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枝子炭疽病

1941年首次發現此病,主要分布在美國,在我國尚未見報導。症狀 此病引起幼苗矮化和死亡,成株小葉大量提前脫落。病斑在葉正面呈淡褐色,背面呈深欖色。病斑後期會出現黑色剛毛。 圍小叢殼(Glomerella cingulata),該菌子囊殼叢集,直徑125-320微米,高150微米,埋生於寄主組織內,僅以孔口突出於寄主表皮之外,殼壁黑褐色。子囊棍棒狀,頂部壁較厚,有一條縱行溝貫穿其中,大小55-70×9-16微米。子囊孢子橢圓形,稍彎曲,無色單孢,大小為3-6×13-23微米。分生孢子盤上有少數或大量的剛毛,剛毛深褐色,基本近於黑色,頂部尖削或稍平,有2-4個隔膜,長為70-180微米。發病規律 病原菌在病殘體上越冬。菌絲生長適溫為25.5-29℃,最低溫度為3.5℃以下。高濕情況下發病嚴重,春夏之交容易流行。防治 春季播種使土壤莫過於潮濕,可以減輕幼苗發病。 選育抗病品種,如朝鮮品系F C 31249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