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氏龍

肯氏龍

肯氏龍是著名恐龍——劍龍的表親,但其體型較小,尖刺更多,體長2.5-3米,體重450千克,生活於1.56億-1.5億年前的晚侏羅世。劍龍類的兩個成員都生活在晚侏羅世,劍龍類棲息在北美,而肯氏龍漫遊在東非坦尚尼亞的大地上。它們是四足行走的植食性動物,背部豎立著長長的尖刺,或許可以防禦掠食者。肩部的棘突也起到了額外的保護作用。肯氏龍還能用長著尖刺的尾巴抽打對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肯氏龍
  • 拉丁學名:Kentrosaurus
  • 別稱:釘狀龍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劍龍科
  • 分布區域:東非坦尚尼亞
  • 時期:侏羅紀晚期
名稱由來,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發現歷史,

名稱由來

肯氏龍又叫釘狀龍,拉丁文意思為“帶刺的爬行動物”。它從背至尾貫穿著兩排甲刺,前部的甲刺較寬,而從中部向後,甲刺逐漸變窄、變尖。在雙肩兩側還額外長著一對向下的利刺。

形態特徵

頭小體長,後腿比前腿長,習慣用四條短粗的小腿載著相對沉重的身軀行走。從背至尾貫穿著兩排甲刺,在雙肩兩側還額外長著一對向下的利刺。就像現在的豪豬一樣,它們用這些甲刺作為自己防身的武器。

生活習性

肯氏龍的前肢比後肢短得多,但是巨大的消化器官表明它們必須四足行走。就算它們想要站起來行動,體重也會把它們拉回地面。前肢和後肢的長度差異讓肯氏龍的腦袋十分接近地面,而且它們的脖子也很短,這些特徵都說明它們以低矮的植物為食,比如蕨類和蘇鐵。吞咽之前,它們會用角質喙和沒有鋸齒的葉狀齒切割植物。
肯氏龍是溫和的植食性恐龍,但如果遇上肉食性恐龍前來侵犯,它也會揮動尾巴,用刺棒回擊。據古生物學家描述,它很可能先轉過身來向攻擊者展示其背上又長又鋒利的釘刺,讓那些肉食性恐龍知難而退。如果入侵者離肯氏龍太近的話,它就會向後猛地倒退身軀,用釘刺來捅傷敵人。

發現歷史

最早的化石是由德國科學家在坦尚尼亞發現的。他們當時所挖掘的骨骼中包括數百具凌亂的骨架化石,單是大腿骨就大約挖出了80根。這一重要的發現震驚了20世紀初的恐龍學界。後來這多達數千塊的肯氏龍及其他恐龍的化石被運回德國進行下一步研究,不過可惜的是,其中絕大部分化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無情地毀掉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