地再現了中古時期胡漢文化相容的社會風貌,並策劃運用到“絲路胡俑外來風”“綿亘萬里絲綢之路”等大型展覽中,給無數觀眾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象。
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展,始終伴隨著對外來文明的借鑑與吸納,漢唐時代是中華文明發展的重要時期,國力強大,人口眾多,文化發達,胡漢交往頻繁。其中,大量胡人(泛指中國以外的外國人)通過貿易、出使將本國的工藝品、器物、食物乃至動植物帶到中原內地,同時將外來文明中的宗教、文化、藝術、習俗也帶到漢地。Z重要的是,大量胡人生活在唐代中國的宮廷、城市,潛移默化中將他們的文化植入了中原文化,逐漸使得中華文明中有了外來文明的因素。但是,多年來相關研究或者較依賴於文獻記載,或者比較具有局限性,不能較為全面、系統地展示胡漢文化的交流互動。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文化事業的高度重視,學術界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日趨深入,尤其是大量相關考古成果的湧現,為深入研治胡漢文化交流的課題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本書作者是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20多年來始終堅持從歷史學、考古學的角度開展對漢文明與外來文明的互動問題研究。本書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總結,代表中國學術界有關外來文明入華研究的Z高水平,能夠與國際學術界交流對話,具有重大學術價值和出版價值。
全書總書名為《胡漢中國與外來文明》,分為五卷,即《交流卷:綿亘萬里長》《民族卷:胡馬度陰山》《藝術卷:拂菻花亂彩》《宗教卷:番僧入華來》《胡俑卷:綠眼紫髯鬍》。在書中,作者縱論胡漢文化如何在漢唐時期進行深入交流互動,具體考察了入華胡人的生活狀況,探討外來文明對中原建築、書法、繪畫、雕塑以及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影響,挖掘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在中原地區的傳播。作者長期工作於考古文博的一線,親身接觸大量新出土但尚未刊布的考古文物及文獻成果,在此基礎上,作者撰寫多篇文章並配以重要的圖片,這些研究文章對於推動歷史學、考古學的研究,對於建立中國學者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同時,作者關注的地域空間大多與漢唐以來絲路沿線的族群、政權相關聯,對於這些地區的歷史、文化、宗教、藝術的基礎性研究,對於紮實推進“一帶一路”構想有著積極作用。
書中多篇文章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重大影響。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家博物館資深研究館員孫機先生、中山大學歷史系資深教授蔡鴻生先生撰寫推薦詞對本書予以肯定與推薦。

作者簡介

葛承雍,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特聘教授。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西北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敦煌研究院等院校兼職教授。1993 年起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98 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現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研究領域:漢唐文明、絲綢之路、宗教文物、藝術考古、古代建築等。

圖書目錄

* 前言
* 胡人的眼睛
——唐詩與唐俑互證的藝術史
* “胡人歲獻葡萄酒”的藝術考古與文物印證
* 唐代胡商形象俑研究
* 絲路商隊駝載“穹廬”“氈帳”辨析
* 唐代胡人袒腹俑形象研究
* 唐代狩獵俑中的胡人獵師形象研究
* 北朝隋唐引牛駕車胡俑寫實現象
* 壁畫塑俑共現的唐代家樂中的胡人
* 唐代孔雀冠與外來造型藝術
* 繪塑同風、畫俑互映:唐“胡漢馬球圖”藝術審視
* 湖湘地域出土唐代胡俑的特色
* 蒙元時代“胡人”形象俑研究
* 日本胡人假面形象溯源
——評與龜茲樂舞有關的學術考釋新收穫
* 絲路古道與唐代胡俑
* 本卷論文出處
* 本卷徵引書目舉要
* 英文摘要
*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