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區,耳穴名。別名肝炎線。位於耳甲腔內,耳輪腳消失處稍外偏下處,在胃穴與吸血蟲線之間的區域,即胃穴和脾穴中間偏下處,呈短線狀,左右耳殼計2穴區。主治急、慢性肝炎,脅肋疼痛,食欲不振,苦口乏味等。按耳針常規針法操作。
基本介紹
- 別名:肝炎線
- 隸屬:耳穴
- 分布:耳甲腔
- 主治:急、慢性肝炎,脅肋疼痛等
- 操作:按耳針常規針法操作
診斷作用,功能作用,穴性,定位,主治,操作,功效,配伍,附註,相關論述,
診斷作用
本穴是診治肝炎的主要參考穴。若與肝炎點、肝穴同時出現陽性反應,往往是肝炎。
功能作用
清熱利濕,舒肝和胃,養血解郁,活血化瘀。
穴性
平。
定位
位於耳甲腔內,耳輪腳消失處稍外偏下處,在胃穴與吸血蟲線之間的區域,即胃穴和脾穴中間偏下處,呈短線狀,左右耳殼計2穴區。
主治
急、慢性肝炎,脅肋疼痛,食欲不振,苦口乏味等。
操作
按耳針常規針法操作。
針法:由上而下斜刺0.3-0.5寸。
或採用耳穴探測器在穴位處測敏感點。
功效
本穴性質屬平,故有清熱利濕,健脾和胃,養血舒肝之功,可用於治療急、慢性肝炎。
配伍
配肝炎點治肝炎、肝區疼痛等。
附註
本穴與肝炎點穴都有養血柔肝,疏氣解郁之功,都能治療急、慢性肝炎,但本穴還能燥濕健脾,活血化瘀,可以治療濕熱黃疸,脾虛溏泄等症;而肝炎點穴,穴性屬陰,還有安神定痛之功,故可以治療煩躁不眠,肝區疼痛等症。二者同中有異,相輔相承,常可配伍套用。
相關論述
《耳針》:“肝炎區 在胃穴和脾穴中間偏下處。”“肝炎 主穴:肝炎區、肝炎點,輔穴:內分泌、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