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士潁

胡士潁,安徽阜陽人,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館員、中國社科院大學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擔任國際易學聯合會副秘書長、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學衡》分冊主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士潁
  • 出生日期:1983年 
人物作品,專著編著,學術論文,譯文評論訪談,主持課題,課程講座,

人物作品

專著編著

《易學簡史》,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
《燕南園故事》(參與編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
《中國文化可以向世界貢獻什麼》(參與撰寫),廣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
《清代易學史》(參與撰寫),齊魯書社2018年。
《家風十章》(參與撰寫),廣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北大中文名師教育談》(參與編撰),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王陽明全集》(參與注釋),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年。
《百年易學菁華集成》(參與選編),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年。
《賢文化經典選編釋讀》(參與選編釋讀),九州出版社2020年。
《學衡》輯刊(1-3期),北京聯合出版社。

學術論文

數字人文與中國哲學,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第十期,2022年。
黃宗炎年譜簡編,古籍研究,2022年上(總第74期)。
河洛批評與自覺——基於黃宗羲、黃宗炎《河圖》《洛書》批評及其再研究,哲學研究,2022年第4期。
《管子》尊賢思想實踐分疏——兼從管理哲學角度解讀和反思,中國傳統智慧與企業社會責任,東南大學出版社2021年,第412-420頁。
黃宗羲、黃宗炎治道思想探析,中國傳統文化與傳播研究,第10輯,2021年,第247-261頁。
六書學與解經學——以黃宗炎論六書與解經關係為中心,中國哲學史,2021(06):30-35.
宋以後“破陳摶之學”檢議——以黃宗羲、黃宗炎對陳摶評議為中心,哲學動態,2021(11):65-73.
湯一介《周易》解釋學的哲學意義與經學啟示,周易研究,6(2020) :65-73.
《山東文獻集成》易籍提要續錄,學衡,2020(01):306-318
黃宗炎道德事功合一論,中國傳統文化與傳播研究,第7輯,2020(01):24-35.
道教數字人文平台建設芻議,中國道教,6(2019):46-49.
王重陽的心性論結構及其對三教的化約與旨歸,道家文化研究(32),中華書局2019年,第216-241頁。
星雲大師“同體共生”視域下的身體觀,人間佛教青年寫作論文集,高雄:佛光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9年,第204-221頁。
湯一介“新軸心時代”矚望與“新易學”開拓,哲學動態,4(2018):66-71.
孔子對《周易》的經典性闡釋與經典化建構,周易研究,2(2018):21-27.
李富孫的易學訓詁,清代易學史,齊魯書社2018年,第618-630頁。
宋翔鳳的易學訓詁,清代易學史,齊魯書社2018年,第631-643頁。
方申的虞氏易象與漢易研究,清代易學史,齊魯書社2018年,第469-479頁。
黃宗炎詩文著作考述,中國哲學史,4(2017):77-81,121.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身體觀及其展開,國際韓國學,2017年第2輯。
從文化地理角度看崑嵛山地區早期道教傳播的優勢,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2017年第1輯。
湯一介先生《周易》詮解述論,儒學的當代理論與實踐,人民出版社2017年。
黃宗炎易學著作考略,浙江歷史文化研究,5(2014):251-258.
大數據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挑戰與機遇,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3(2014):46-69.
學術何為:古今學術的危機與契機,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1、2(2013):32-56.
從陳寅恪先生治學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視域的小大之辯,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3,4(2012):44-46.
《山東文獻集成》稀見易籍提要,周易研究,6(2012):47-52.
《周易正義》道器思想述論,紅河學院學報,3(2010):42-47.
百年鄭玄易學研究的回顧與反思,周易研究,5(2010):81-85.
論境界哲學視域下的程顥“言”之意蘊,南陽理工學院學報,3(2010):32-36.
牟宗三先生論荀子“禮義之統”,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2010):38,54.
關於《周易正義》“道”概念的理解與辨析,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2010):268,278.
試論荀子禮學三個建構性特徵,湖北經濟學院學報,4(2009):160-161.
《易緯》的氣論及其哲學意義,周易研究,4(2009):56-63.

譯文評論訪談

Summary of Cheng Weishi Lun Jiaoshi,中國哲學典籍大全提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
Summary of Tongmeng Zhiguan Jiaoshi,中國哲學典籍大全提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
為什麼要學習哲學,謝利•卡根,哲學分析,3(2014):130-136.
多元現代性與精神修煉,謝爾蓋•赫魯濟,人文精神與生態意識,光明日報出版社2015年。
新軸心時代邊緣的文化多樣性,坎迪德•門迪斯(出處同上)
另一種世界主義,阿希斯•南迪,天人合一與文明多樣性,(出處同上)
從多重現代性觀念到多重民主觀念,童世駿(出處同上)
為環保意識尋求上佳科學之道,愛麗芙•埃爾汗等(出處同上)
當今世界的全球問題與對話可能,丘馬科夫 A.N. (出處同上)
“自然—人類”的關係範式及對環境倫理之影響,托馬斯 P. 卡蘇里斯(合譯,出處同上)
基於信仰的綠色朝聖模式,馬丁•帕爾默(合譯,出處同上)
宗教:起源何處—為何存在—嗚呼!何去從,列奧納德•斯維德勒(出處同上)
構建數字人文教育體系,中國社會科學報,2022年1月28日總第593期
壹引其綱,萬目皆張,光明日報,2021年09月08日02版
思者何為:紀念湯一介先生專題導言,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3(2014)46-69.
心香一瓣祭恩師,湯一介學記,新華出版社2015年3月.
經典閱讀:悅讀、苦讀與攻讀,湖南科技學院學報,6(2014):51-53.
黃道周易學思想的哲學解讀,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2014第六輯.
《清代〈孟子〉學史大綱》讀解,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1,2(2013)131-134.
郭九苓、胡士潁等,與當代詩歌同行——訪中文系謝冕老師,北大中文名師教育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郭九苓、胡士潁等,我的人生與比較文學研究之路——嚴紹璗老師訪談(上) ,出處同上。
郭九苓、胡士潁等,大學是學術的聖地——嚴紹璗老師訪談(下) ,出處同上。
郭九苓、胡士潁等,現代學術與教育之道——陳躍紅老師訪談,出處同上。
郭九苓、胡士潁等,永不重複——戴錦華老師訪談(上) ,出處同上。
郭九苓、胡士潁等,尋找中國與世界文明的未來——戴錦華老師訪談(下) ,出處同上。

主持課題

201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浙東學派黃宗羲、黃宗炎易學文獻整理與思想研究》

課程講座

道家哲學(合上)
中國哲學史前沿研究(合上)
中國哲學史專題(合上)
哲學與數字人文研究工作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