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氏魚(Kenichthys) 泥盆紀(3億9千萬年前)生物,是最原始的骨鱗魚類(四足型動物),分布於雲南曲靖。上世紀90年代,我國科學家張彌曼和朱敏博士在雲南曲靖肯氏魚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肯氏魚
- 拉丁學名: kenichthys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硬骨魚綱
基本信息,名稱,類屬,其他信息,物種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發音(pronounced)→ ...
含義(meaning)→ ..
類屬
亞綱(subclass)→ sarcopterygii 肉鰭亞綱
目(order)→ tetrapodomorpha 四足形動物
科(family)→ ...
屬(genus)→ kenichthys 肯氏魚
模式種(type species)→ ...
其它種(other species)→ ...
錯誤歸屬種(misassigned species)→ ...
其他信息
時代(period)→ 泥盆紀3億9千萬年前
發現地層(stratum)→ ...
天敵(natural enemy)→ ...
食性(diet)→ 肉食
典型體長(length)→ ...
推測體重(mass)→ ...
發現者(discoverer)→ ...
命名者(first described)→chang and zhu 1993
物種簡介
從魚類進化到四足動物,已是進化論中一個不爭的事實,然而魚類是如何登上陸地、 獲得適應陸地生活的身體構造卻是科學家們探索的問題,內鼻孔的起源就是其中爭論最為激烈的問題之一。
英國《自然》雜誌2004年11月4日刊載的中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博士和瑞典烏普薩拉大學阿爾伯格博士的論文稱,肯氏魚化石展示了從魚類四個外鼻孔到四足動物的兩個外鼻孔、兩個內鼻孔的過程,即在肉鰭魚類進化中,存在上頜骨和前上頜骨裂開然後又重新組合的階段,魚類的外鼻孔正是在這一階段通過這一斷裂帶深入口腔內形成內鼻孔的。
包括人類在內的四足動物,即陸生脊椎動物,都用肺呼吸,因此在口腔閉合或者取食時,就必須要有與外鼻孔相通的內鼻孔,才能讓空氣進入肺部。內鼻孔是脊椎動物適應陸地生活的重要特徵之一,但其起源問題卻一直沒有定論。
中國科學院張彌曼院士和朱敏博士於20世紀90年代首先在雲南曲靖發現了一種肉鰭魚--肯氏魚,這種古老的魚類是四足形動物最原始的種類,距今有3億9千萬年的歷史。四足形動物包括四足動物和它們仍生活在水中的祖先骨鱗魚類,骨鱗魚類具有一對內鼻孔和一對外鼻孔,而其它魚類有兩對外鼻孔而沒有內鼻孔。
此次肯氏魚發現於2000年,填補了這兩者之間的缺失環節,展示了魚類的外鼻孔向四足動物的內鼻孔轉變的過程。
“此次的發現為這個持續了一個世紀的爭論提供了答案,”法國自然博物館冉威爾博士在同期發表的述評文章中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