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實

肇實

肇實,正名芡實。為睡蓮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成熟種仁,是一種一年生的水草植物,生長在湖泊和水塘之中。原產東亞,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黃河以南,特別是長 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湖塘、溝渠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肇實
  • 拉丁學名:Euryale ferox Salisb
  • 別稱芡實
  • :植物界
  • 睡蓮科
  • 分布區域:湖南、江西、安徽、山東等地
  • 藥性:甘、澀、平。歸脾、肺經。
形態特徵,分類,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記載,食譜,藥用知識,栽培技術,品種的選擇,育苗,大田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採收,高效栽培新模式,

形態特徵

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沉水葉箭形或橢圓腎形,長4-10厘米,兩面無刺;葉柄無刺;浮水葉革質,橢圓腎形至圓形,直徑10-130厘米,盾狀,有或無彎缺,全緣,下面帶紫色,有短柔毛,兩面在葉脈分枝處有銳刺;葉柄及花梗粗壯,長可達25厘米,皆有硬刺。花長約5厘米;萼片披針形,長1-1.5厘米,內面紫色,外面密生稍彎硬刺;花瓣矩圓披針形或披針形,長1.5-2厘米,紫紅色,成數輪排列,向內漸變成雄蕊;無花柱,柱頭紅色,成凹入的柱頭盤。漿果球形,直徑3-5厘米,污紫紅色,外面密生硬刺;種子球形,直徑10餘毫米,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分類

芡實的果實按刺的有無, 分為有刺種和無刺種,有刺種俗稱北芡或野芡,常見的有紫花、白花 2 種, 在中國南方各地淺水湖泊和沼澤中多有分布,植株個體較小,成齡葉直徑一般為 0.7~0.8 m,最大可達 2 m 左右,地上部全身密生刺,採收比較困難,種子和種仁近圓形,較小,欠整齊,粳性,品質中等,但外種皮薄,適應性強。 無刺種俗稱蘇芡或南芡,有紫花、白花、紅花 3 種,是人們長期選育而成的栽培種,原產於江蘇蘇州市,在明代的《吳邑志》就有記載“芡出橫山南盪”,植株個體較大,成齡葉直徑一般為 1.0~1.5 m,最大可達 2.5 m 左右,地上部除葉背外無刺, 採收較容易, 種子和種仁近圓形,較 大,糯性,品質優,但外種皮較厚,適應性差。
肇實

分布範圍

產我國南北各省,從黑龍江至雲南、廣東。生在池塘、湖沼中。

主要價值

5萬次播放
04:35
肇實,為何能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
種子含澱粉,供食用、釀酒及制副食品用;供藥用,功能補脾益腎、澀精。全草為豬飼料,又可作綠肥。

記載

據傳,明朝中葉,仙掌岩上一姓邵道士,以芡實入藥為附近村莊的小孩治病,並教村民們廣為引種。不久,小孩的病痊癒了,所引種的芡實也獲得了好收成。村民們對邵道士感激不盡,但芡實為何物,他們全然不知,認為是邵道士教引種的,於是就以“邵”作為果實之名叫“邵實”。後來,因“邵”與“肇”同音,而肇慶所產之芡實顆粒大、藥力強,遂改稱為肇實,一直沿用至今。
肇實肇實

食譜


雞頭粥雞頭粥
雞頭米排骨湯
製作材料:
主料:豬排骨(大排)250克
輔料:芡實米50克
調料:大蔥5克,姜5克,料酒8克,鹽3克,味素2克
做法:
1. 將排骨洗淨斬成塊,入沸水鍋中氽一下撈出,沖淨浮沫;
2. 芡實揀去雜質,洗淨待用;
3. 坐鍋點火倒油,油熱後倒入排骨、芡實,加入料酒、蔥、姜和適量清水,旺火燒開後,改用微火燉至肉爛,然後加入精鹽、味素調味,即可離火盛入湯碗內。

藥用知識

【性味】
甘澀,平。
肇實
①《本經》:“味甘,平。”
②《別錄》:“無毒。”
③《綱目》:“甘,平,澀,無毒。”
④《藥品化義》:“味甘,性乾溫、鮮涼。”
【歸經】
入脾、腎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腎、脾、胃四經。”
②《藥品化義》:“人脾、胃、肝三經。”
【功用主治】
固腎澀精,補脾止泄。洽遺精,淋濁,帶下,小便不禁,大便泄瀉。
①《本經》:“主濕痹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
②《日華子本草》:“開胃助氣。”③《綱目》:“止渴益腎。治小便不禁,遺精,白濁,帶下。
④《本草從新》:“補脾固腎,助氣澀精。治夢遺滑精,解磬熱酒毒,療帶濁泄瀉,小便不禁。”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
【宜忌】
《隨息居飲食譜》:“凡外感前後,瘧痢疳痔,氣鬱痞脹,溺赤便秘,食不運化及新產後皆忌之。”
【選方】
①洽夢遺漏精:雞頭肉末、蓮花蕊末、龍骨(別研)、烏梅肉(焙乾取末)各一兩。上件煮山茲糊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粒,溫酒、鹽湯任下,空心。(《楊氏家藏方》玉鎖丹)
②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實(蒸)、蓮須各二兩,龍骨(酥炙)牡蠣(鹽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兩。共為末,蓮子粉糊為丸,鹽湯下。(《醫方集解》金鎖固精丸)
肇實肇實
③治濁病:芡實粉、白茯苓粉。黃蠟化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鹽湯下。(《摘元方》分清丸)
④治老幼脾腎虛熱及久痢:芡實、山藥、茯苓、白朮、蓮肉、薏苡仁、白扁豆各四兩,參一兩。俱炒燥為末,白湯調服。(《方脈正宗》)
【各家論述】
①《本草新編》:“芡實,佐使者也,其功全在補腎去濕。夫補腎之藥,大多潤澤者居多,潤澤者則未免少濕矣。芡實補中去濕,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補真水,與諸補陰藥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慮多投以增濕也。芡實不特益精,且能澀精補腎。與山藥並用,各為末,日日米飯調服。”
②《本草經百種錄》:“雞頭實,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腎之藥也。脾惡濕而腎惡燥,雞頭實淡滲甘香,則不傷於濕,質粘味澀,而又滑澤肥潤,則不傷於燥,凡脾腎之藥,往往相反,而此則相成,故尤足貴也。”
③《本草求真》:“芡實如何補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實如何固腎,以其味澀之故。惟其味甘補脾,故能利濕,而泄瀉腹痛可治;惟其味澀固腎,故能閉氣,而使遺帶小便不禁皆愈。功與山藥相似,然山藥之陰,本有過於芡實,而芡實之澀,更有甚於山藥;且山藥兼補肺陰,而芡實則止於脾腎而不及於肺。”

栽培技術

品種的選擇

根據生產目標不同,選用不同品種。以採收芡米為目的時,應選用無刺芡雜交新品種,如蘇芡雜4號、姑蘇芡5號等,這些新品種植株無刺,可分批採收,且種殼薄、種仁較大,品質好、產量高;如果以採收芡實葉柄、花梗為目的時,應當選擇抗逆性較強的有刺芡實品種。

育苗

3月下旬4月上旬,氣溫在10℃左右時,將上一年保存的種子撈起,清洗後進行粒選,選擇色深、無損傷的種子進行催芽,種子放置的厚度在30cm之內,加水淹沒,並加蓋塑膠薄膜增溫,5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播前一周準備好苗床,育苗池土層厚25cm,灌水10cm,待苗池水澄清、底土沉實後,將露白的種子一粒一粒播下,芽眼朝上,種子間距4~6cm,每1m2用種1.2~1.3kg。當種子長出2~3片箭形葉時進行分苗,分苗時需將芡苗的種子與根系全部栽入泥中,但不能埋沒心葉,當芡苗長出3~5片圓葉時,即可定植。

大田定植

芡實的種植場所,宜選擇水位容易控制、肥土層較厚、有機質豐富的大田、魚塘及湖區。芡實定植前要及早做好田間的準備工作,根據田塊的平整程度劃塊作埂,翻耕整地,對肥力不足的田塊增施基肥,清除雜草,挖好定植穴,一般株距為2.0~2.2m,行距為2.3~2.5m,灌水深一般為15~20cm,待水澄清後即可定植。定植起苗時要注意保護幼苗根系,及時遮蔭裝運。定植芡苗時,要理順葉片和根系,土要壓實根系,但不能埋沒芡實幼苗的心葉。刺芡的種植田一般選擇規模較大、水層較深的湖泊、池塘等水面,通常採取種子撒播或條播等直播方式。

田間管理

芡苗移栽成活後要及時進行除草,可以將雜草揉成團埋入泥中作肥料,在葉片封行前,為防止踩斷新根,應停止除草,如果發現芡苗有死亡的現象要及時補苗。芡苗不耐風浪,有條件的可在湖盪或大田四周栽上茭草防風,如遇大風天氣,葉片被刮翻,應及時將葉片翻正。芡實生長期需水量很大,水位的調控隨植株的長勢而定,一般為淺—深—淺,定植初期水位控制在15cm左右,芡實成活後水位逐漸加深到30~40cm,果實採收時水位適當降低至30cm。芡實是否缺肥可根據植株的形態分析,如葉片深綠有光澤,皺褶明顯,並有水泡狀突起,表明肥料充足;如葉片發黃,皺紋很密,舒展不開,沒有水泡狀突起,則應及時追肥。芡實追肥一般分3次進行,第一次在芡苗定植後的10~15d,每株可追施三元複合肥0.15kg,第二次施肥在植株進入旺盛生長期時,每株施三元複合肥0.15kg,第三次在植株封行前進行,每株追施三元複合肥0.30kg,肥料應施於根系的附近,並隨著植株的生長逐步向外拓展。

病蟲害防治

芡實在生長過程中,常受病、蟲、螺的為害,嚴重影響芡實的正常生長,降低產量和品質。芡實常發生的病蟲害有葉瘤病、葉斑病等。芡實的葉瘤病多發生在高溫高濕的季節,葉片上出現淡綠色黃斑,後凸起成瘤狀,嚴重時導致葉片腐爛;防治方法:開花結果前忌偏施氮肥;發病初期噴施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和0.2%磷酸二氫鉀液。葉斑病發病的初期,葉片邊緣會出現褐色的圓斑,後期顏色加深,葉片腐爛穿孔,在發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噴霧防治。芡實常見蟲害有蚜蟲和食根金花蟲。蚜蟲的成蟲、若蟲常成群密集於芡實的葉片和花柄上刺吸汁液,葉片上出現黃白斑痕,嚴重時葉片枯黃、捲曲皺縮。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噴施敵百蟲400~600倍液防治。食根金花蟲是芡實的主要地下害蟲,主要以幼蟲咬食根部,造成植株發育緩慢,葉小發黃導致果實發育不良,每1hm2選用20%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450mL,對水30kg,或2.5%敵殺死(溴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對莖葉均勻噴霧防治。螺害有福壽螺、椎實螺和扁卷螺等,專門啃食胚芽和嫩葉,每1hm2可用20%硫酸煙醯苯胺粉劑500g撒在水中防治。因為芡實生長的水域面積大、水層較深,葉盤貼水而生,化學藥劑噴施操作困難、藥劑葉面附著量少,難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所以在防治上要提倡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對發生嚴重的田塊進行水旱輪作,冬耕凍垡;此外還可對田塊撒施生石灰進行土壤消毒。

適時採收

無刺類型芡實在定植60~70d後,於8月中下旬開始分批採收,至10月中旬結束,一般長江流域可採收10~12次,果柄變軟、果實發紅而光滑時即可採收。一般第1、2次採收間隔6d,第2、3次和3、4次間隔5d,後隨著溫度的上升一般隔4d採收一次。從開花到採收,較嫩的芡實需要20~25d,目前仍較多採用手工剝米加工成凍鮮米;成熟的芡實需要25~30d,一般用機器剝殼烘乾加工成乾芡米;留種的芡實需要達到30~32d。刺芡一般在8月下旬後開始採收,根據加工產品的不同,可分為嫩籽和老籽,嫩籽在9月上旬採收到10月中旬結束,老籽在11月下旬集中採收。芡實的花梗、葉柄在8月初就可上市。

高效栽培新模式

①一熟茭—豆瓣菜—藕蓮—芡實—水芹採用大棚設施栽培,第1年3月上旬定植一熟茭(白種茭白),8月上旬至9月上旬採收;豆瓣菜(大葉豆瓣菜)於8月中旬育苗,9月中旬定植,11月上旬至翌年2月下旬採收;3月上旬定植蓮藕(蘇州花藕),需覆蓋薄膜,6月中旬收穫;6月下旬定植芡實(姑蘇芡5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採收並平整土地;水芹(蘇芹雜5號)於10月上旬種植,11月下旬進行軟化栽培,12月下旬至第3年3月上旬收穫。扣除成本後,2a5茬每1hm2純收入33.6萬元。
②蘇芡—水芹第一茬種植芡實(紫花蘇芡、姑蘇芡2號、姑蘇芡4號),時間安排在4月至9月20日,8月上旬開始採收。第二茬種植水芹(常熟白芹、宜興圓葉芹),時間安排在9月中旬到第二年的4月上旬,12月開始收穫,翌年3月中旬後宜去根上市。其規模化生產平均效益每1hm2可達22.5萬元以上,比傳統芡實栽培增加純效益7.5萬~15.0萬元,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③芡實—泥鰍芡實(紫花芡實、紅花芡)於3月下旬4月上旬進行育苗,6月中旬定植,定植後15~20d每1hm2投放泥鰍7.5萬~9.0萬尾,第一批芡實在8月中下旬可進行採收,10月中旬採收結束。泥鰍可根據市場行情進行分批上市,也可在芡實採收後一次性捕撈,在11月中旬前結束。在此套養模式中,芡實和泥鰍形成了一種共生互惠效應,泥鰍的代謝物可以作為芡實生長營養物質,可減少肥料的施用,而芡實生長過程中遇到的害蟲,又可作為泥鰍的活性餌料,降低芡實病蟲害的發生,減少農藥的使用,提升產品質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