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名稱:胡斯戰爭
- 地點:捷克
- 時間:1419—1434年
- 參戰方:神聖羅馬帝國,捷克
- 結果:神聖羅馬帝國獲勝
- 主要指揮官:傑士卡
- 戰爭性質:反對歐洲反動勢力的武裝鬥爭性質
簡介,歷史性質,戰爭性質,戰術單位,起因,德國移民,天主教會,德國貴族,經過,結果,影響,評析,政治的勝利,深遠的影響,戰爭的藝術,
簡介
歷史性質
雖然捷克形成一個獨立的國家較晚(約9世紀末),但工業發展很快,11—12世紀,捷克出現了許多手工業和商業城市,布拉格逐漸成為國內的經濟中心,對外貿易也發展起來。從捷克向多瑙河上游、匈牙利、威尼斯等地輸出的有馬、牛、皮革、糧食、銀、麻布等。到13世紀,捷克國王被列為神聖羅馬帝國七大選侯之一。
當胡斯運動還帶有濃厚民族的和宗教的性質時,實際上就已經把要求剝奪天主教會強占財富和限制其權力的全體捷克人民聯合起來了。但是,隨著鬥爭的不斷發展,胡斯黨人分裂為溫和派(聖杯派)和激進派(塔博爾派)。聖杯派聯繫市民階級、部分貴族和有產知識分子,他們只提出改革教會的要求。塔博爾派(因塔博爾城而得名,是胡斯黨人民主陣營的中心)由農民、城市貧民、小手工業者、下層僧侶、小貴族和部分中等貴族組成,他們要求剷除封建制度。
戰爭性質
截至1419年,胡斯黨人的民族解放運動已帶有反對歐洲反動勢力的武裝鬥爭性質。歐洲反動勢力曾組織過5次對捷克的十字軍東征。當時捷克已建立一支以塔博爾為核心的常備軍。對受過專門訓練的德意志職業騎士軍作戰,必須建立一支新式的塔博爾派軍隊。塔博爾派軍隊的主力是步兵,也配備一部分騎兵和炮兵。軍隊紀律嚴明,要求嚴格執行塔博爾派軍隊總司令兄日什卡於1423年制定的條令。這個條令是後來各種條令的範本。全軍官兵士氣高昂,自覺履行軍人職責,富有民族自豪感,這是所有封建軍隊無法比擬的。塔博爾派軍隊的這些特點要求制定組織和實施戰鬥的新原則,給軍事學術的發展增添了許多新的進步內容。
戰術單位
塔博爾派軍隊最早使用的戰術單位是戰車,每輛戰車配備18—20人:2名射手(裝備有火繩槍和炮)、4—8名弩手、2—4名鏈枷手(用農民的鏈枷作戰)、4名長矛手、2名盾牌手(戰鬥時用大盾牌掩護人和馬)和2名馭手。馭手負責駕馭馬匹和到宿營地後聯結戰車。戰車由車長指揮。戰車編為十車隊,由十車長指揮,數個十車隊合編為1個“戰車隊”,亦配有指揮官。所有的戰車統由“戰車蓋特曼”指揮。步兵編為五十人隊,配有五十人長。百人長指揮數個五十人隊,步兵蓋特曼統率所有步兵。胡斯黨人的騎兵比騎士騎兵裝備輕、機動性強,其任務是:偵察、行軍警戒、實施反衝擊和追擊潰逃之敵。騎兵通常編為總司令直接掌握的快速預備隊。炮兵分為野戰炮兵和攻城炮兵。野炮有發射石彈的短炮管榴彈炮和固定在木製炮架上、發射石彈和鐵彈的長炮管“長骨架”炮。5輛戰車配1門野炮。口徑850毫米、射程200—500米的臼炮(每個戰車隊配1門)是主要攻城火器。野戰部隊總兵力為4000—8000人。在一些大規模戰役中,野戰部隊人數增加很多。如在1431年的多馬日利采戰役中,集結步兵、騎兵,5000人,戰車約3000輛和火炮600餘門。胡斯黨人軍隊的行軍序列分前衛、主力和後衛。行軍中,為保障軍隊前進,指派了修路隊和架橋隊。根據情況變換戰鬥隊形時,可以採用各種各樣的戰車工事(見奉堡)把戰車彼此聯結起來。火炮配置在戰車之間,步騎兵配置在工事之內。戰車掩護官兵免受那些下馬作戰的重裝騎兵的襲擊。胡斯軍具有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他們能在任何季節,任何時間進行戰鬥。胡斯軍非常重視利用地形地物,多採用進攻戰術。胡斯黨軍堅決追殲潰退之敵,這與那些打了勝仗即行大肆搶劫的封建軍隊不同。胡斯軍制定了詳盡的反衝擊戰術。戰車工事的兩翼通常以天然屏障為依託,居高臨下進行配置。首先,用炮火(包括齊射)殺傷敵人,爾後,使用輕火器和弩弓,在白刃戰中主要靠鏈枷手和長矛手。
起因
德國移民
捷克豐富的土地資源和礦藏,引來了德國封建主貪婪的目光和野心。12—13世紀,德國人開始向捷克大規模移民。首先移入的是教士和僧侶。這些教士和僧侶很快把持了捷克教會和寺院的主要職位,廣占土地,幾乎達捷克耕地的一半。與此同時,教會為鞏固和擴大勢力,從德國招引大批騎士,讓他們分享土地,役使捷克農民和來自德國的移民。捷克國王為了增加國庫收入,也讓大批德國商人和手工業者進入捷克,並許可建立各種自治城市,享有各種特權。德國人大量移民的結果,在捷克國內形成了一個德國教俗封建主、城市貴族和礦山主的特殊社會集團。他們和捷克大封建地主相勾結,共同剝削捷克人民。農民、城市平民,身受民族和階級的雙重壓迫,使他們“像流亡者一樣住在自己的國內”。
天主教會
當時教會是最大的封建主和剝削者,教士的上層幾乎全是德國人,因此人們的仇恨首先指向教會。教會徵收沉重的什一稅。教皇通過教會大肆搜刮,把捷克當作教廷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從14世紀後期起,捷克人民掀起了一場浩大的反教會鬥爭。在反教會運動中,出現了由捷克教士組成的革新派,他們用捷克語講道,揭露教會的罪惡。到15世紀初,運動的規模越來越大。領導這一運動的是捷克偉大的愛國志士、神學家、布拉格大學教授兼伯利恆教堂的傳教士約翰·胡斯(1369—1415年)。胡斯出身於一個窮苦的家庭,他認為教會占有大量土地是一切罪惡的根源,主張沒收教會財產,收歸國有。他指責德國的高級教士說︰在上帝的眼裡,一個有道德的窮苦農民和老婦人,比一個富有而有罪的主教高得多。
德國貴族
他還揭露城市的德國貴族的罪惡。1412年,教皇派人到捷克兜售贖罪券,胡斯公開抨擊,主張改革教會,否認教皇有最高權力。胡斯的言行,引起了德國教士以及羅馬教廷的仇恨。胡斯被迫轉入農村進行反教會宣傳。1414年,胡斯被召參加在康斯坦茨舉行的宗教會議,被教會逮捕,於同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廣場上以異端罪名把他焚死。皇帝西吉斯孟德在胡斯赴會時,曾答應保證安全,但這時卻坐視不救。胡斯的殉道激起捷克人民極大的憤慨,1415年9月,布拉格舉行多次集會,抗議教皇和皇帝的背信棄義,市民開始驅逐德國教士,並不顧康斯坦茨會議的集會,實行俗人用酒杯領聖餐的宗教儀式。1417年起,出現了消滅一切領主的口號。到1419年7月,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在胡斯改革的旗幟下爆發了。
經過
胡斯戰爭擁有一支以塔博爾派為核心的常備軍,其軍隊主力是步兵,也有騎兵和炮兵。基本戰術單位是戰車,數十個車組編為一個“戰車隊”。步兵、騎兵與之協同作戰,炮兵擁有野炮和攻城炮,野戰部隊總人數為4000—8000人。戰鬥序列包括前衛部隊、主力和後衛部隊。火炮布置在戰車中間,步兵和騎兵隱蔽在工事內,戰車保護士兵不受那些在有利情況下下馬作戰的重騎兵的襲擊。胡斯黨人軍隊的戰術多半是進攻行動。主要戰役發生在以下幾個地方︰在蘇多麥爾日(1420年),400名胡斯黨人擊退了2000名國王騎兵部隊。
1420年,在維特科夫山,由傑士卡率領的部隊,給西吉斯孟德一世皇帝率領的捷克第一次十字軍遠征部隊以迎頭痛擊。1422年,在庫特納-戈拉和涅梅茨卡-布羅德附近,第二次十字軍遠征部隊遭到了決定性的失敗;1426年,在烏斯提附近,塔博爾派2.5萬人擊敗了十字軍騎士部隊7萬人(第三次十字軍遠征部隊的主力);在塔霍夫(1427年)和多馬什里茨(1431年)附近,第四次和第五次十字軍遠征被擊退。胡斯戰爭的影響波及德國,對整個歐洲都產生了震動。30年代初,捷克發生了重大的社會變革,胡斯黨人分裂為聖杯派(溫和派)和塔博爾派(激進派)。經濟和政治上較穩固的聖杯派開始與封建天主教陣營勾結。貧民革命軍成了聖杯派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市民階級和貴族公開背叛人民,其力量已占3倍優勢,遂於1434年的利帕內會戰中打敗塔博爾派。至此,胡斯戰爭結束。
胡斯戰爭主要戰役發生地區:蘇多梅日(1420),400名胡斯黨人擊退了2000名國王騎兵部隊(這裡首次使用戰車工事),維特科夫山(1420),日什卡率部隊迎頭痛擊由西格蒙德一世皇帝率領的對捷克進行第一次(羅馬教皇宣布的)十字軍遠征部隊;庫特納霍拉和德意志布羅德(1422),第二次十字軍遠征部隊遭到決定性的失敗,烏斯季(1426),塔博爾派2.5萬人擊敗十字軍騎士部隊7萬人(第三次十字軍遠征部隊的主力),塔霍夫(1427)和多馬日利采(1431),第四次和第五次十字軍遠征被擊退。
結果
十五世紀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捷克發生了重大的社會變革。經濟和政治上穩固的聖杯派開始與封建天主教營壘勾結。貧民革命軍已成聖杯派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市民階級和貴族公開背叛人民。聖杯派與封建天主教勢力聯合,兵力居3倍優勢,遂於1434年利帕尼會戰中打敗了塔博爾派。至此,胡斯戰爭結束。胡斯戰爭給捷克帶來了民族獨立,但未解決國內矛盾。
影響
恩格斯指出︰胡斯革命運動“即捷克民族為反對德國貴族和德意志皇帝的最高權力而進行的帶有宗教色彩的農民戰爭”。胡斯戰爭雖然失敗了,但它比英、法等國的農民起義具有更大的規模。它給德國在捷克的勢力以沉重的打擊,保證了捷克在一定時期內脫離神聖羅馬帝國而獲得獨立的政治地位,如皇帝承認胡斯教會的獨立,外人不得干涉捷克的宗教事務。同時,這次戰爭的影響遠遠超出了捷克一國的範圍,胡斯和塔博爾派的思想傳播到捷克鄰近各國以及整個歐洲,促進了這些國家15、16世紀反封建鬥爭的高漲,推進了許多國家的宗教改革運動,如16世紀德國的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16世紀初瑞士、法國、英國等宗教改革。
胡斯軍在軍隊建設和軍事學術方面有一定創新,比如︰首創車載兵和戰車工事對付敵重裝騎士騎兵;情況需要時,戰車相互聯結成各種戰車工事,保護士兵不受重裝騎士騎兵的襲擊;在野戰中大膽機動,勇猛進攻,並大量使用輕炮兵;集中使用兵力,重視各種協同動作等。這些在世界軍事史上都留下了重要一筆。
評析
政治的勝利
胡斯戰爭是捷克歷史上光輝的一頁,儘管以農民為主體的一方最終失敗了,但就其政治意義而言,捷克並沒有失敗,畢竟它向建立獨立的民族國家這個目標大大地邁進了一步。經過近20年的戰爭,捷克民族保衛了自己的國家,用戰爭的方式爭得了國家的統一,徹底摧垮了國內德國人的勢力,解決了國家存在的形式問題,甚至解決了捷克語言和獨創的捷克文化的存在問題。以上這些都是民族國家形成的要素。這些要素的存在以至發展,說明了捷克在政治上的勝利。
深遠的影響
就整個世界歷史來說,胡斯戰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天主教會在中世紀後期已經形成為歐洲各國家發展道路上的極大障礙,它不但在意識形態上束縛著人的頭腦,而且在各國建立民族國家的過程中,也竭力加以阻撓。捷克人民第一次用大規模的戰爭反對天主教的鬥爭,他們的思想和行動,成為全歐洲宗教改革的準備階段,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16世紀宗教改革者身上明顯地體現了這種繼承關係。馬丁·路德在他活動的初期,經常把自己叫做揚·胡斯的繼承者,他研究和翻譯胡斯的著作,並在德國傳播胡斯的思想。
因此,胡斯戰爭在總體上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其一,是民族性,其二是宗教性,第三點是以弱抗強,具有頑強的戰鬥性。
戰爭的藝術
在戰爭藝術和戰略方面,胡斯軍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可資借鑑的地方。他們擁有傑出的領袖,其中,楊·傑式卡和大普洛科普的名字已經登上世界軍事藝術傑出活動家的萬神殿。他們不但在戰略上善於把軍事和當時政治形勢結合起來,而且根據社會條件和地理條件創造出嶄新的戰術。胡斯軍首創的大車陣在對付重裝騎士騎兵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在這種車陣戰中每輛戰車設1名指揮官,下轄18~20名士兵。每10輛戰車編為一個戰車隊,所有戰車隊均由戰車統領統一指揮。情況需要時,以戰車相互聯結成各種戰車工事。此種工事通常配置在兩翼有天然障礙的高地,火炮配置在戰車工事中央,步兵和騎兵隱蔽在工事內,戰車保護士兵不受重裝騎兵的襲擊,並在敵軍接近時予以重創。此外,胡斯軍善於在野戰中大膽機動,勇猛進攻,正確選擇主攻方向和有利戰場,集中使用兵力,重視各種協同作戰等軍事原則。在野戰中大量使用輕炮兵也是軍事史上的新發展。胡斯軍之所以能在軍事上有這樣的成就,不僅因為他們有卓越的才能,而且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戰士與騎士武裝大不相同;與僱傭軍隊也不同。他們是對自己事業的正義性有深刻信念的起義者,因此他們能有空前的紀律和旺盛的士氣。
基於以上諸原因,胡斯軍取得蘇多梅日采(1420年)、維特科夫山(1420年)、庫特納霍拉和涅梅茨凱W布羅德(1422年)、烏斯季(1426年)、塔霍夫(1427年)和多馬日利采(1431年)等會戰的勝利,打退十字軍的5次征伐;在戰爭後期,胡斯軍取得轉戰國外的勝利也離不開以上的軍事和政治方面的原因。
但塔波爾軍最後軍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這主要因為農民沒有明確而切實的綱領。經過長期戰爭已不堪重負,感到疲憊和厭倦。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的生產力水平,造成了胡期派各階層的利益分歧極大,最後在內部的分裂和外敵的雙重壓力下失敗。
雖然胡斯戰爭的勝負具有時代的局限,但在戰爭過程中進步力量所表現的偉大精神和智慧是永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