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常見的原因有:
1.氣道阻塞
如喉、氣管、支氣管的炎症、水腫、腫瘤或異物所致的狹窄或阻塞及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2.肺部疾病
如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肺不張、肺淤血、肺水腫、瀰漫性肺間質疾病、細支氣管肺泡癌等。
3.胸壁、胸廓、胸膜腔疾病
如胸壁炎症、嚴重胸廓畸形、胸腔積液、自發性氣胸,廣泛胸膜粘連、結核、外傷等。
4.神經肌肉疾病
如脊髓灰質炎病累及頸髓、急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和重症肌無力累及呼吸肌,藥物導致呼吸肌麻痹等。
5.膈運動障礙
如膈麻痹,大量腹腔積液、腹腔巨大腫瘤、胃擴張和妊娠末期。
臨床表現
依呼吸困難與活動的關係分為輕、中、重三度。
1.輕度:僅在重體力活動時出現呼吸困難。
2.中度:呼吸困難表現為輕微體力活動即出現呼吸困難。
3.重度:即使在安靜休息狀態下也出現呼吸困難。重度呼吸困難可表現為端坐呼吸,即患者平臥時呼吸困難加重,坐起時呼吸困難減輕,因而迫使患者採取坐位。
檢查
實驗室檢查需以病史及體格檢查了解到的客觀材料為依據進行分析、歸納和判斷選擇,從中提出幾種診斷的可能,進一步考慮做哪些實檢室檢查有助診斷。如:肺功能檢查、心功能檢查、肺部X線片,動脈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等檢查。
鑑別診斷
1.腹壓增高性呼吸困難
在急性胃擴張、腹腔積液等情況下,腹部對胸部產生了巨大的壓力,使呼吸運動受阻從而導致呼吸困難。
2.心源性呼吸困難
由於心臟機能異常,導致循環功能障礙,尤其在肺循環障礙時,換氣受到影響,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吸入和排出紊亂,造成混合性呼吸困難,可見於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包炎和心內膜炎等。患者多有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或二尖瓣狹窄等基礎病。
3.血源性呼吸困難
由於血液中紅細胞數量減少或血紅蛋白變性,攜氧能力下降,血氧不足,導致呼吸困難,可見於各類貧血等。
4.中毒性呼吸困難
體內代謝產生的有毒物質,直接作用於呼吸中樞;或由體外進入的有毒物質,作用於血紅蛋白,使攜氧能力下降,血氧缺乏,二氧化碳蓄積,導致呼吸困難。可見於代謝性酸中毒、尿毒症、酮血症、亞硝酸鹽中毒、氫氰酸中毒等。
5.中樞性呼吸困難
主要是由於重症腦部疾病,使顱內壓升高和炎性產物刺激呼吸中樞,引起呼吸困難。見於腦溢血、腦水腫、腦部腫瘤、腦膜炎等。
治療
1.針對病因治療。
2.對症治療
有缺氧呼吸困難者,持續低流量吸02。繼發感染者酌情進行抗感染治療。防治長期使用GCS或(和)免疫抑制劑所引起的併發症。
預防
1.積極治療原發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若藥物使用不當,則有可能加重病情。
2.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保證充足的睡眠,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心情愉快時免疫力會增強。
3.保持病室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避免刺激性氣體,保證患者良好休息。嚴重呼吸困難者儘量減少不必要的談話,以減少耗氧量。
4.保證每日攝入足夠的熱量,避免刺激性強、易產氣的食物,防止便秘、腹脹影響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