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大細胞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臟破裂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肥大細胞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臟破裂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肥大細胞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臟破裂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蔣峻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肥大細胞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臟破裂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 依託單位:浙江大學
  • 項目負責人:蔣峻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雖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療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然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其最嚴重和棘手的併發症是心臟破裂,一旦發生,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常急劇惡化,若採取藥物保守治療的死亡率高達90%,即使外科手術治療仍有40-90%的死亡率,約占AMI院內死因的5-30%。細胞外基質結構的破壞在此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TNFα、MMPs、糜蛋白酶為AMI後心臟破裂的重要介導機制。肥大細胞作為一種強力的炎症細胞,其胞質顆粒中富含TNFα和糜蛋白酶,AMI後梗死組織有肥大細胞聚集,因此我們推測肥大細胞很可能是推動AMI後心臟破裂發生的上游始動子,但目前國內外並未見類似的研究報導。本研究將在肥大細胞缺失小鼠AMI模型上運用免疫組化、實時RT-PCR、蛋白印跡、明膠酶譜法、藥物干預等技術探討肥大細胞在AMI後心臟破裂發生中的作用,並闡明其分子機制,為AMI後心臟破裂的防治探索新的方法。

結題摘要

心臟破裂(cardiac rupture)是急性心肌梗死(AMI)中最嚴重的併發症,主要由於大量的炎症因子和蛋白酶等因素破壞細胞外基質所導致。肥大細胞(mast cell,MC)作為一種強力的炎症細胞,其胞質中顆粒富含各種炎症因子、趨化因子和蛋白酶。肥大細胞的顆粒能夠迅速釋放胞外,對AMI刺激能做出快速反應,因此我們推測肥大細胞是推動AMI 後心臟破裂的上游始動因子,促進心臟破裂的發生。本研究在肥大細胞缺失小鼠AMI 模型上運用免疫組化,實時RT-PCR,蛋白印跡等技術探討肥大細胞在AMI後心臟破裂發生中的作用和機制。結果發現:(1) 28天內,發現KitWsh/Wsh 組小鼠心梗後的的存活率率和心臟破裂率顯著低於WT小鼠。(2)心梗後,WT小鼠肥大細胞聚集增加,KitWsh/Wsh 組小鼠未發現肥大細胞。ELISA檢測小鼠血清中類胰蛋白酶(tryptase)發現KitWsh/Wsh 組小鼠AMI後1天顯著低於WT組。KitWsh/Wsh 組小鼠AMI後炎症因子和趨化因子明顯低於WT組。(3)In vivo和In vitro實驗檢測肥大細胞對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均發現肥大細胞促進心肌細胞凋亡。(4)western blot實驗發現KitWsh/Wsh 組小鼠MMP-2、MMP-9、Cathepsin K、Cathepsin S均顯著低於WT組。(5)MASSON染、天狼猩紅染色評估各組在AMI後7天的膠原含量,發現KitWsh/Wsh 組小鼠膠原水平顯著高於WT組。(6)TGF-β蛋白表達水平以及血管新生均無顯著差異。這些結果表明,肥大細胞早期能夠募集的其他炎症細胞,放大炎症反應,釋放更多的MMPs和cathepsins,增加心肌細胞和細胞外基質的丟失,最終導致心臟破裂。因此,肥大細胞可以作為心梗後預防心臟破裂的的作用靶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