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怯

胎怯,中醫病名。胎怯病是指初生兒體重低下,身材矮小,臟腑形氣均未充實的一種病證。本病按其主要證候表現,與西醫學低出生體重兒相近,包括早產兒與小於胎齡兒。出生時的低體重不僅對體格發育有很大影響,還將影響小兒的智慧型發育。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胎怯
  • 相關西醫疾病:早產兒、小於胎齡兒
  • 多發群體:新生兒
  • 其他名稱:胎弱
  • 傳染性:無
  • 疾病分類:兒科-新生兒病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臨床診斷,診斷要點,鑑別診斷,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胎怯是指初生兒體重低下,身材矮小,臟腑形氣均未充實的一種病證。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本病按其主要證候表現,與西醫學低出生體重兒相近,包括早產兒與小於胎齡兒。出生時的低體重不僅對體格發育有很大影響,還將影響小兒的智慧型發育。

病因

胎兒的生長發育與胎兒在胞宮內所受氣血的供養有關,胎怯的病變臟腑主要在腎、脾。腎精薄弱與脾腎兩虛為主要病因。發病機理為化源未充,濡養不足,腎脾兩虛。

病機

1. 腎精薄弱 生命的原始物質是精,稟受於父母的先天之精。父母身體強壯,腎精充足,精神怡悅,精力充沛,才能具有生育能力,形成正常胚胎,凡是影響父母健康的因素,都可以影響胚胎的形成與胚胎的質量,產生胎怯。胎兒在母體內的生長發育,除以腎精為物質基礎外,還需不斷攝取來自母體的營養,若其母孕期脾運失調,不能充分吸收水谷精微以充養胎兒先天腎精,均可致胎萎不長。此外,胎盤因素對胎兒的孕育也有影響,若父母精血不足,氣血精微衰少,均可致胎盤功能不全,使胎兒稟受怯弱。
2. 脾腎兩虛 腎藏精,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其中先天之精受之於父母,既是生命之源,又是生長發育之本。先天之精需賴後天之精不斷滋養得以充實,後天之精須先天之精蒸化而吸收和轉輸。胎怯兒成胎之際腎精不充,出生之後,無精以助脾之運化,元氣不足,則各臟腑無以滋生化育,其形態、功能均不成熟。五臟稟氣未充,全身失於涵養,如肺氣不足,則皮薄怯寒,毛髮不生;心氣不足,則血不華色,面無光彩;脾氣不足,則肌肉不生,手足如削;肝氣不足,則筋不束骨,機關不利;腎氣不足,則骨節軟弱,久不能行。

臨床診斷

診斷要點

1)初生兒出生時形體瘦小,肌肉瘠薄,面色無華,精神萎軟,氣弱聲低,吮乳無力,筋弛肢軟。一般體重低於2500g,身長少於45cm。
2)有早產、多胎、孕婦體弱、疾病、胎養不周等造成先天不足的各種病因,及胎盤、臍帶異常等。

鑑別診斷

胎怯患兒包括西醫學所稱的早產兒及小於胎齡兒,二者主要區別在於胎齡,還可從皮膚、頭髮、耳殼等外形去區別。早產兒胎齡不足37周,其出生體重多數不足2500g,身長不足46cm。皮膚薄、發亮,或有水腫,有毳毛及胎脂,頭髮亂如絨線,耳殼軟,乳腺平坦無結節,指趾甲多未達指趾端。小於胎齡兒,是指出生時體重在同胎齡正常體重的2個標準差以下,或在第10個百分位數以下,或比該胎齡應有體重低2500g者,若足月但體重在2500g或以下者,稱足月小樣兒。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胎怯有五臟不足之區別,肺虛者氣弱聲低,皮膚薄弱,胎毛細軟;心虛者神萎面觥,唇甲淡白,虛里動疾;肝虛者筋弛肢軟,目無神采,時有驚惕;脾虛者肌肉瘠薄,萎軟無力,吮乳量少;腎虛者形體瘦小,肌膚不溫,骨弱肢柔,指甲軟短。

治療原則

胎怯屬初生兒內傷疾病,可採用臟腑辨證分別論治。因腎脾兩虛是其主要病理機制,治療當以補腎培元為本,促進患兒迅速生長發育。臨證可根據其不同證型,分別採取益腎充髓、補腎溫陽、補氣養血、溫運脾陽等治則。亦可根據證情需要,給予脾腎並補。初生小兒脾腎薄弱,補益同時當佐以助運,以防呆滯。藥物治療同時應加強護理,才能提高療效。胎怯患兒已有合併症者,應遵從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合併症證情重時,先治合併症,同時要顧及小兒體質薄弱、正氣虧虛的特點。合併症好轉後,及時轉以培元治本為主。

證治分類

1)腎精薄弱
證候:體短形瘦,頭大囟張,頭髮稀黃,耳殼軟,哭聲低微,肌膚不溫,指甲軟短,骨弱肢柔,或有先天性缺損畸形,指紋淡。
分析:腎精薄弱,元陽未充。腎主胞胎,主骨,開竅於耳,其華在發,故形體、肢骨、耳竅等均示腎精稟賦不足之象。
治法:益精充髓。補腎溫陽。
方藥:補腎地黃丸加減。
常用藥:紫河車、熟地、枸杞子、杜仲、鹿角膠、肉蓯蓉、茯苓、山藥。
2)脾腎兩虛
證候:啼哭無力,多臥少動,皮膚乾皺,肌肉瘠薄,四肢不溫,吮乳乏力,嗆乳溢乳,哽氣多噦;腹脹腹瀉,甚而水腫,指紋淡。
分析:脾腎兩虛,運化無力。脾主肌肉四肢,開竅於口,脾胃虛弱故吮乳無力,肌瘦倦怠;吐瀉為脾胃升降失調之象;氣血生化乏源故皮膚乾皺不澤,唇指色淡;脾陽不振,氣滯則腹脹,水停則水腫;陽虛失煦則四肢欠溫。
治法:健脾益腎,溫運脾陽。
方藥:保元湯加減。
常用藥:黃芪、人參、白朮、茯苓、陳皮、甘草、肉桂、乾薑。

其他療法

1.中成藥劑
生脈飲注射液每次一支,加入10%葡萄糖液20mL中靜脈滴注,1日1次。用於氣弱欲絕者。
2.西醫療法
發生青紫及呼吸困難時給予吸氧,生後前3天給予維生素K1可防止出血,生後第3天可給予複合維生素B及維生素C,生後第10天可給濃縮魚肝油滴劑。並發低血鈣抽搐者,立即靜脈滴注葡萄糖酸鈣。合併吸人性肺炎及其他感染時,及時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預防調護

1.預防
做好產前檢查,密切觀察胎兒生長情況。積極治療嚴重妊娠反應,預防妊娠中毒症,糾正孕母貧血,勞逸結合,避免感染。胎兒期發現胎萎不長者,可由孕母服藥補腎培元,促進胎兒宮內發育。
2.護理
1)胎怯兒陽氣不足,應注意保暖,根據不同情況及條件採用各種保溫措施。
2)按體重、日齡計算熱量,儘量母乳餵養,餵足奶量。吞咽功能差者需靜脈補充營養液,也可採用胃管餵養。
3)保持居室空氣新鮮,一切用品均應消毒後使用,接觸患兒應戴口罩、帽子,防止感染疾病。
4)密切觀察患兒臨床表現,及時發現合併症並加以處理。

文獻摘要

《小兒藥證直訣·卷上·脈證治法》:“胎怯生下面色無精光,肌肉薄,大便白水,身無血色,時時哽氣多噦,目無精彩。”
《幼科發揮·卷之一》:“胎弱者,稟受於氣之不足也。如受肺之氣為皮毛,肺氣不足,則皮脆薄怯寒,毛髮不生;受心之氣為血脈,心氣不足,則血不華色,面無光彩;受脾之氣為肉;脾氣不足,則肌肉不生,手足如削;受肝之氣為筋,肝氣不足,則筋不束骨,機關不利;受腎之氣為骨,腎氣不足,則骨軟。此胎稟之病,當隨其髒氣求之。”
《景岳全書·卷四十·兒則上》:“生兒怯弱,必須以藥扶助之。……又當看小兒元氣厚薄,厚者十無一失,薄者十五一生。然其中有死者,有不死者,則以病之所生有真偽也。凡怯弱者,宜專培脾腎為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