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腫如桃病

胞腫如桃,中醫病名。是指以胞瞼高腫難睜,皮膚紅赤疼痛,其狀如桃為主要表現的外障眼病。又名腫脹如杯、覆杯、封塞、蚌合。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季節,多以單眼患病,常合併有咽部其他病變。預後與其合併症的嚴重程度和治療情況有密切關係。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胞腫如桃病   
  • 相關西醫疾病:重度眼瞼炎性水腫 
  • 其他名稱:腫脹如杯、覆杯、封塞、蚌合
  • 疾病分類:眼科
  • 眼科:眼瞼
  • 主要病因:風熱毒邪
  • 多發群體:所有人群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斷要點,一、診斷依據,二、病證鑑別,辨證論治,一、辨證要點,二、治療原則,三、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是指以胞瞼高腫難睜,皮膚紅赤疼痛,其狀如桃為主要表現的外障眼病。

歷史沿革

首見於《銀海精微》,認為是由於脾肺壅熱,邪客腠理所致,上下胞腫如桃。《證治準繩·雜病·氣竅門》則稱腫脹如杯,認為是肝火有餘,木火傳於脾土所致,《目經大成·覆杯》的觀點與證治準繩相似。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本病相當於西醫疾病的重度眼瞼炎性水腫。
1、有原發感染灶。
2、眼瞼紅、腫、熱、痛,可伴結膜水腫、充血,重者可有頭痛、發熱、惡寒症狀。

病因

風熱毒邪,脾肺壅熱,肝經實熱。

病機

1、風熱毒邪客於胞瞼肌膚之間,集聚成腫。
2、脾肺壅熱,上犯於目,客於胞瞼所致。
3、肝經實熱傳於脾土,毒火自內上攻,發於胞瞼。

診斷要點

一、診斷依據

1、常單服發病,胞瞼紅腫,疼痛難睜,如紅桃,似杯覆。
2、常伴熱淚頻流,怕熱羞明,頭痛。
3、或伴白睛赤腫高起,或伴黑睛潰爛,或伴目珠前突、轉動不靈。

二、病證鑑別

胞虛如球病,因脾虛氣弱,水濕上泛,以胞瞼腫脹,皮色正常,虛軟如球,按之不痛為主要症狀的眼病。相當於眼瞼非炎性水腫。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本病以胞瞼的紅腫痛為主症,往往起病急、病情重,多實證。初起胞瞼紅腫,兼頭痛身熱,多屬風熱毒邪客於胞瞼;胞瞼紅腫如桃,兼白睛赤腫,多屬脾肺壅熱;胞瞼腫脹紅赤似杯覆,兼黑睛潰爛、目珠前突,多屬肝經實火傳於脾土。

二、治療原則

本病病情急重,根據“實者瀉之”、“急則治其標”的原則,應以清瀉為主,儘早退赤消腫,同時應根據素體情況,顧其正氣,固本善後。

三、證治分類

內治
1、風熱外襲
主證:胞瞼腫脹,紅赤疼痛,起病較急;兼見惡寒發熱,頭痛及全身不適。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
代表方:仙方活命飲加減。
方藥:白芷、貝母、防風、赤芍、當歸尾、甘草節、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沒藥、金銀花、陳皮。
2、脾肺壅熱
主證:胞瞼紅赤疼痛,腫脹如桃,睜眼困難,白睛赤腫高起,淚熱羞明;兼見身熱頭痛,口渴引飲,溲赤便秘。舌質紅,苔黃,脈數。
治法:清熱瀉肺解毒。
代表方:桑白皮湯加減。
方藥:桑白皮、半夏、蘇子、杏仁、貝母、山梔子、黃芩、黃連。
3、肝經實火
主證:胞瞼腫脹焮赤,如紅桃,似杯覆,瞼閉不開,白睛混赤腫脹,黑睛潰爛,目珠疼痛難忍,淚熱頻流,羞明磣澀;兼見頭痛面紅,口苦咽乾,尿赤便秘。舌質紅,苔黃糙,脈弦數。
治法:清肝瀉火。
代表方:龍膽瀉肝湯。
方藥:龍膽草、當歸、梔子、澤瀉、木通、車前子、黃芩、生地黃、柴胡、生甘草。

其他療法

外治
1、點眼藥法
局部滴用清熱解毒的眼藥水,如魚腥草眼藥水、熊膽眼藥水,每2小時1次,每次1—2滴。
2、敷法
如意金黃散(《醫宗金鑒》)調水或醋外敷胞瞼以清熱解毒、散結止痛,每日1次;
紫金錠(《片玉心書》)磨汁,頻頻外塗胞瞼,以解毒消腫。

轉歸預後

本病發病急,傳變快,病初積極有效治療,預後較好。若失治或誤治,或病勢驟猛,伴黑睛潰爛,目珠前突等症則可導致失明及向目眶及顱內傳變形成惡症。

預防調護

1、避免嗜食辛辣炙博之品,注意調理臟腑功能,防止火熱毒邪侵入。
2、注意眼部衛生,防止眼部受傷,邪毒乘虛而入。
3、患病期間注意靜養,飲食清淡,多飲水,認真接受相關治療。
4、不得擠壓胞瞼及眼珠;外敷藥物時,注意勿將藥粉掉人跟內。

文獻摘要

《銀海精微》卷下:“問曰:人之患眼胞瞼壅腫如桃者,何也?答曰:此乃脾肺之壅熱,邪客腠理,致上下胞瞼如桃,痛澀淚出不絕之注桃目。治之用桃葉烘熱,熨其腫處。宜服清涼散、羌活除風湯、蟬花散主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