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腺泡

肝腺泡被認為是肝臟的最小結構單位,也是最小的功能單位,是套用肝血管灌注法,根據肝細胞與肝內微循環血流的關係而建立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肝腺泡
  • 外文名:hepatic acinus
  • 形態:似橄欖,平面呈卵圓形
  • 組成部分:相鄰兩個肝小葉各1/6部分組成
肝腺泡
被認為是肝臟的最小結構單位,也是最小的功能單位。
肝腺泡是套用肝血管灌注法,根據肝細胞與肝內微循環血流的關係而建立的。肝腺泡的體積較小,立體形態似橄欖,平面呈卵圓形。它以門管區血管發出的終末門微靜脈和終末肝微動脈及膽管分支為中軸,兩端以鄰近的兩個中央靜脈為界。故一個肝腺泡是由相鄰兩個肝小葉各1/6部分組成的,其體積約為肝小葉的1/3。每個肝腺泡接受一個終末血管(門靜脈系和肝動脈系)的血供,因而它是以微循環為基礎的肝最小結構單位。
肝腺泡有3個代謝區。Ⅰ帶是指最接近門脈終末支中軸肝細胞,此區血液成分近動脈性,氧分壓高,細胞代謝比較活躍,抗病能力強,再生出現早。②Ⅰ帶的外側為Ⅱ帶,肝細胞營養條件次於Ⅰ帶;③近中央靜脈的腺泡兩端部分為Ⅲ帶,肝細胞營養條件較差,細胞再生能力也較弱,易受藥物和有毒物質的損害。不良、酒精中毒、藥物中毒或病毒性肝炎時,常首先起Ⅲ帶肝細胞變性壞死。
肝腺泡概念與肝的病理變化有關,故有一定實際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