肓之原

出自《黃帝內經·靈樞》第一章九針十二原,是經脈肓的原穴的意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肓之原
  • 中醫:針灸穴位
肓之原,來源,釋義,位置,爭論和存疑,《黃帝內經》“肓”字考識,經文,肓之所指,

肓之原


拼音
huāng zhī yuán

來源


出自《黃帝內經·靈樞》第一章九針十二原。原文如下:
......
五臟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四關主治五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臟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陽中之少陰,肺也,其原出於太淵,太淵二。陽中之太陽,心也,其原出於大陵,大陵二。陰中之少陽,肝也,其原出於太沖,太沖二。陰中之至陰,脾也,其原出於太白,太白二。陰中之太陰,腎也,其原出於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於鳩尾,鳩尾一。肓之原出於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疾者也。
......

釋義


肓:古人把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原:本原、真元之義。這裡指原穴。原穴:是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腧穴。十二經脈在腕、踝關節附近各有一個原穴,合為十二原穴。
肓之原:一般認為是指任脈的原穴。這裡有爭論,歷史上沒有定論。

位置

脖胦,一般認為是氣海穴。
人體氣海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氣海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即為此穴。
在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淺動脈、靜脈分支,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爭論和存疑

《黃帝內經》“肓”字考識

“肓”字在《內經》全書中共出現12次,其義有三:
1. 肓指心下鬲上的空隙之處,即心臟與隔膜之間:如鬲肓
1.1 經文:《素問·刺禁論》:“鬲肓之上,中有父母。”
1.2 歷代注家解釋:經文中“肓”字之義,歷代注家所注未盡一致。如
1.2.1隋唐·楊上善《太素·知針石》:“心下鬲上謂肓。”
1.2.2明·張介賓《類經·刺害》:“鬲,鬲膜也。肓,心之下,鬲之上也。”
1.2.3明·吳昆《素問吳注》:“膈,隔膜也。肓,膈上無肉空處也。”
1.2.4明·馬蒔《素問注證發微》:“膈者,隔膜也。心下膈上為肓。”
1.2.5清·高士宗《素問直解》:“鬲,胸膈也。肓,臍旁肓俞穴也。”
1.2.6清·張志聰《素問集注》:“肓者,即募原之屬,其原出於臍下,名曰脖胦……張兆璜曰:‘肓,膏肓也。”
1.2.7日人·丹波元簡《素問識》:“心下有微脂為膏,鬲上有薄膜為肓也。”
1.2.8日人·伊澤裳軒《素問釋義》:“桂山先生曰:吳注《腹中論》曰:‘腔中無肉空隙之處,名曰肓。又注《痹論》曰:肓,腔中空虛無肉之處也’。張則襲其說曰:‘肓者,凡腔腹肉里之間,上下空隙之處,皆謂之肓。’並因誤讀。王注曰:‘布散於胸腹之中,空虛之處,熏其肓膜。’王意豈以肓為空虛之乎?而張於本節,則全依楊義,楊注原於《說文》,蓋古來相傳之說,宜無異論。志曰:‘募原之屬。’高曰:‘肓俞,皆臆造矣。當與《舉痛論》及《痹論》參考。’《研》曰:‘鬲肓,隔膜也。在胃上遮隔心肺之膜,曰鬲。凡腔內腸間薄皽,總謂之肓。所謂肓之原在齊下,陷肉肓而中氣穴,是已。’”
1.2.9時賢胡天雄《素問補識》注云:“鬲即是肓,肓即是鬲,鬲肓一也。”
由以上注家之觀點可見,“肓”之解釋有分歧。
1.3 考識:
按:《春秋左氏傳·成公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晉·杜預註:“肓,鬲也;心下為膏。”唐·孔穎達疏:“此膏,謂連心脂膏也。”心臟的下部是“膏”,即心尖之脂肪為“膏”。段注《說文》:“肓,心下鬲上也……肓,鬲也,統言之。許雲‘鬲上為肓者’,析言之。鬲上肓,肓上膏,膏上心。”由此可見,膏、肓、鬲三字之義,甚為明確。
據以上諸家之繁瑣考證認為,心尖脂肪為“膏”,心臟與胸隔膜之間為“肓”。“肓”,指心下鬲上的空隙、間隙之處,即心臟與胸隔膜之間。時賢楊鵬舉先生所云“心臟與膈膜之間的空隙”,為是。上述諸家如高士宗、張志聰之注,系以他篇之義來注此篇之義,張冠李戴,非也。丹波元簡之注“鬲上有薄膜為肓也”,亦欠妥。
另,《春秋左傳·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膏、肓,均屬於人體深層部位,是藥力所不能及也,比喻病重無法救好,成語“病入膏肓”則本於此。
2. 肓指臍下腹腔內空隙之處。肓之原(3次),亦名肓原(1次),即脖眏,亦名氣海、下肓,在臍下一寸五分,穴位名稱

經文

2.1.1《靈樞·九針十二原》:“肓之原,出於脖眏,脖眏一。”
2.1.2《靈樞·四時氣》:“腹中腸鳴,氣上沖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肓之原……氣盛則厥逆,上沖腸胃,熏肝,散於肓,結於臍。故取之肓原以散之。”
2.1.3《素問·腹中論篇》:“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臍下。”
2.2 歷代注家解釋
2.2.1《太素·雜刺》楊註:“取肓原。肓原,脖眏也,臍上(註:當為下)一寸五分也。”
2.2.2唐·王冰注云:“臍下,謂脖胦,在臍下同身寸之二寸半。《靈樞經》曰:‘肓之原,名曰脖胦。’”
2.2.3張介賓《類經·疾病類·伏梁》:“肓之原在臍下,即下氣海也,一名下肓。《九針十二原篇》謂之‘脖胦’者,即此。”
2.2.4吳昆《素問吳注》:“腔中無肉空腋之處名曰肓。原,源也。臍下,氣海也,一名脖胦。《靈樞》曰:‘肓之原名曰脖胦。’此之謂也。”
2.2.5馬蒔《素問注證發微》:“肓之原,出於脖胦,此語見《靈樞·木輸篇》,一名氣海,又名下肓。正在臍下。”(註:見《靈樞·木輸篇》誤,當為見《靈樞·九針十二原》)《靈樞注證發微·九針十二原》:“肓之原,出於脖胦,其穴一。‘一名下氣海,一名下肓,臍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氣之海。’”
2.2.6張志聰《素問集注》:“肓乃膏肓,即膜原之屬。肓之原,出於脖眏,正在臍下。”
2.2.7伊澤裳軒《素問釋義》:“《原始稿本》云:‘《四時氣篇》云:刺肓之原。《甲乙》氣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吳曰:‘腔中無肉空腋‘腋’疑‘隙’誤之處,名曰肓。原,源也。臍下,氣海也,一名脖胦。’……桂山先生曰:‘按:吳釋肓乃似,張解募原恐無明據。《左傳·成公十年》云:疾,居肓之上、膏之下。《說文》:肓,心下鬲上也。‘下’‘上’原錯,今從《左傳音義》引。傅氏《左傳辨誤》云:杜云:肓,鬲也。心下為膏。愚考《素問·刺禁論》云:鬲肓之上,中有父母。楊上善云:心下鬲上為肓。曾親觀豬藏心鬲之處,方憶膈者、隔也。自鬲以上,皆心肺清潔之屬;自鬲以下,皆腸胃污濁之屬,則心在上,鬲在下,固矣。而心下有微脂為膏,鬲有薄膜為肓也。其《痹論》又云:皮膚之中,分內(註:當為肉)之間,熏於肓膜。注云:肓膜,謂五臟之間,鬲中膜也。則正與心下之微脂相對,益明矣。傅此說太詳備,可謂發前注所未發矣。’”
2.2.8胡天雄《素問補識》:“[肓之原在臍下] 《九針十二原》云:‘肓之原,出於脖眏,脖眏一。’《太素·諸原所生》楊注云:‘肓,謂下肓,在齊一寸。’馬云:‘一名下氣海,一名下肓,臍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氣之海。’王注此雲;‘臍下,謂脖胦,在臍下同身寸之二寸半。’注《氣府論》云:‘在臍下同身寸之一寸。’兩注不同。天雄按:脖眏即氣海,《甲乙》云:‘在臍下一寸五分’,當以《甲乙》為正。《靈樞·四時氣》云:‘腹中腸鳴,氣上沖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肓之原。’‘原’之常見於經中者,一為十二原之原,一為膜原之原;十二原之‘原’是穴位,募原之‘原’是空隙之處,二者不可混淆。此肓之原指脖眏,則穴位之原也。‘肓,鬲也。’見《左傳》杜注,最為明確。”
2.3 考識
按: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之三·第十九》:“氣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五分。”而時賢胡天雄《素問補識》廣徵博引,參以己見,所云最確切明了,為是。
由上可見,所謂肓者,為臍下腹腔內空隙之處。而肓之原在臍下,亦名肓原,其始源,當位於臍下一寸五分,即脖眏,亦名氣海、下肓,穴位名稱。

肓之所指

肓指臟腑之間的空隙之處。膜,即胸、腹之膜,亦名肓膜。
3.1 經文
3.1.1《素問·痹論》:“衛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
3.1.2《靈樞·脹論》:“此言陷於肉肓,而中氣穴者也……針不陷肓,則氣不行。”
3.2 歷代注家解釋
3.2.1《太素·脹論》:“此言陷於肉肓,而中氣穴者也。”楊上善注云:“肉肓者,皮下肉上之膜也,量與肌膚同類。”《太素·脹論》:“針不陷肓,則氣不行。”楊註:“不陷肓膜,則氣不行分肉間也。”等於說:“肓者,膜也;肓膜也。”
3.2.2王冰注云:“肓膜,謂五臟之間,膈中膜也。”
3.2.3張介賓《類經·疾病類·痹證》:“肓者,凡腔腹肉里之間,上下空隙之處,皆謂之肓。如《刺禁論》曰:‘鬲肓之上,中有父母。’《左傳》曰:‘膏之上、肓之下’(註:當為‘膏之下、肓之上’,上、下錯位)者,是皆言鬲上也。又《腹中論》曰:‘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齊下。’《九針十二原篇》曰:‘肓之原,出於脖眏。’《脹論》曰:‘陷於肉肓,而中氣穴。’則肓之為義,不獨以胸鬲為言,又可知也。膜,筋膜也。”
3.2.3吳昆《素問吳注》:“肓,腔中空虛無肉之處也。膜,鬲膜也。”
張志聰《素問集注》:“絡小腸之脂膜,謂之肓。”何謂脂膜?“募原者,脂膜也。”
3.2.4伊澤裳軒《素問釋義》:“桂山先生曰:‘王注空虛之處,吳注《腹中論》稍同,張誤讀以為此注,乃與《舉痛論》小腸膜原注略同,不可從。《扁鵲傳》‘搦荒’,《說苑》作‘肓莫’,即肓膜也。”
3.3 考識
按:肓,仿東漢·劉熙《釋名》之體例,“肓,荒也,言空虛、空隙之間也。”、“肓,罔也,言空空如野而無有也。”、“肓,腔也,言空腔、空隙之間也。”
無論是“心下鬲上”之肓,還是“臍下腹腔”之肓以及“腔腹肉里之間,上下空隙之處”、“腔內腸間薄皽”之肓,凡“空虛、空隙之間”者,皆謂之肓也。中醫認為,衛氣循行其中。
結合現代醫學的認識,此“空隙之間”者,是指胸膜腔、腹膜腔也,並非空空如野而無物,是有臟腑間、組織間的粘液、組織液填充也,具有滋養、濡潤之功能。
膜,《說文·肉部》:“肉間胲膜也。”段註:“《釋名》:‘膜,幕也。幕絡一體也。’”
《釋名·釋形體》:“膜,幕也。幕絡一體也。……先謙曰:‘《說文》:膜,肉間胲膜也。在皮里肉間,周於一體,故云:幕絡一體。’”
《漢語大字典·月部》:“膜,⑴生物體內象薄皮的組織,具有保護作用。如耳膜。”
張登本、武長春《內經詞典》:“膜,皮肉、筋骨、臟腑間的膜狀組織。……膜原,指上焦心肺與中焦胃腸間的膜狀組織,因其廣而平,故名。”
肓,當為臟腑之間空隙之處,即胸膜腔、腹膜腔也。
膜,此當為包裹臟腑的脂膜,即胸、腹之膜。因為“膜”居“肓”中,“膜”與“肓”相連,故亦名肓膜。肓膜,偏義複詞,義指膜。
由於古文字通假、假借現象非常普遍,系古人一種用字現象。若不懂通假,則不宜讀古書。鬲、通膈,募、同膜。
由以上得知,張志聰註:“肓者,即募原之屬。”單就這句話而言,所言為是。肓,指胸膜腔、腹膜腔。募(膜)原,指(胸)腹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