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解析,形成,益處,套用事例,
解析
大規模融資的結果是,地價越拍越高,土地囤積越來越多,房地產股價也迅速拉高。據不完全統計,可以發現地產巨頭們的“圈地運動”十分驚人:8月 24日,南京蘇寧房地產以44.04億元拍得上海南京路東端地塊,樓面單價高達6.69萬元/平方米,成為國內單價最貴的“地王”。7月,北辰實業等以92億元的天價競得長沙新河三角洲地塊,創下國內單宗土地拍賣總價最高的紀錄;單位樓面地價超1.5萬元,不僅刷新廣東全省“地王”紀錄,更高出當地現售商品房均價1倍,開“麵粉貴過麵包”之先河。
房地產上市公司中期業績報告顯示,截止到7月31日,保利地產的土地儲備增加到1007萬平方米,萬科則超過2000萬平方米。碧桂園的土地儲備更是達到驚人的4500萬平方米,成為全國土地儲備最多的地產公司。一些企業儲備用地足供連續開發兩三年,多的可達四五年,甚至土地儲備量更可供開發六七年的企業也不鮮見。
形成
股市與樓市的聯動,在香港和日本都有過類似的先例,這被稱為 “股地拉扯”。在香港,“股地拉扯” 一方面使得企業利用金融標桿效應。而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前,香港恒生指數從1995年初的 6967點猛升到1996年底的13203點,漲幅高達89.5%。在日本,在日元升值後的三四年里,日本股票價格和房地產價格分別上漲了81%和 177%,東京和大阪核心商業地區的房地產價格飆升800%。
在中國內地市場,也有局部市場的房價上漲已類似香港的情況。據仲量聯行測算,亞洲金融危機之前,香港住宅的售價上升了3倍達到頂峰 (1984年1月到1997年7月),而深圳用不到5年的時間(2003-2007年)就完成同等幅度的上漲(從2003年的5360元/平方米到 2007年5月14223元/平方米)。因此,內地樓市的風險問題已經極為現實。中國的房地產的市場化進程只有十年的時間,中國還沒有經歷過一次真正像樣的地產暴跌現象。
這種系統性的“泡沫”,在政策力度上對政策制定者形成投鼠忌器的效果。除非來一次傷筋動骨的大調整,否則“股地拉扯”的局面難以改變。
益處
套用事例
《新京報》報導
北京房產
融資的結果是,地價越拍越高,土地囤積越多,股價也迅速拉高。
房地產上市公司中期業績報告顯示,截止到7月31日,保利地產的土地儲備增到1007萬平方米,萬科則超過2000萬平方米。碧桂園土地儲備更是達4500萬平方米,成為全國土地儲備最多的地產公司。按企業的年開發量計算,在不新購土地的情況下,一些企業儲備用地足以連續開發兩三年,多則四五年,甚至開發六七年也不鮮見。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開發商在土地儲備上沉澱的資金已高達1.5萬億元左右,土地價格過高,嚴重透支未來的房地產價格。未來三年內,房價必須保持15%-18%的增長率,才有可能支撐地價。由此,這些上市房企所開發的樓盤也成為房價領漲的“帶頭大哥”。
經濟觀察報
“股地拉扯”局面已形成,市與樓市的聯動,造成了日本經濟危機和亞洲金融危機,並被稱為“股地拉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