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次瞻

肖次瞻

肖次(1905-1940),又名炳煌。四歲開始讀私塾,後相繼在塘頭、思南縣城、鎮遠、常德、武漢求學。在武漢考進了武漢郵務總局做郵務員,後當選武漢郵務總工會執行委員。肖次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工人運動。民國16年(1927)轉到上海主辦《黔首通訊》。之後,又到湖南洪江辦《洪江日報》。民國18年(1929)冬回思南,積極籌辦八縣聯立中學(今思南中學),並籌備建立黨組織。民國27年(1938)正式成立中共思南縣總支委員會,並任總支書記。民國28年(1939)春調中共貴州省工委任秘書長。民國29年(1940)6月被國民黨特務機關逮捕,同年12月7日,在貴陽英勇就義。

基本介紹

  • 別名:肖次瞻
  • 出生地: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塘頭鎮堯民村肖家院子
  • 出生日期:1905年10月15日
  • 逝世日期:1940年12月7日
  • 主要作品:《黔首周刊》、《洪江周刊》
  • 本名:肖炳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畢業院校:上海海關學院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三個親自”的革命史實是可貴的精神典範,“三次調研”革命活動是經久不息的閃光點,“捨生取義”的革命信,人物故居,

人物生平

肖次瞻,原名炳煌,又名次旃、漢吉,1905年10月生於貴州省思南縣塘頭鎮堯民村肖家院子。1924年就讀於武漢共進中學,1925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在武漢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惲代英等一起從事革命活動,出任中華全國郵務總工會籌備處常委。1938年創立黔東北最早的黨組織--中共思南地下黨,並任思南縣委書記,1940年調任中共貴州省工委任秘書長兼任貴陽縣委書記,12月7日被國民黨殺害,年僅35歲。
1927年4月失去與黨的聯繫,轉移至上海化名肖先立,進入上海海關學校英文專修科深造,主辦《黔首周刊》。
1928年轉到湘西洪江以教書為業,主辦《洪州周刊》。
1930初肖次瞻返回到思南,經(思南、石阡、印江、德江、沿河、鳳崗、務川、後坪)八縣公推並獲省教育廳批准任“八縣聯中”籌備專員。1931年3月省教育廳將“八縣聯立中學”命名為貴州省立第七中學(今思南中學前身)。
1932年春省立第七中學建成招生,肖次瞻出任教務主任。在廣大師生中提出“打倒孔家店!”“歡迎德賽二先生!(意為科學與民主)”的口號,提倡白話文,號召學生組織自治會。
1933年秋肖次瞻在省立第七中學領導師生髮動了思南有史以來第一次的罷課活動,發布《告思南、印江、石阡、沿河、德江、務川、鳳崗、後坪八縣父老書》,列數校長裘伯瑩為代表的封建勢力的八大罪狀,罷課時間持續半年之久,迫使省教育廳撤去裘伯瑩的校長職務。
1936年“西安事變”促成國共兩黨二次合作,肖次瞻受鳳儀國小(城區國小)聘請任教務主任,利用恕民書店老闆關係從四川購進進步書刊在城區國小辦起了“鳳儀圖書館”,傳播革命思想,為建立中共思南地下黨做好組織和思想上的準備。
1938年農曆正月初五,肖次瞻以拜年為名在大壩場梧桐樹進步青年商學禮家中,主持召開秘密會議。熊大瀛(烈士)等人參加了會議。經過4天的討論,通過了《思南地下黨組織大綱(草案)》和《工作大綱 (草案)》。6月份省工委派人來思傳達恢復肖次瞻黨籍和建立中共思南地下黨的決定。同時,批准熊大瀛入黨,由肖次瞻、寧起琨、熊大瀛三位同志組成中共思南縣臨時工作委員會,肖次瞻任書記。9月初,經省工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共思南縣委員會,肖次瞻任書記。縣委成立後,先後吸收了22名新黨員,建立了機關、思南中學和堯民農村國小三個黨支部,支部的黨員涉及思、石、印、沿、岑鞏等縣籍的人員。肖次瞻主持在城區國小“鳳儀圖書館”舉辦了三期黨員學習班,主講黨綱黨章、《共產黨宣言》、《論持久戰》等內容。縣委創辦了《中和》周刊,指定黨員分片負責,將秘密外圍組織讀書會擴展到農村,在青少年中組織了“兒童救國團”、話劇隊等,在思南、印江、石阡等縣的城鄉廣泛宣傳黨的抗日統一戰線政策,激發人民民眾的抗日救亡的熱情。
1939年12月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第一次反共高潮。1940年2月,肖次瞻調省工委工作,化名岳亮,在省立醫院擔任會計作掩護。4月任省工委秘書長兼貴陽縣委書記,負責貴陽地區工作。7月12日中共思南地下黨遭破壞,肖次瞻在築被敵人盯梢。省工委要他轉移,肖堅持要處理完工作再走。
7月19日肖次瞻不幸被捕,被關押在省保全二處二號軍人牢房裡。肖次瞻從獄中給黨組織送出了一張字條, 上面寫道:“不幸被捕,決不屈服,以身殉黨,同志放心。”在獄中肖次瞻常秘密寫詩在難友中傳閱,教育大家要嚴守黨的機密,保存黨的力量。
11月下旬,肖次瞻被秘密轉押到三號牢房。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用鉛筆在煙盒上寫下了正氣凜然的五言詩篇《新正氣歌》。
1940年12月7日深夜,敵人將他秘密殺害於保全處防空洞裡。

人物事跡

“三個親自”的革命史實是可貴的精神典範

1938年9月初,思南地下黨在貴州省工委的指示下,正式成立了中共思南縣委員會,肖次瞻任書記。為正規肅紀,他“親自”擬發了《中國共產黨思南縣委成立宣言》在黨員和發展對象中秘密傳閱。
為掌握好輿論的話語權與革命活動的主動權,縣委創辦了黨內刊物《中和》,學校支部也創辦了《駸駸》《焰焰》周刊,這些刊物為思南地下革命提供理論素養和精神支撐,縣委領導班子一行以這些刊物為載體,將自己的理論知識、革命信仰、形勢判斷形成革命脈絡,以獨到的見解發表革命事理、革命方向、革命理論等方面的文章,以指導思南及鄰近八縣的抗日活動,因其政治性較強,肖次瞻書記得把握好教育主陣地大本營,“親自”負責《焰焰》的編輯工作,藉以把持政治方向、釐清政治脈絡、發聲革命前途、創建思南革命方略。
活化抗日宣傳是思南地下黨從事抗戰宣傳與擴大統一戰線的法寶。在思南縣委成立後,肖次瞻利用假期“親自”帶領宣傳隊到石阡縣的城鄉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和他編寫的《東北淪陷之後》《屠戶》《老師的年關》等活報劇,這些演出貼近了形勢,適應當前,著眼長遠,站在人民民眾的立場活化百姓的心靈、期望與滄桑,受到觀眾的好評,激發了民眾的抗日熱情。
為深化新黨員黨的基本知識教育工作,肖次瞻“親自”在城區國小“鳳儀圖書館”舉辦了三期黨員學習班,把黨綱黨章、《共產黨宣言》、《辯證唯物主義》、《論持久戰》以及馬列主義的基礎知識等內容傳授到新黨員隊伍中,充實理論素養,補精神之鈣。

“三次調研”革命活動是經久不息的閃光點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思南地下黨浩大的革命聲勢運動與革命活動都是有備而行的。
思南地下黨組織為掌握情況,制定鬥爭策略,肖次瞻同志在“讀書會”成員中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要求“讀書會”成員暑期到各縣對家鄉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民情以及國民黨黨部,各級地方政權進行周密調查,最後形成《暑期工作報告》,對思南的革命決策提供了方案,對培養革命幹部,打有準備的硬仗起到了啟示作用。
1937年2月,肖次瞻與在紅二方面軍長征前夕受黨派遣回貴州搞情報工作的印江地下黨員嚴克成聯繫,此後不斷寫信給印江地下黨傳達上級指示,並對印江工作進行指導。1938年的三、四月之間,嚴克成接到了去武漢接受任務的通知,肖次瞻、熊大瀛、嚴克成三人研究了嚴克成走後印江地下黨工作誰負責和組建游擊隊兩個問題。組建游擊隊責任重大,在沒有接受到上級指示前,思南地下黨組織兼任著游擊隊的特殊使命,開闢了城鎮到農村、從思南到鄰縣的游擊活動戰線。
始建於1931年的“貴州省立第七中學”(現在的貴州省思南中學),是肖次瞻1930年回家鄉後經過調查研究後發起籌建的。期間,肖次瞻通過遊說,廣交朋友,利用自己的社會關係向思南、印江、德江、石阡等八縣開明的教育界人士獲得了廣泛支持,這為思南建黨打基礎,革命活動建陣營有著重要的作用。

“捨生取義”的革命信

在思南地下黨遭到破壞後,肖次瞻、熊大瀛等革命先驅在獄中飽受生活上的諸如冬天移除火爐的折磨,精神上遭受無端的摧殘,肉體上受到慘無人性的酷刑,可是他們堅定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念,嚴守黨的秘密,保存黨的力量。
獄中,肖次瞻被剜去雙眼,一難友被扁擔打得死去活來,熊大瀛被轉移牢房接受“感化教育”等,這些都被他們以“既也出行,何懼倒下”的大義凜然的精神所擯棄,他們以詩詞、唱革命歌曲激勵難友革命意志。
肖次瞻、熊大瀛等革命先驅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與忘我的革命情操,激勵著思南的黨員幹部民眾為革命事業奮鬥。1949年11月,思南迎來了解放的曙光。

人物故居

肖次瞻故居,在思南縣城25公里的塘頭鎮肖家院。由正房、左右廂房、朝門等組成。正房六間,左右廂房各三間,朝門一間。正房前為石院壩,前有圍牆竹木,花園位於竹木石院壩之間。故居現尚存正房6間。其餘廂房、竹木、花園、朝門,均已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