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桂山(Gary Guishan Xiao),男,出生於湖南,美國籍,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克瑞頓大學終身教授,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藥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毒理藥理學學科帶頭人。
肖桂山於1992年碩士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1995年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及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醫學院;1995—2001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及貝勒醫學院做博士後,2001年被聘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助理教授;2007年受聘於克瑞頓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終身正教授;2015年1月正式受聘於大連理工大學製藥科學與技術學院特聘教授;2022年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肖桂山主要從事惡性腫瘤分子診斷藥物的藥理學;天然小分子藥物的藥理學;非編碼RNA類(miRNA等)生物藥物的藥理學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肖桂山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湖南
- 畢業院校: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學位/學歷:博士/博士研究生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主要成就:2022年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肖桂山就讀於中國農業大學,畢業並獲得生物化學碩士學位。
1992年9月至1995年7月,就讀於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師從生物化學家鄒承魯院士,畢業並獲得分子酶學博士學位。
1995年8月至1997年11月,在美國德克薩斯休斯頓醫學研究中心/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和德州大學醫學院從事血液學博士後研究工作。
1997年12月至1998年12月,在美國德克薩斯休斯頓醫學研究中心和貝勒醫學院醫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醫學學系擔任博士後科學家。
2001年7月至2005年6月,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生理學系擔任研究助理教授。
2002年9月至2004年7月,就讀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畢業並獲得生物統計學碩士學位。
2005年7月至2007年8月,擔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海港醫學研究中心代謝質組學助理教授。
2007年9月,晉升為副教授。
2007年9月至2011年6月,任教於美國克瑞頓大學醫學院醫學系。
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任教於美國克瑞頓大學醫學院骨質疏鬆研究中心。
2007年9月至2014年9月,擔任美國克瑞頓大學醫學院功能基因組學與蛋白質組學研究中心主任。
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任教於美國克瑞頓大學醫學院醫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系。
2010年4月,晉升為教授。
2010年4月至2014年9月,任教於美國克瑞頓大學研究生院。
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任教於美國克瑞頓大學醫學院醫學系。
2014年10月,作為引進的高端特聘教授入職大連理工大學製藥科學與技術學院(現已合併至化工學院),並擔任藥理學科帶頭人。
2022年6月,當選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肖桂山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腫瘤(如胰腺腫瘤、乳腺腫瘤、肺部腫瘤及頭頸部腫瘤)微環境異質性及腫瘤細胞耐藥性形成作用機制,研究開發早期惡性腫瘤精準診斷技術及新抗腫瘤藥物,在胰腺癌及乳腺癌領域的部分研究成果已經實現了臨床轉化。首次開發胰腺癌早期精準篩查方法和臨床穩定新同位素分子成像診斷方法(PCT國際專利),建立了體內細胞蛋白質動態重塑理論體系(美國專利),首次建立了氧化應激誘導癌變的理論模型。他在2014年發起並領導了大型國際合作研究MPCCSC計畫的研究。MPCCSC聯盟致力於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開展涵蓋癌症代謝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特徵譜與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網路研究,確立代謝表現型、基因型以及細胞表型之間互作關係,以達到個性化精準用藥。肖桂山回到中國後,繼續通過MPCCSC研究計畫與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癌症研究所(NCI)、加州大學洛杉磯、加州大學戴維斯以及肯德基大學代謝研究中心合作,旨在驗證中國人群癌症代謝表型、基因型以及細胞表型之間互作關係,以達到個性化精準分型及用藥。
- 學術論文
截至2018年4月,肖桂山發表高影響學術論文140餘篇,包括《PNAS》《CirRes》《Cancer Res》《JBC》《Stem Cell Res》《EMBO J》《MCB》《JPR》等,被引用次數超過6000次,單篇最高引用850餘次,總IF近510,H-index指數高達59;截至2022年6月,肖桂山發表學術論文530篇以上,SCI他引用30,000次以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單篇高引3000餘次。
- 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 | 項目類別/來源 | 研究期限 |
---|---|---|
Clinical validation of a panel of miRNAs as effective biomarkers for early detection | 國際合作項目Hirshberg Foundation for Pancreatic Cancer Research | 2018.10.19-2020.12.31 |
營養感受器OLA1的代謝調控機制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 2018.01.01-2022.04.18 |
Metabolic and proteomic mechanisms of microRNA (miR-34a) regulationof stemness in pancreatic cancer and its chemoresistance | 國際合作項目US Internatiojnal Hirshberg Pancreatic Camcer Foundation | 2015.11-2016.12 |
microRNA-34a對胰腺癌幹細胞乾性及化療藥抗藥性代謝質組及蛋白質組機理研究 | Agi Hirshberg國際胰腺疾病中心基金 | 2015.10- |
Metabolic and proteomic mechanisms of microRNA (miR-34a) regulation ofstemness in pancreatic cancer and its chemoresistance (H2015PCO1) | 國際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2016.01-2017.12 |
Role of miR-1280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miR-1280在口腔鱗狀細胞癌中的作用) | 美國Dobleman癌症研究中心基金 | 2012.07-2015.06 |
Clinical utility of microRNAs in early detection of breastcancer(miRNA在早期乳腺癌檢測中的套用) | 美國內布納斯加聯邦癌症生物學重點基金 | 2007.07-2011.10 |
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microRNAs in breastcancer(miRNA在乳腺癌表觀遺傳調控) | 美國內布納斯加聯邦癌症生物學重點基金 | 2007.09-2011.09 |
MicroRNAs and estrogen receptor signaling of breastcancer(miRNA在乳腺癌雌激素受體信號傳遞中的作用) | 美國內布納斯加聯邦吸菸與癌症生物學重點基金 | 2007.07-2011.10 |
- 發明專利
截至2022年6月,肖桂山在人類疾病(尤其是惡性腫瘤)早期診斷和新的治療藥物研發上已經取得了六項國際發明專利。
美國專利:
- (US AC12Q100FI) Method of isotope labeling and determining protein synthesis, quantitation and protein expression
- (US 61/338,704) for polynucleotides for use in treating and diagnosing cancers
- U.S. 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serial number for Hsp27ser78 for cancer target
- U.S. 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serial number for S100A6 for bone disease
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據2023年4月大連理工大學教師個人主頁顯示,肖桂山受聘於大連理工大學後共培養博士生4人,其中2人已畢業、2人在讀;碩士生13人,其中11人已畢業、2人在讀。
- 教育態度
在師從於恩師鄒承魯院士的時候,鄒先生就以嚴格著稱,要求自己在中國國內的學生必須國際化,肖桂山受益於此,所以他對自己的團隊和學生同樣嚴格要求走國際化的發展路線。他遴選學生有三個要求,首先要有上進心,其次對於科學的熱愛,最後要具有獨立的思想。學生們要符合他的國際化要求,讓他們去國際平台上接受錘鍊,因為肖桂山認為在全球一體化的21世紀,競爭不僅僅來自於中國國內,要把眼光放遠,未來中國面對的必然是全球化的競爭,也只有能做到中國的科技力量帶動全球,強國夢才能得以體現出來。
每一位肖桂山的學生的第一堂課都是接受他的尊尊教誨,而核心的內容只有十二個字:熱愛科學、相信科學、實事求是。而這,是肖桂山內心認為成為科學家最重要的基本素質。肖桂山要求學生們在實驗室中配備一個記錄本(正式本)和一個草稿本,而這個草稿本不能出現斷頁和塗改,也不能丟棄掉,更不可以瞞天過海,通過這個小小的細節就能反應他的思想,這就是他追求的科學的實事求是,讓學生們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和良性循環的行為方法。
- 合作交流
肖桂山回到中國之後在大連理工大學製藥學院建立起分子藥理學這一研究團隊,推進學校相關學科的國際化進程。同時也為搭建以大連理工大學為核心的國際合作平台,建設醫學及生命科學這一領域的國際型人才培養基地做了大量有力度的工作,他邀請國際科學家到校講學,並先後選派多名教師和研究生前往中國國外進修交流,為培養團隊的國際視野創造條件。
- 科研理念
肖桂山表示,科學是沒有國界的,科學家應該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用自己的特長去幫助更多的人受益。在他看來,科技創新源自於對知識的轉化程度。利用已知的知識去預測,並驗證對錯,這個過程就是創新的過程。創新的過程是實實在在的,而不是急功近利地炒作概念。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
2008年—2013年 | 克瑞頓大學傑出學者成就獎 |
2016年 | 對國家科技創新突出貢獻學者 |
2016年 | 科學中國人(2016)年度人物 |
2018年 | 美國國際幹細胞研究成就獎 |
2022年6月 |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
- | 中國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科技進步傑出貢獻獎 |
- | 2016年度科學家 |
社會任職
肖桂山曾任國際多個大型組學與臨床套用研究機構的成員,包括擔任由美國國立健康研究所/癌症研究所(NIH/NCI)癌症早期診斷研究信息網路(EDRN)資深研究員(PI)及癌症早期精準診斷生物標記物研發中心負責人、斯坦福、哈佛、康奈爾、加州大學洛杉磯、加州大學戴維斯等機構聯盟組織的大型國際合作研究計畫MPCCSC(Metabolomics/Proteomics Consortium of Cancer Stemness and its Chemoresistance)以及全球生物標記物發現與驗證聯盟中心的項目負責人;默克/默沙東製藥公司(Merck)全球個性化診斷與治療專家團執行委員(Global Personalized diagnosis & Therapy Consortium, GPDTC)、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癌症研究所(NCI)、加州大學洛杉磯、哈佛、梅奧診所、內布納斯加愛普列癌症中心共同成立的BCR(Breast Cancer Registry)聯盟的執行委員會委員,以及美國Clinical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Standards(CGMBLS)的Genomics標準起草委員會委員、美國臨床遺傳與分子生物學(CGMB)科學家臨床資質。
時間 | 職務 |
---|---|
2003年—2006年 | 湖南師範大學特聘講座教授(瀟湘學者) |
2005年 | 美國國立健康研究所(NIH)糖尿病專家組評審專家 |
2006年7月—2007年8月 | 美國都市之光國家醫學研究中心分子臨床藥學系助理教授 |
2007年9月— |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胰腺癌卓越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
2009年 | 歐盟醫學研究署乳腺癌專家組評審專家 |
2009年—2011年 | 美國堪薩斯密蘇里大學骨質疏鬆分子遺傳學中心顧問 |
2009年— | 英國醫學研究署乳腺癌Campaign研究專家組海外專家 |
2009年— |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世界傑出青年科學家評審專家組評審 |
2009年— | 美國癌症科學與治療協會幹事 |
2009年— | 美國中西部生物醫學傑出青年科學家評審專家組評審 |
2009年— | 歐洲《整合質組學雜誌(JIO)》副主編 |
2009年— | 美國《癌症科學與治療雜誌(JCST)》責任編委 |
2010年— |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傑出青年評審專家組評審 |
2010年— | 歐洲《整合質組學雜誌(JIO)》亞洲地區主編 |
2010年— | 美國《世界生物醫學科學雜誌(JISC)》編委 |
2010年— | 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飛行生物醫學基金專家組實審專家 |
2011年— | 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生物醫學骨學基金專家組實審專家 |
2011年— | NASA博士後基金實審評審專家 |
2011年— | 美國《國際蛋白質組雜誌(JIP)》編委 |
2011年— | 美國《分子代謝質組學(MM)》編委 |
2012年— | 美國《生物標記物研究(Biomarker Research)》Section主編 |
2012年— | 美國《蛋白質組學及生物信息學(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編輯 |
2014年10月— | 美國克瑞頓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客座教授 |
2014年12月— |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Agi Hershberg胰腺癌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
2018年11月 | 首屆國際癌症大會暨第三屆國際癌症代謝與治療大會第四屆腫瘤代謝專業委員會年會主席 |
2018年11月— | 《Science》子刊《代謝探索(Science PJ Metabolism Discovery)》主編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癌症防控科技攻關專家組成員 |
- | 中國醫師協會臨床精準醫療專業委員會首屆委員 |
- | 美國UCLA醫學中心和Creighton胰腺癌中心終身教授 |
- | 美國Merck默沙東製藥公司全球藥物臨床實驗(二期到三期)終身評審專家 |
- | 深圳前海科咨委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