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庚辰 男,1964年1月出生於鄭州、大學學歷,導演、編劇、作家。1983年至今,已發表報告文學、小說、散文、劇本等290多萬字的作品。河南電視台《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等紀錄片總撰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庚辰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4年1月
- 性別:男
紀錄片作品,劇情介紹,電視文學劇本作品,獲獎情況,獲獎感言,
紀錄片作品
《尋訪梁祝》、《走出嵩山坳》、《養蠶人家》、《營救》、《花木蘭身世之謎》、《南陽台灣村探源》、《金山嶺長城》、《虎山長城》、《當陽峪膠胎瓷》、《鴨綠江大橋》、《丹江河畔唱大風》----河南省淅川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移民遷安大紀實。《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華民族與中原文化》、《中非友誼》、《毛澤東的黃河情結》、《共產國際在中國》。
劇情介紹
大型電視紀錄片《尋訪梁祝》。該片拍攝時間一年,行程3餘萬公里。尋訪足跡達河南、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甘肅、安徽、廣西、八省十一個地市和北京、上海、重慶三個直轄市,及國外的越南等地方,完成前期素材拍攝。2004年,該片在河南衛視隆重推出。這是第一部全面追述梁祝愛情及梁祝愛情故事發生地的紀錄片。
《走出嵩山坳》,在中央電視台、國家科技部、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和中共淮安市委聯合拍攝的《為了美好明天-----走向可持續發展》電視系列專題片評比中,獲得三等獎。這是第一部從經濟的角度、從人居環境與企業的發展的相互關係方面來審視河南鞏義竹林鎮的發展和建設的紀錄片。
《養蠶人家》,這是用無聲的形式,用長鏡頭講述發生在南陽、淅川縣荊紫關鎮科技扶貧中、不記個人得失的中共黨員陸錫芳,紮根荊紫關鎮17年,帶領民眾養蠶脫貧的紀錄片。該片獲中國電視家協會、新農村、新農民、中國農村小康故事電視專題片優秀獎;同年又獲中廣協會紀錄片委員會首屆“記錄.中國”評選活動優秀獎。
紀錄片《營救》。2007年8月27日,河南陝縣支建煤礦發生透水事故,69名礦工被困井下,命懸一線。該片全程記錄了在中共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李成玉、國家煤炭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等領導同志的領導下,廣大武警部隊和所有參加營救的人員、夜以繼日、不分晝夜、在河南陝縣支建煤礦搶救同胞的感人事跡。
《鴨綠江大橋》。這是一部講述發生在1950年抗美援朝時的紀錄片。該片講述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第一次用弱勢裝備,打敗了以聯合國名義集結起來的“聯合國軍”,一雪八國聯軍侵犯中國的恥辱,使自己的對手至今不敢輕視中國人民和她的軍隊。
電視文學劇本作品
新近完成43集電視文學劇本《東京夢華》,並出版發行;該書講述了宋、遼自(公元1004年)澶州之戰,到宋仁宗親政(公元1033年)29年間的故事。描寫了宋真宗執政及後期劉娥輔政時期,北宋全景式的宮廷生活和商業興旺、水運發達、書院鼎盛、市井恢弘的繁榮場景。同時貫穿了郭皇后與劉娥之間的後宮之爭;以及寇準、向敏中、李迪、張詠、王欽若、王旦、丁謂、錢惟演等兩派朝臣之間複雜、曲折的官場鬥爭。
獲獎情況
2008年,受邀參加中廣協會文研會全國大型電視媒體“聚焦承德”採風活動,作品《金山嶺長城》獲的一等獎。
2008年12月,受邀參加中廣協會文研會全國大型電視媒體“最美邊城、走進丹東”採風活動,作品《虎山長城》獲得一等獎。
2009年,受邀參加中廣協會文研會全國大型電視媒體“太極故里、山水焦作”採風活動,作品《當陽峪膠胎瓷》獲得一等獎。
獲獎感言
金山嶺長城獲獎感言
胡庚辰
承德,對我們來說即熟悉而又陌生。所謂的熟悉僅僅是停留在從文字描述和視覺傳媒的認知基礎上而論,生疏卻源於客觀的地域限制對承德所形成的種種神秘色彩的想像。
前不久,有機會來到世界最大的皇家園林------紫塞明珠----承德採風,第一次零距離地接觸到承德。雖說這僅是滄海一隅,可是對我們這些來自中原的電視人來講卻是視野大開,心潮澎湃。這裡曾是清王朝的第二個政治和文化中心,亭台樓閣,無不昭示著曾經的盛世繁華。遠眺歷史,這裡有平息格爾丹叛亂的金戈鐵馬;有六世班禪東行朝踐;有土爾扈特部不懼艱險、氣吞山河、萬里回家的迴腸盪氣,有木蘭秋獼、雄兵吶喊的涉獵大典;還有被尖船利炮打開國門後,簽署喪權辱國的《中英北京條約》“煙波致爽殿”。
作為電視人不可能不被這樣的景觀所感染,而我們抽到的選題,卻是離此有百十公里之遙而與山莊風馬牛不相及的金山嶺長城。
那么如何去拍攝金山嶺長城?對我們常年在中原腹地拍片的電視人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就傳統而論:古往今來以長城為創作題材的影視作品不少,而拍攝角度無從借鑑,更況且之有短短的七天時間。就生活而言: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長城,而長城的主題已在以往無數次的影視作品中,被挖掘殆盡,仰望天空可謂江郎才盡,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
百無聊賴之際,拿起房間內的承德地圖看不覺大喜,上面印有康熙皇帝的這么一段話;”守國之道,唯在修得安民,民心曰,則幫本得,而邊境自古”。而此時承德電視台的張化雨老師就在身邊,我和攝像懂二錢便又和張化雨老師聊了許多許多。
我們把目光又轉向了避暑山莊。為什麼再次踏破長城而入關的滿清皇帝,放棄了修築長城的古老傳統,轉而在每年的秋天,他都要帶領皇子皇孫和文武大臣,來到這裡並親手繪製這裡的房屋藍圖?
借用狩獵和在山莊小住,這樣即能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又能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威懾、安撫蒙古各部並加強與各蒙古部落的聯繫,鞏固與各少數民族的關係,從而保護國家安全,這便是康熙皇帝要在這裡建立避暑山莊的真正目的。他是要在這裡用中華民族的各民族團結,鑄成一座看不見的血肉長城。至此,該片的主題一揮而就。
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的延伸,中華民族會對長城文化有著迫切認知的需求,對歷史的認識也將上升到更高的概念上。那么電視人更應該利用其敏銳的眼光,獨特的表現形式將美麗的承德、神秘的長城、博大燦爛的文化展現給世人,這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
藉此機會,再次感謝中共承德市委、承德市人民政府、承德市廣電局、承德電視台、承德市灤平縣縣委宣傳部、灤平縣金山嶺長城管理處,和所有給與我們幫助的單位和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