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孜鄉

背孜鄉

背孜鄉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城西北邊陲,約46公里,地處二市三縣交界,北與汝州接壤,西與汝陽相接,東南鄰瓦屋鄉,地處盪澤河上游屬深山區、省定老區鄉,位居東經112.36°,北緯33.57°,轄區總面積169.18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15米,屬溫帶氣候,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5度左右,平均降雨量850毫米左右,最大風力八級,全年無霜期245天,耕地4522畝,自生林地8560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背孜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河南省平頂山市
  • 面積:169.18平方千米 
  • 人口:25649人(2017) 
基本概況,礦產資源,交通運輸,電信事業,文化旅遊,歷史沿革,主導產業,地圖信息,

基本概況

背孜鄉轄背孜村、石板河村、鹽店村、井河口村、長河村、柳樹嶺村、上孤山村、郜溝村、葛花園村、東山村10個行政村,126個居民組,249個自然村。主要樹種為櫟樹、椿樹、楊樹等。畜牧業、養殖業和農副業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外出務工已成為主要收入渠道。總人口25649人(2017),全鄉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579元。

礦產資源

全鄉範圍內主要礦產資源有石墨、銅、鐵、磷等。石墨儲量最大,背孜鄉石墨儲量大,品位高,資源豐富,是冶金、化工、軍工、宇航的必需產品,具有較高的開採價值。銅主要在鹽店村,磷且分布在背孜、上孤山、葛花園、郜溝、柳樹嶺等5個村,其中磷、鉀含量為最高,是磷鉀肥的主要原料,儲量在億噸以上。

交通運輸

太澳高速和S242省道穿境而過,縣道“八興路”直通土門、下湯溫泉、石人山風景區,鄉村道路四通八達,且全部修成水泥路,村組道路不斷拓寬升級,“戶戶通”工程正臻完善,目前全鄉村村通水泥路里程36公里,“戶戶通”水泥路2.8萬米,各種運輸車輛近千部,各種貨物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各地。

電信事業

一條晉東南——南陽1000KV交流輸電線路途徑鄉中心地域,高低壓線路縱橫如織,有線光纜已進入鄉村,發展寬頻用戶49戶,固定電話996戶。有線電視用戶200餘戶,衛星接受用1800餘戶,家家戶戶能看上電視。新建手機塔7個,移動、聯通通訊暢通無死角,給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文化旅遊

以聞名遐邇的歇馬嶺文化、老街古建築、九峰山景區為主構成秀美的景色,特別是古老而美、妙、奇、絕的高樁故事被定為省文化遺產,倍受周邊各地觀眾青睞,境內山清水秀、環境幽雅、林草茂密、空氣新鮮,給人一種沁人心脾的感受。境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以九峰山最具開發價值,九峰山因山體相連九個峰,故得名九峰山。景區東南、西北走向,長約5公里,總面積8平方公里,主峰大寨海拔916米。景區以險、奇、秀誘人,有主峰大寨,九峰山溶洞,九女坑,天子門寺,馬刨泉,劉秀腳,千年神樹,杜娟花,宿王廟,清溪宮等30多處自然、歷史、人文景觀。景區林木蔥鬱,危峰兀立,重戀疊彰,峭壁嶙峋,氣勢磅礴,景象萬千。蔥鬱松柏與危峰峭壁互映,天然山泉與奇山怪石相交,曲徑迴環的溶洞與千年古樹爭風展妍,一代帝王劉秀、周懶王等的歷史故事和九女坑的神話傳說,令人遐想,叫人神往。

歷史沿革

椐古碑記載:街西南為歇馬嶺。相傳,東漢初年,“王莽攆劉秀”,光武帝為莽所迫,曾路過此地歇馬。皇帝繼位後,建清溪宮於此。明嘉靖十四年,清溪宮道士李真重修清溪宮,立碑紀念。據街西歇馬嶺下土層中發現的古磚瓦古瓷器等,推測明代清溪宮後應是一座古城(或大鎮),從遺址古物看,此城是毀於戰火或瘟疫、水災之中。據傳,古時此城發生瘟疫病,居民幾乎全死於瘟疫,此地遂無人居住。後來皇帝移民,從陝西槐樹底遷來居民,在清溪宮東北窪地築寨,建起居民街(古稱背孜鎮),因地處古城背面,遂取名背孜。(“背”是背向,“孜”是勤勤墾墾,是人在此勤勤墾墾耕作,繁育後代”)。
解放前,背孜街是山區集鎮,絲綢銀匠行業興盛 。常有生意人出入居住,北與汝州市(即老汝州)寄料遙相呼應,“寄料”就是生意人暫存草料的地方。一九四一年國民黨把背孜與倉頭、瓦屋等地,合為四維鄉,背孜設為一個“保”,稱“西二保”。一九四五年曾有解放軍皮定鈞所部駐紮,一九四七年解放後,先後成立背孜鄉、背孜公社、受瓦屋區管轄。一九五八年與瓦屋公社合併,背孜為管理區。一九六0年成立背孜公社至今為單列鄉鎮,現為背孜鄉。

主導產業

近幾年來,鄉黨委、政府圍繞科學發展觀,結合背孜實際及多年來的成功發展經驗,提出以強力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狠抓“1311”經濟發展目標(人均年種10棵樹、人均3隻羊、戶均1頭牛,每戶1畝經濟田)落實,大力做好畜牧養殖、荒山開發、庭院經濟、勞務輸出“四篇文章”,創建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背孜的奮鬥目標,明確定位了發展思路。
2008年完成國民生產總值1.23億元;種植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糧食總產22564噸,糧經比達6:4,實現了農業豐產、農民增收;畜牧養殖也成為經濟發展新的亮點,全鄉規模養殖廠30餘個,養殖大戶200戶,樹立養殖專業村2個,以養羊養豬養雞等為重點的養殖業得到快速發展;發展食用菌種植戶330戶,種植食用菌150萬袋(節),創收360萬元;勞務經濟異軍突出,全鄉外出務工經商人員5000餘人,2009年2月12日年創勞務收入近5000萬元,勞務輸出成為背孜的一大亮點。
背孜鄉把非公有制經濟擺在重要位置,定期召開聯席會,實行目標管理,積極推介背孜資源,大力招商引資。湖北客商投資1800萬元的鹽店村銅礦,已投產運營;計畫投資3000萬元的魯山縣龍裕礦業開發有限公司,現已完成投資700餘萬元;東山村九峰山旅遊開發項目一期工程已到位500萬元;沙廠總數達6個,投資近200萬元;免燒磚廠發展到7家,投資190餘萬元;同時高度重視特色經濟發展。以長河村、井河口村為重點,形成從業人員近1000人、年銷售額達1400萬元、純利潤400餘萬元的橡子粗加工基地;石板河村形成西北山紅薯粉條深加工基地,年創收100餘萬元。鹽店村優質花椒基地,逐步形成收購市場,計畫引進技術搞花椒深加工。非公有制經濟呈現健康發展態勢。
境內宜林荒山資源豐富,全鄉可開發荒山、坡耕地20000餘畝,適宜種植各種乾鮮水果。如能採取適度集約經營,也將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地圖信息

地址:平頂山市魯山縣二四二省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