肹,古漢字,謂聲響振起或傳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肹
- 拼音 : xī
- 注音: ㄒㄧ
- 繁體字: 肹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基本解釋,漢語字典,音韻參考,字源字形,
基本信息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簡體部首:月 部首筆畫:4 總筆畫:8
筆順:撇折橫橫撇捺橫折
五筆86:EWGN
五筆98:EWGN
五行:金
UniCode:U+80B9
四角號碼:78227
倉頡:BCMS
GBK編碼:C35B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字部】肹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4
《正韻》同肸。
基本解釋
● 肹
xī ㄒㄧˉ
◎ 古同“肸”。
漢語字典
[①] 肹[xī]
[《廣韻》羲乙切,入質,曉。]
[《廣韻》許訖切,入迄,曉。]
亦作“肹1”。
(1)謂聲響振起或傳播。
(2)用於人名。如羊舌肸,春秋時晉國大夫。
[②] 肹[bì]
[《集韻》兵媚切,去至,幫。]
古地名。春秋魯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北。
同“鄪”,古地名。《史記·魯周公世家》:“於是伯禽率師伐之於肹,作《肹誓》。”
音韻參考
[粵 語]:hai1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