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肯蕯斯的最後一夜
- 製片地區:美國
- 導演:羅伯特.奧爾特曼 Robert Altman
- 編劇: 羅伯特.奧爾特曼 Robert Altman
- 類型:劇情
- 片長:116分鐘
- 上映時間:1996年
演員表,基本信息,影片評價,獲獎紀錄,主要作品,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Blondie O'Hara | 珍妮弗.傑遜.李 | ---- |
Carolyn Stilton | 米蘭達.理查森 | ---- |
Seldom Seen | 哈里.貝拉方特 | ---- |
Henry Stilton | 麥可.墨菲 | ---- |
Johnny O'Hara | 德蒙特.穆羅尼 | ---- |
Johnny Flynn | 史蒂夫.布斯塞米 | ---- |
Nettie Bolt | 簡.亞當斯 | ---- |
Addie Parker | Jeff Feringa A.C. | ---- |
基本信息
相關分類:犯罪劇情驚悚
片長:116分鐘
語言:英語色彩:彩色
年份:1996
影片簡介
影片評價
70年代被普通認為是美國電影製作的一個復興時期。那時羅伯特-奧爾特曼(Robert Altman)曾經紅極一時,沒有幾個導演能象他一樣在電影界享有如此高的地位。他打破了電影製作各流派的常規做法,在嘲諷、挪喻的同時,創造性地拍制了一些西部生活的音樂片和犯罪片,向著純敘述故事、沒有什麼技巧的主流電影的拍攝方法發起了衝擊,他創造性地將聲音、圖像、人物和故事情節揉合到電影製作中。同時,羅伯特-奧爾特曼還因富有個性、常常是即興式的對話,以及對現代攝影技術的把握,受到了人們的推崇,是 一個公認的現代攝影技術大師。雖然,奧爾特曼的在美國電影界唐詰訶德式的經歷並不是那么一帆風順,但是他仍然是當代電影史上的關鍵人物,他為他所處的那個時代電影定義打上了一個深刻的烙印。
羅伯特-奧爾特曼堪稱是美國影壇多年來屹立不倒的一面旗幟,1970年導演了他的代表作《陸軍野戰醫院》(“M.A.S.H.”)而一舉成名,1975年的《納什維爾》(“Nashville")更使他達到了一個創作事業的高峰。整個70年代他始終活躍在美國電影界,以每年一部的速度進行著藝術探索。此後的整個80年代,由於作品風格得不到主流電影界所認可,他處於相對沉寂的狀態。1992年奧爾特曼以《大玩家》("The Player")再度復出,掀起了他的又一波創作高潮。進入新千年,寶刀未老的他又相繼推出了《T醫生和女人們》("Dr. T and the Women")和《戈斯福德莊園》("Gosford Park")等不俗之作,特別是《戈斯福德莊園》為他獲得了第59屆金球獎最佳導演獎,並獲得今年的第74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
羅伯特-奧爾特曼,1925年2月出生於美國堪薩斯市,兒時曾在耶穌會學校(Jesuit schools)讀書。18歲從軍加入了美國空軍飛行員的隊伍,曾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他在婆羅洲和荷屬東印度群島執行了50架次的飛行轟炸任務。1947年退役後,在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學習工程專業。他進入電影界也是出於一時興起,1948年將自己的劇本《保鏢》(“The Bodyguard”)出售給了RKO公司。這是他與理察-弗萊舍(Richard Fleischer)共同創作的劇本。成功來得是如此毫不費力,使他決定搬到紐約,嘗試做一個職業編劇。然而,在西海岸他並沒有嘗到多少成功的喜悅。隨後他便又回到了堪薩斯市,開始在加爾文公司(Calvin Company)做工業影片的導演、編劇、攝影和編輯工作。
到1955年奧爾特曼已完成了65部工業電影和紀錄片,並從周圍的一些支持者中籌得了6萬美元開了自己的公司。二年以後,他所拍攝的劇情片《罪犯》("The Delinquents")被聯美公司(United Artists)以15萬美元購得。雖然影片還顯粗糙、稚嫩,但是為他以後輕鬆、自然的對話風格打下了基礎。1957年,奧爾特曼又與人合作製作了紀錄片《詹姆斯-迪安的故事》("The James Dean Story")。此片的上映情況不是很理想,但正是這部影片讓他引起了艾爾弗雷德-希契科克(Alfred Hitchcock)的注意,後者請他出任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詩選系列劇《艾爾弗萊德-希契科克專欄》(“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的導演,但他僅僅拍了2集後,就被解僱了。這段經歷使他得以開始其系列電視劇的創作生涯,後來他成功地推出了電視系列劇《波納扎》(“Bonanza”)、《戰鬥》(“Combat”)和《克拉夫特的懸念》(“The Kraft Suspense Theater”)等。
電視攝製的這段經歷使奧爾特曼有機會嘗試以敘述的手法進行拍攝,並發展了他標誌性的交搭式對話技巧。與此同時他還全力鑽研如何利用有限的預算,在拍攝過程中搶速度、搶效率。雖然由於他拒絕遵守電視界的一些指令和做法,並堅持在他的影片中加入政治上的潛台詞、融入反戰情緒而經常被解僱,但由於這行缺乏有經驗的人才,他倒是從未為工作而發愁過。奧爾特曼甚至創建了自己的製作公司獅門影業公司(Lion's Gate Films),他後來賭債高築時差點轉讓掉。1964年,他為《克拉夫特的懸念》製作的一部短片《芝加哥魔鬼》("Nightmare in Chicago")推向商業發行。以後,他還曾接受邀請執導了科幻驚慄片《太空登月記》("Countdown"),這是一部小製作的太空旅行影片,但影片拍完僅僅幾天他便被解僱了,因為他拒絕將這部影片剪輯得短一些。
自此之後,直到1969年奧爾特曼才開始執導另一部影片《落花有意》("That Cold Day in the Park"),這是一部嚴肅題材的影片,但上榜後即被打入了冷宮。1970年,他終於迎來了他一展身手的機會,他根據一本不太出名的有關韓戰軍隊生活的小說改編並執導了喜劇戰爭片《陸軍野戰醫院》。在這之前,這個影片已經被一些其他製片槍斃了好多次。這部黑色喜劇的影片描述韓戰期間,兩名美國軍醫在前線的野戰醫院服役時視戰爭如無物,終日不是泡女護士,就是在營區中打高爾夫球。本片是電影史上最搞笑的戰爭片之一,奧爾特曼用誇張暴笑的手法,對韓戰大加挖苦,反映出他的反戰情緒。後來因電影賣座轟動,還被改編成同名電視連續劇播出多年。在這部突破常規的戰爭片中,羅伯特-奧爾特曼大膽地進行了聲音技術上的創新,並顯示出他把握多角色複雜關係的能力,這些都成了他以後作品的特色。該片的攝製過程中甚至還鬧得沸沸揚揚,主演埃利奧特-古爾德(Elliott Gould)和唐納德-薩瑟蘭(Donald Sutherland)因為不滿於奧爾特曼的那種不正規的拍攝方法而試圖將他炒掉。然而,1970年該片上演後,被認為是一部極為成功的經典之作,在當年第23屆坎城電影節上獲得了金棕櫚獎,並在1971年第43屆奧斯卡獎網羅了5項提名,當然也包括奧爾特曼的最佳導演提名。他終於被承認是一個極其天份的導演,躍入了A級大導演的行列,並接得了無數的執導邀請。但是,此時他反而在他自己的獅門公司里選擇拍攝超現實主義和試驗性的荒誕喜劇片《空中怪客》("Brewster McCloud")。這部影片於1970年發行,影片雖然被寄予厚望但有明顯的缺陷,票房慘澹,各種評論也是接踵而來,但是奧爾特曼自己聲稱這是他最喜歡的作品。
1971年,奧爾特曼改編拍攝了西部片《花村》("McCabe and Mrs. Miller"),在這部影片裡他又再次顯示出了他那種富有魅力的攝製風格。影片那種維爾莫什-日格蒙德(Vilmos Zsigmond)式的朦朧拍攝風格受到了廣大媒體的追捧,但是在商業運作方面卻不盡如人意。事實也是,雖然奧爾特曼推出了《陸軍野戰醫院》這樣的成功之作,但歷史上他從未贏得與他在電影界的地位相稱的主流承認。其實在70年代早期,也只有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和伍德-艾倫(Woody Allen)這些人嘗試過製作與奧爾特曼能一爭高低的影片。在奧爾特曼推出的一部又一部的非凡的影片中,包括大氣、非同一般的雷蒙德-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改編的影片《漫長的告別》("The Long Goodbye"1973),到大蕭條期間的浪漫、輕鬆的喜劇片《沒有明天的人》("Thieves Like Us",1974),直至描述賭術的《加州決裂》("California Split",1974),羅伯特-奧爾特曼在當代美國電影界創造了最煽情、獨創性的拍攝風格。只是觀眾們對他卻很不以為然,他的電影中票房成績最讓他失望的也許就是《加州決裂》,但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這部影片發行2年後還在電視台播放。
1975年,奧爾特曼推出了他的又一部力作----音樂劇情片《納什維爾》,這是一部他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影片。這部現實主義影片描寫了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為了能給候選人爭取更多的選票和資金,競選負責人約翰邀請眾多的"流行歌曲"和"鄉村音樂"的歌星登台獻技,於是在歌星和名流中引起一系列的"桃色新聞"和"誤會"。影片發行於美國建國200周年紀念日,不僅重新鑄就了他的票房輝煌,也全面展示了他最新開發的獅門8軌音效系統。有了這套系統他可以通過麥克風在現場採制聲音,而不需要再用那些笨重的設備,進行後期配音,也使以後可以通過混成與分離達到反差強烈、有層次感的音響效果。此片曾獲得1976年第48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5項提名。第二年,他又推出了一部西部片《西塞英雄譜》("Buffalo Bill and the Indians”),這部影片與《納斯維爾》受到廣泛的讚揚正好相反,受到了媒體廣泛的批評。後來該片由製片迪諾-德-勞倫蒂斯(Dino De Laurentiis)重新編輯後在德國市場推出,並在1976年第2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榮獲金熊獎。但是固執的奧爾特曼以迪諾-德-勞倫蒂斯的編輯違背了他的原意而拒絕了這個獎項。
羅伯特-奧爾特曼與迪諾-德-勞倫蒂斯之間的公開不和使得他希望執導根據E.L.多克托羅(E.L. Doctorow)的小說《襤褸時代》(“Ragtime")改編的影片願望落空,並使他計畫了很久的將庫爾德-沃內格特(Kurt Vonnegut)的《冠軍的早餐》("Breakfast of Champions")搬上銀幕一事中途夭折。無奈之餘,1977年他只得轉而拍攝朦朧題材的劇情片《三女性》("3 Women")。一年後又推出了劇情片《婚禮》("A Wedding"),這是一部錯綜複雜的黑色喜劇片,有將近50個角色登場。但是,事實上觀眾們再次對這部片子不太感興趣。1979年他推出了未來派的科幻片《五重奏》("Quintet"),但是僅僅過了一個星期就撤回了。不管是浪漫喜劇片《完美一對》("A Perfect Couple",1979),還是諷刺喜劇片《選舉風波》("Health",1979),都在發行上都遇到了似乎是無法逾越的困難,甚至根本就沒有在影劇院露面。緊接著,他又拍攝了冒險喜劇片《大力水手》("Popeye"),這部音樂影片改編自經典名作E.C.西格(E.C. Segar)的連環漫畫,喜劇演員羅賓-威廉士(Robin Williams)在片中飾演了一個次要角色。這部寄以厚望的作品並沒有取得預期的商業效果,也沒有得到評論界的青睞。失望之餘,羅伯特-奧爾特曼終於賣掉了獅門公司,停止了在好萊塢主流電影的創作,放馬歸山了。
隨後,羅伯特-奧爾特曼轉向舞台發展,創建了沙堡製作公司(Sandcastle 5),1982年執導了埃德-格雷扎克(Ed Graczyk)的《詹姆斯-迪安併發症》("Come Back to the Five and Dime,Jimmy Dean,Jimmy Dean")。一年後,他又拍攝了戴維-拉伯(David Rabe)的越戰片《北極光》("Streamers")。象他以前影片一樣,超凡脫俗的奧爾特曼拒絕採用70年代慣用的那種隨意性較強的表現手法,而是採用了在精神上更接近於劇場的一種更嚴謹、標準的風格。1984年他執導了理察-尼克森(Richard Nixon)的文獻電視片《秘密的榮譽》("Secret Honor")。該片在密執根大學的宿舍里拍攝,當時他是一個受聘教授,拍攝期間還得到了學生助教們的幫助。1985年,他被家庭影院頻道(Home Box Office)指派拍攝了改編自瑪莎-諾曼(Marsha Norman)小說的影片《自助洗衣店》("The Laundromat"),接著又推出了薩姆-謝潑德(Sam Shepard)的《愛情傻子》("Fool for Love")。
重回到電視製作的奧爾特曼,1988年執導了《加尼兵變法庭》(“The Caine Mutiny Court-Martial"),這是一部諷刺電視片,描寫了總統選舉年的情況,是與《杜恩斯比利》("Doonesbury")的編劇加里-特魯多(Garry Trudeau)共同創作完成的。1990年,奧爾特曼又回到了好萊塢電影製作業,執導了描寫梵谷(Van Gogh)與他弟弟之間生活的傳記片《文森特與西奧》("Vincent and Theo"),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並使許多人開始猜想奧爾特曼是不是又回到電影界來了?1992年,推出的驚悚喜劇片《大玩家》,超級大玩家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不僅攀上總裁的高位,還把同事的漂亮女友騙到手,不愧為“大玩家”的綽號。影片辛竦地揭露了好萊塢道德方面的問題,獲得了1992年第45屆坎城電影節及第46屆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導演獎、1993年第65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這部影片向人們證明----羅伯特-奧爾特曼確確實實回來了。
突然之間,羅伯特-奧爾特曼感覺到自己再次回到了A級名導演的行列。1993年,他推出了劇情片《短片集》("Short Cuts"),反映了洛杉磯社會的陰暗面,其拍攝手法沿用了《納什維爾》的風格,並獲得與之一樣的成功。他通過對洛杉磯社會上多個人物的平凡生活和他們之間紛雜關係的剖析,折射出當代美國社會的一角。這部影片贏得了第50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並獲得1994年第66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1994年的喜劇片《成衣》("Pret-A-Porter")和1996年的犯罪片《堪薩斯情仇》("Kansas City")卻反響一般。到1998年,他推出改編自約翰-格里沙姆(John Grisham)的驚悚片《迷色布局》("The Gingerbread Man")時,發現自己成了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當時這部影片試映後評論不佳,於是製作者們對它進行了重新剪輯,但仍是毀譽參半,票房成績令人失望。然而,奧爾特曼一年後推出的喜劇片《幸運餅》("Cookie's Fortune")就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密西西比小鎮居民的生活,反應總體上還是過得去。
2000年,奧爾特曼推出了愛情喜劇片《T醫生和女人們》,這是一部極富想像力的影片。講述的是一個達拉斯婦科醫生(理察-蓋爾飾,Richard Gere)被他生活中的女人們征服的故事。雖然對這部影片的評論有好有貶,但總體上是肯定的。許多人甚至認定,雖然奧爾特曼以前有不少片子是敗筆,但這個導演還仍然保持著鮮明的特點。2001年,70多歲高齡的奧爾特曼執導了最新的一部力作《戈斯福德莊園》。影片講述的是30年代的英國富有的莊園主威廉-麥科德勒(William McCordle)爵士和妻子西爾維亞夫人(Lady Sylvia)邀請了一些朋友舉辦狩獵會。期間麥科德勒先生被人謀殺在書房裡,莊園裡的不少人似乎都有殺人的動機,令這起案件一時撲朔迷離。《戈斯福德莊園》上映後,頗受好評,先後獲得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第1屆美國電影學院最佳導演獎,2002年2月25日在英國電影學院獎的角逐中,該片擊敗了奧斯卡大熱門----歌舞片《紅磨坊》("Moulin Rouge")而獲年度最佳英國電影獎。羅伯特-奧爾特曼也因這部謀殺懸念影片而獲得第59屆金球獎最佳導演獎,並第5次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
奧爾特曼多年來的創作一直保持著高度的個人風格,注重影片中對聲音的處理,而他那種交搭式的對話----同時展示多個對話並有意讓其交叉、重疊,已成為他作品中獨創性的“商標”。他十分擅長於拍攝角色眾多的群戲,以龐雜的劇本調度眾多的人物,手法多樣的敘事方式,不緊不慢地編排、理順多線條的情節,使整部影片呈現出條理清晰、錯落有致的面貌。而他在創作上的嚴肅態度和執著的個性追求也使他有別於好萊塢的其他導演,與好萊塢的商業體系始終保持著相當的距離,可謂是美國獨立電影界的領軍人物。
獲獎紀錄
2002年因《戈斯福德莊園》獲第74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
2002年因《戈斯福德莊園》獲第59屆金球獎最佳導演獎
2002年因《戈斯福德莊園》獲英國電影學院最佳英國電影獎
2002年因《戈斯福德莊園》獲第1屆美國電影學院最佳導演獎
2001年因《戈斯福德莊園》獲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
1994年因《短片集》獲第66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
1993年因《短片集》獲第50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1993年因《大玩家》獲第65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
1993年因《大玩家》獲第46屆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導演獎
1992年因《大玩家》獲第45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1976年因《西塞英雄譜》獲第26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
1976年因《納什維爾》獲第48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提名
1971年因《陸軍野戰醫院》獲第43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提名
1970年因《陸軍野戰醫院》獲全美影評家協會最佳影片獎
1970年因《陸軍野戰醫院》獲第23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主要作品
2001年《戈斯福德莊園》("Gosford Park")
2000年《T醫生和女人們》("Dr. T & the Women")
1999年《幸運餅》("Cookie's Fortune")
1998年《迷色布局》("The Gingerbread Man")
1996年《堪薩斯情仇》("Kansas City")
1994年《帕克夫人的情人》("Mrs. Parker and the Vicious Circle")
1994年《成衣》("Pret-A-Porter")
1993年《短片集》("Short Cuts")
1992年《大玩家》("The Player")
1990年《文森特與西奧》("Vincent and Theo")
1988年《加尼兵變法庭》(“The Caine Mutiny Court-Martial")
1985年《愛情傻子》("Fool for Love")
1985年《自助洗衣店》("The Laundromat")
1984年《秘密的榮譽》("Secret Honor")
1983年《北極光》("Streamers")
1982年《詹姆斯-迪安併發症》("Come Back to the Five and Dime,Jimmy Dean,Jimmy Dean ")
1980年《大力水手》("Popeye")
1979年《選舉風波》("Health")
1979年《完美一對》("A Perfect Couple")
1979年《五重奏》("Quintet")
1978年《婚禮》("A Wedding")
1977年《三女性》("3 Women")
1976年《西塞英雄譜》("Buffalo Bill and the Indians”)
1975年《納什維爾》("Nashville")
1974年《加州決裂》("California Split")
1974年《沒有明天的人》("Thieves Like Us")
1973年《漫長的告別》("The Long Goodbye")
1972年《形象》("Images")
1971年《花村》("McCabe & Mrs. Miller")
1970年《空中怪客》("Brewster McCloud")
1970年《陸軍野戰醫院》("M.A.S.H.")
1969年《落花有意》("That Cold Day in the Park")
1968年《太空登月記》("Countdown")
1964年《芝加哥魔鬼》("Nightmare in Chicago")
1963年《克拉夫特的懸念》("Kraft Suspense Theatre")
1962年《戰鬥》("Combat!")
1959年《波納扎》("Bonanza")
1957年《艾爾弗萊德-希契科克專欄》(“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1957年《詹姆斯-迪安的故事》("The James Dean Story")
1957年《罪犯》("The Delinqu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