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延長側扁;頭和軀幹長於尾部長。上、下頜頜齒及鋤骨齒單列;頜間大尖牙2-4顆。體表為單純的褐色、淡褐色或朱褐色;眼虹彩黃色;前鼻管的尖端黑色;口內皮膚橘黃色;鰭緣略具白色邊緣。過去部份分類文獻曾將白邊裸胸鯙、裂吻勾吻鯙等誤鑒為肝色裸胸鯙。白邊裸胸鯙的上、下頜孔具有白斑,尾長明顯小於頭長加軀幹長;裂吻勾吻鯙的上、下頜比較尖長且強烈呈彎勾狀,這些不同的特徵都可與肝色裸胸鯙作區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肝色裸胸鯙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瀕危狀態,形態特徵,棲所生態,地理分布,漁業利用,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登錄標本〕ASIZP 058150, 2 specimen, 75.1-77.9 cm TL, Jan. 23, 1997, Chengkung; TFRI-TT 689, 1 specimen, 68.7 cm TL, Jan 16, 1997, Chengkung. HL. 7.4-8.2; BD . 13-15; TR. 2.6-2.8 in TL; TV.134-135。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淺海珊瑚、岩礁的洞穴及隙縫中。以魚類為主食,偶食甲殼類。
地理分布
僅見於西印度洋的紅海、西北太平洋和中部太平洋的密克羅尼西亞。台灣分布於東北部及東部等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可利用延繩釣、手釣、籠具誘捕等漁法。食用經濟性,亦可作為觀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