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腎雙補丸,中醫方劑名。出自《眼科金鏡》卷二。具有溫養肝腎,補益精血之功效。主治肝腎兩虛,真陰不足,冷淚無時長流,瞻視昏眇。臨床常用於治療肝腎兩虧,陰損及陽之冷淚。
基本介紹
- 名稱:肝腎雙補丸
- 出處:《眼科金鏡》卷二
- 功用:溫養肝腎,補益精血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附註,重要文獻摘要,
歌訣
肝腎雙補巴戟萸,石斛杞歸芎防細;生薑茯苓炙甘草,肝腎兩虧冷淚醫。
組成
巴戟天、山茱萸、枸杞子、石斛、當歸、川芎、茯苓、防風、細辛、炙甘草、生薑。
用法用量
水煎,一日一劑,半餓時分3次服溫服。
功用
溫養肝腎,補益精血。
主治
肝腎兩虛,真陰不足,冷淚無時長流,瞻視昏眇。
方義
方中巴戟天“味辛氣溫,專入腎家,故鼓舞陽氣之用,溫養陽氣,則邪氣自除。”(《本草正義》);山茱萸微溫質潤,主人肝腎二經,既善補肝腎之陰,又能溫補肝腎之陽,乃平補陰陽之要藥;枸杞“味重而純,故能補陰,陰中有陽,故能補氣。所以滋陰而不致陰衰,助陽而能使陽旺。”(《本草正》);當歸養榮養血;川芎活血行氣;生薑、炙甘草、茯苓健脾助陽;石斛益胃生津,“開胃健脾”(《綱目拾遺》);防風祛風勝濕;細辛“收眼淚”(《長沙藥解》)。諸藥合用,體現了溫養肝腎,補益精血之功。
運用
臨床常用於治療肝腎兩虧,陰損及陽之冷淚。
附註
方中巴戟天人腎溫陽,山茱萸平補肝腎之陰陽,枸杞子滋陰補陽,當歸補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氣,炙甘草、茯苓、生薑健脾助陽,石斛益胃生津,開胃健脾,防風祛風勝濕,細辛收眼淚。諸藥共奏其功效。(《臨床實用方劑手冊》)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1.《面診手診全圖解》:“肝腎兩虧會使人出現常流冷淚,遇寒則更嚴重。初起淚止如無病症,久則冷淚長流。伴有眼目昏眩,瞻視不明,耳鳴耳聾,失眠遺精,腰腿酸軟,舌苔白,脈細弱。這種常流冷淚多由房事不節,精血衰少,或悲傷哭泣,傷陰耗液,致肝腎兩虧,陰損及陽,淚液不能節制所致。治療時應溫養肝腎、補益精血,藥方用菊睛丸、肝腎雙補丸,配合麝香散搐鼻。”
2.《近代中醫珍本集 五官科分冊》:“身之精血有限,人之新喪無窮。故虛者多麗實者少,明者少而眇者多。若能知愛養之方,麗不犯禁忌之戒,外不能縱性以傷五味四氣,內不放心予六欲七情,順時氣養天和,頗立清靜之志,而存恆久之心,則三真不喪,六賊潛消,血充精固,神定氣清,陰陽和,水火濟,精華盛,而目力全復。何病之有哉。病之初起急速翠治,病因何傷,宜當禁戒。因色慾者,戒其色,因寒者,御其寒,因思慮者,戒其思慮。內服州戒,久貝宙愈。宜服肝腎雙補丸。肝腎雙補丸治肝腎兩虛、真陰不足,冷淚晃時常流,瞻視昏眇。”
3.《中醫方劑大辭典第五冊》:“血生於心,藏於肝,統於脾,當歸、川芎養血益肝之聖藥,枸杞子補肝滋腎,巴戟天、石斛益精血,茯苓補脾土,防風、細辛味辛散升發陽氣,以乾薑溫中暖腎。使真陰足,肝木調,淚液不外溢,精華自盛,天真保守,肝腎不傷,故名之曰雙補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