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廣輝

胡廣輝,男,45歲,漢族,中共黨員,現任江西省進賢縣種糧協會副會長。胡廣輝曾榮獲全國種糧大戶十大標兵、江西省農業機械化先進個人、江西省種糧大戶、南昌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廣輝
  • 民族:漢
  • 年齡:45歲
  • 性別:男
胡廣輝從2000年開始搞適度規模種植,當年就承包水田面積1000畝,以後逐年擴大,到2007年己承包水田9000畝。近七年來,他十分注重對農機資產的投入,不斷提升農機裝備水平,現擁有聯合收割機、拖拉機、高速旋耕機、手扶拖拉機、手扶式插秧機、高性能插秧機、運輸車輛、植保機械、排灌機械等農機具91混合台,農機固定資產達87.6萬元,成為進賢縣遠近聞名的種糧和農機“雙料”大戶。他不僅是新型農機具的使用者,更是推廣者和宣傳者。2006年他一次購進二台東洋手扶式插秧機並完成中稻機插面積600畝,2007年再次購進4台東洋手扶式插秧機和1台高性能插秧機,機插面積達3000畝,機插秧水稻畝產創歷史新高,本村和外村的學習取經者紛至沓來,他毫無保留地將經驗、知識全盤托出,從育秧到機插操作再到水田管理,他都一一細緻地講解給村民聽,激發了村民們對機插的濃厚興趣,使村民致富找到了出路。從2000年以後,在他的示範和帶動下,進賢縣三里鄉土地有序流轉,全鄉所有水田都集中到種田能手身上,比分散種植畝增收50-100元。農民購機、用機積極性進一步高漲,科學種田氛圍濃厚,全鄉乃至全縣種糧大戶如雨後春筍,噴涌而出。2005年進賢縣千畝以上種糧大戶有十戶,占江西省千畝以上的種糧大戶數的三分之一。
機械作業撿起撂荒田
犁地靠大型拖拉機,插秧有機器,收穫靠聯合收割機,在30多台機械的“幫助”下,一人耕了5300畝水田。他就是胡廣輝,江西省進賢縣三里鄉光輝村村民,是位遠近聞名的全國糧食生產大戶標兵。
他怎么把種田當成了職業,做成了事業?原來,1999年,胡廣輝在浙江台州表哥的服裝廠做管理工作,有一次,他看見大型的聯合收割機在田野里來回馳騁,只見帶著清香的金色稻穀飛向穀倉,他心裡一動,如果在自己的家鄉也用這個機械,該多好!而在他的家鄉青壯年正在一批批外出打工,由於缺少勞力,大量稻田出現了撂荒的現象。
“為何不學浙江農民用機械來種田,把撂荒的地都撿起來呢?”說乾就乾,他一頭扎回了農村,2000年他租賃了1000多畝水稻田。雖然當時稻穀價格較低,但胡廣輝相信,糧食關係國計民生,稻穀價格低只是暫時現象,市場行情會好起來,走規模種植的路子肯定有前景。
萬事開頭難。第一年他就遇到資金不足的問題,初步估算各種生產投入達100多萬元,自己只有20多萬元的積蓄,還差80多萬元。他曾想到當地的農村信用社借貸,但手續太繁瑣,而且額度遠遠不能滿足需要。最後,他向親朋好友借。“前後借了30多人,多的10多萬,少的一兩萬。‘親兄弟明算賬’,都付了息的。那年僅利息就超過20萬元。”胡廣輝說。
政策技術一齊發力
讓他想不到的是,這幾年好政策接連出台。2003年國家實行糧食保護價,每百斤稻穀價格0.7元,還相繼實行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植保補貼。自2003年以來,胡廣輝共享受到各類補貼達18萬多元。
2006年,他一次購置二台手扶式插秧機,並完成中稻機插面積600畝,創造了機插水稻面積歷史新高,遠近的種糧大戶紛至沓來向他取經學藝。除農機補貼,5300畝水田今年每畝享受良種補貼15元,將近8萬元。
胡廣輝感激地說,“黨的政策暖人心,更給了我們種糧大戶巨大的信心。”在胡廣輝的帶動下,三里鄉成為全縣種糧大戶和農機大戶最多的鄉。
除了國家的各項惠農政策外,江西省自2004年以來啟動助農興糧“一五一”活動,即省里扶持1000畝以上、市扶持500畝以上、縣扶持100畝以上種糧大戶,選派農業技術骨幹為種糧大戶提供糧食生產技術指導服務,解決他們在良種良法、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突出問題。
這一年,胡廣輝開始實行飛機施灑農藥,每一架次要花1萬元,可灑藥400畝,5300多畝田一天就完成灑藥,不僅搶了農時,而且每畝可以節省成本2元以上。令胡廣輝自豪的是,2005年全省稻飛虱肆虐,由於種植優質稻穀品種,加上有專家指導和自己的精心管理,畝產仍達600公斤以上,創造了“蟲口奪糧”的奇蹟。
種田的面積逐年擴大,種田的效益也越來越好,僅2005年他賺了40多萬元,2006年賺了80多萬元。“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越來越有奔頭了。”胡廣輝樂呵呵地說。
農民種田有新期盼
有了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市場信息,不僅可以將分散經營的田集中起來經營,而且對其他農戶在使用良種和新技術方面也有帶動作用。這幾天,鄰村的村民胡平凡又來到胡廣輝的田裡,看他是怎樣配備低毒農藥,防治稻飛虱。如今,經過胡廣輝手把手地教,胡平凡也從門外漢變成了種田能手,一口氣種了200多畝水稻,走上了致富路。
“融資難,天氣不可預料的影響,病蟲害防治,一直是這些年面臨的問題。僅今年包括良種、化肥、農藥、農業機械更新以及請工的工資等生產投入達400萬元。當然,投入大,產出也大。現在國家扶持政策越來越好,如果能儘快建立農業生產保險辦法就更好了。”胡廣輝向記者坦言。
江西省農業廳副廳長張忠平說,這些種田大戶能力強,頭腦靈活,會經營和管理。但總體看來,還處於原始積累,探索階段,發展還不夠穩定,自然災害和糧價起伏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再生產和投入。長遠看,分散承包經營的田還得通過流轉向大戶集中才能形成規模效益,這也是農業產業化努力的方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