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肩斑狗母魚
- 界:動物界
- 門:脊椎動物門
- 綱:硬骨魚綱
- 學科:生物工程
- 英文:Spotted female fish
簡介,幼魚,分布,科學分類,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簡介
體長19. 00 mm的稚魚,外形較圓、細長。頭中等大,頭長為體長的15. 60%。吻鈍尖,吻長為頭長的24. 00%。鼻孔1個,位於吻部的中間。口下位,口裂達眼中央的下方。上頜長於下頜,兩頜生有小牙。眼圓形。腹囊長條形,消化管細長,肛門距吻端的距離為體長的79. 00%。背鰭已形成,有鰭條11根,背鰭起點距吻端的距離為體長的41. 00%,脂鰭初步形成。臀鰭鰭條7根,與脂鰭相對。胸鰭長形,腹鰭芽狀,尾鰭叉形。自胸鰭基下至肛門的消化管上有1列共12個大型黑色素分布,聽囊上方出現點狀的黑色素,尾柄上方和末端有點狀黑色素,尾鰭下葉也有斜向後的黑色素中國近海及其鄰近海域魚卵與仔稚魚。
幼魚
體長40.00mm的幼魚,外形已出具成魚的特徵。體形圓柱狀,頭中等大,頭長為體長的27.50%。吻尖長,吻長為頭長的21.80%,口裂仍達眼中央的下方,下頜長於上頜,兩頜生有密集的小牙。眼較大、圓形,眼徑為頭長的29.00%。背鰭有鰭條11~12根,脂鰭形成。臀鰭有鰭條8~9根。胸鰭長形,有鰭條11~-12根。腹鰭有鰭條7~8根。尾鰭叉形。肛門後位,距吻端的距離為體長的75.00%。胸鰭基下至肛門的體側腹緣仍有1列共12個黑色素,黑色素斑塊明顯變小。臀鰭上方體側的腹緣出現1列點狀黑色素,尾柄末端和尾鰭下葉的黑色素增多。體長47.00mm的幼魚,魚體仍微圓細長,吻尖長。各鰭發育完善。眼正圓形。體側腹緣的黑色素已漸退去,僅有6個,分布於體中部至肛門處。上下頜、鰓蓋下緣、胸鰭基部、脂鰭前的背緣和脂鰭基底分別岀現點狀黑色素分布,聽囊上方、臀鰭基部的腹緣和尾部的黑色素依然明顯。
分布
中國台灣海峽及其鄰近海域、南海;西北太平洋,日本海等海域。
科學分類
拉丁名稱 Synodus hoshinonis
英文名稱 Hoshino lizardfish
地方名稱 \
作者單位 \
中文目名 燈籠魚目
拉丁目名 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 狗母魚科
拉丁科名 Synodidae
中文屬名 狗母魚屬
拉丁屬名 Synodus
分布類別 海水
形態特徵
體圓而瘦長,呈長圓柱形,尾柄兩側具稜脊。頭較短。吻圓,吻長明顯大於眼徑。眼中等大;脂性眼瞼發達。口裂大,上頜骨末端遠延伸至眼後方;頜骨具銳利之小齒;齶骨前方齒較後方齒長,明顯自成一叢。體被圓鱗,頭後背部、鰓蓋和頰部皆被鱗;側線鱗數55-56;側線上鱗數3.5(少數為4.5)。單一背鰭,具軟條14;有脂鰭;臀鰭與脂鰭相對,具軟條10;胸鰭短,末端不延伸至腹鰭起點與背鰭起點之連線;尾鰭叉形,上葉等長於下葉。體紅褐色,具約10條"T"字型之深色斑紋;鰓蓋後緣具黑斑。
生活習性
主要棲息於沿近海靠近礁石之砂泥底質海域。屬肉食性,以小型魚類及甲殼類為主。通常在砂地上停滯不動,身上的花紋是很好的偽裝,有時會將整個身體埋入砂中而只露出眼睛,等候獵物游經時,躍起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