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海馬GR介導外源物所致HPA軸發育異常的表觀遺傳機制》是依託武漢大學,由汪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胎海馬GR介導外源物所致HPA軸發育異常的表觀遺傳機制
- 項目類別:重點項目
- 項目負責人:汪暉
- 依託單位:武漢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代謝綜合徵患病率已高達16%,部分源於宮內發育遲緩(IUGR),外源物是IUGR最確切的誘因,但其發生機制尚不明確。本室前期研究發現,孕期外源物暴露引起IUGR發生時胎腎上腺甾體激素合成功能減低,並證實與母源性糖皮質激素過暴露有關。最新文獻提示,表觀遺傳學機制參與了HPA軸的功能發育,胎海馬GR的甲基化狀態與GR表達、HPA軸應激反應編程之間關係密切。本項目擬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孕期外源物暴露-胎海馬GR表觀遺傳修飾及其表達變化-HPA軸發育異常之間的內在聯繫,闡明外源物致HPA軸發育異常的分子遺傳機制,確定胎海馬GR表觀遺傳修飾改變在宮內HPA軸發育異常中的重要地位。預期成果將為闡明外源物的發育毒性和遺傳毒性,解釋與HPA軸發育異常相關的疾病起源,確定代謝綜合徵新的危險因素;進一步尋找外源物所致發育毒性的分子靶標,構建創新藥物的生殖毒性體外篩選和評價體系,提供實驗和理論依據。
結題摘要
在化學性質上,藥物與毒物、食品同源,皆為外源物,其體內過程、毒性表現及發生機制常常存在著共性改變。在成人,外源物的慢性毒性及發生機制已取得長足進展。然而,在胎兒,外源物發育毒性的近、遠期表現及發生機制並不清楚。本項目以日常生活中常見外源物——咖啡因、尼古丁和乙醇為代表,系統研究了孕期外源物暴露所致子代大鼠的代謝性疾病易感現象、宮內編程改變、跨代遺傳效應及表觀遺傳機制,並進一步開展了外源物孕期風險評估相關的轉化研究。結果表明,孕期外源物暴露可引起胎兒宮內發育遲緩(IUGR)及成年代謝性疾病易感(如脂肪肝、骨關節炎),其發生機制與母源性糖皮質激素(GC)過暴露所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功能發育抑制和外周糖、脂代謝功能改變有關;這種“神經內分泌代謝編程改變”可一直延續到出生後,表現為HPA軸低基礎活性和高應激敏感性,以及GC依賴性糖、脂代謝功能變化,並具有一定的跨代(F2代)遺傳效應。研究還發現,胎海馬11b-羥類固醇脫氫酶(11b-HSDs)/糖皮質激素受體(GR)系統高表達介導了外源物所致的胎鼠HPA軸低功能發育機制;胎下丘腦局部興奮性/抑制性神經纖維投射量比值增加是其成年後HPA軸高應激敏感性增加的主要原因;胎腎上腺GC-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軸編程改變所致出生後IGF1通路增強,是其成年後HPA軸低基礎活性下腎上腺局部高敏感性發生的主要原因。孕期外源物暴露也可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通過多靶點作用來改變HPA軸功能發育相關基因(如海馬11b-HSD-2、腎上腺StAR和SF-1)的表觀遺傳修飾及表達,並在細胞水平具有跨代遺傳效應;孕期外源物暴露下的母體血GC及一組特徵性小分子代謝物含量變化可作為標誌物,用於外源物的孕期風險評估。本研究結果系統展現了孕期外源物暴露所致子代發育毒性近、遠期危害的共性表現——IUGR和成年代謝性疾病易感;首次提出並系統證實了孕期外源物暴露所致的“神經內分泌代謝編程改變機制”,為解析了國際前沿問題——“健康與疾病的發育起源”(DOHaD)提供了實驗依據;首次確立了11b-HSDs/GR系統在外源物所致“神經內分泌代謝編程改變”中的核心地位,為進一步構建創新藥物發育毒性早期篩選系統提供了研究依據,也為胎源性疾的早期診治技術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