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菌子實體的熱水提取物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為80%,氨水提取物的抑制率為41%,另報導對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100%。往往生長在香菇的段木上,被視為“雜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肉色迷孔菌
- 拉丁學名:Daedalea dickinsii (Berk. ex Cke.) Yasuda
- 別稱:迪金斯栓菌、扁疣菌、肉色栓菌
- 亞目:非褶菌目
- 科:多孔菌科
- 屬:迷孔菌屬
形態特徵,生態習性,
形態特徵
同物異名:Trametes dickinsii Berk.
子實體一年生,木栓質,無柄側生,菌蓋半圓形、扁平或稀馬蹄形,表面有不明顯的輻射狀皺紋和環紋,或有小疣和小瘤,細絨毛,漸變光滑,初淺肉色,後變為棕灰色至深棕灰色, 4-14cm×6-27cm,厚1-2cm,基部厚達3cm,乾?⒎酆焐?寥夤鶘??呋肺疲??-10mm,可達20mm。菌管同菌肉色,單層,長3-20mm,管口近似蓋色,形狀不整齊,邊緣多為圓形,其他為多角形至長方形,每毫米1-2個,向骨漸呈長方形到迷路狀,偶爾出現近褶狀,管壁厚,全緣。孢子無色、光滑,近球形,3.5-4μm。
生態習性
生闊葉樹倒木、伐木樁上,單生或覆瓦狀疊生。
分布地區:
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陝西、甘肅、四川、安徽、江蘇、浙江、雲南、廣西、台灣等。
經濟用途:
引起多種闊葉樹的木材及枕木等形成片狀或塊狀褐色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