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鄰妓詩

《聽鄰妓詩》是南朝齊文學家丘巨源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詩的開頭四句表現了作者對功名的灰心和家中的衰敗;接下來六句寫附近倡館奢華享受的情形;末四句寫自己的的所思所感。全詩筆調冷峻,善用對比,感情深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聽鄰妓詩
  • 作者:丘巨源
  • 創作年代:南朝
  • 出處:《玉台新詠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聽鄰妓詩
披袵乏游術,憑軾寡文才。
蓬門長自寂,虛席視生埃。
貴里臨倡館,東鄰歌吹台。
雲間嬌響徹,風末艷聲來。
飛華瑤翠幄,揚芬金碧杯。
久絕中州美,從念屍鄉灰。
遺情悲近世,中山安在哉?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披:敞開。袵:衣襟。敞開衣襟表示散漫、不恭敬。古代士人朝見君主,必須斂袵正容。
2.憑軾:扶著車前橫水而立。是表示恭敬的禮節。古人乘車,倚車後而立。明君禮賢下士,路遇賢人,則憑軾與語。
3.倡(chàng)館:妓院。
4.風末:陣風的末尾,有風力漸微之意。
5.幄(wò):帳幕。
6.屍鄉:猶言廢處於鄉。屍,不勤,不治事。
7.中山:指漢武帝弟中山靖王劉勝,傳說他有妾百餘,子一百二十人,但多不能守業。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我披袵散發是因為缺乏遊說之術,讓人以禮相待也沒有什麼文才。
柴荊編成的門扉很久無人扣響了,室內座席空空,一眼看去塵灰堆積。
豪富之家聚集的里巷靠近倡館,我家的東鄰就是這倡館的歌吹台。
只聽見嬌脆的歌聲響徹雲霄,調笑嬌嗔的聲浪隨著陣陣清風送過來。
那華美的翠帳綴滿了花朵,從金玉交輝的酒盞里散發出美酒的芳香。
我早已隔絕了內地的甘味和美色,各種慾念都隨著廢處於鄉里而冷如死灰。
心中只剩下一點憂傷時世之情,那好色貪淫的中山王如今在哪裡呢?

創作背景

丘巨源畢生久歷仕宦,僅在宋明帝時(439-472)守喪還家數年,後廢帝元徽初又被起用。詳詩中二、六兩聯之意,可知此詩即作於丘氏家居時(丘巨源家在蘭陵,即今江蘇常州)。詩人家的東鄰就是倡館的歌吹台,聽到傳來的歌聲笑鬧,詩人有感而發,作下了此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詩寫作者蜇居鄉里,偶聞鄰院妓樂聲的感慨,流露出對時政的不滿和絕望。
“披袵乏游術,憑軾寡文才。”開頭兩句就表現了作者對功名的灰心。而作者既乏遊說取容之術,講究那些禮節也就大可不必,不如效山野之人,披袵散發,放浪形骸。至於“憑軾”,作者是不敢奢望得到君王表示敬意的這種殊榮的,因為他沒有什麼文才,顯然這是憤激語。南朝已非先秦,吏治極腐敗,縱有遊說之術,不一定能致身富貴,國君賞識的人,倒常常是沒有文才。“蓬門長自寂,虛席視塵埃。”兩句寫出了作者家中的衰敗。作者居喪日久,概從陋簡,不想清掃,還可理解,但里中士紳居然無人過問,原因就在下面兩句。
“貴里臨倡館,東鄰歌吹台。”“貴里”都造的靠近倡館,倡館的歌吹台就在詩人家的東邊,詩人聽到了傳來的聲音,有了以下兩句。“雲間嬌響徹,風末艷聲來。”此聯是作者的主觀聽覺,有“嬌響”、“艷聲”,下聯作者開始想像:“飛華瑤翠帷,揚芬金碧杯。”華美翠帳綴滿了花朵,金盞里散發出芳香。“飛”字用得很神。本來帳上的花是繡上或織上去的,由於手工的精細,顏色,形狀幾可亂真,看去就象天女拋撒,飛落在帷帳上一樣。加上杯用金玉,足見妓館陳設的豪華,確乎是浪蕩公子的銷金之地。這四句給讀者描繪了一幅狎妓縱歡的場面:笙歌雜起,觥籌交錯,釵橫鬢亂,鳳倒鸞顛。別人在尋歡作樂,自己卻幽居陋室,無人過問(也許服孝已滿,朝廷仍不見宣召),作者在下四句接寫自己的感受。
“久絕中州美,從念屍鄉灰。”作者感慨很久沒有嘗到內地的甘味和美色,各種慾念都“屍鄉灰”了。末句則更表示了對朝政的不滿。詩人心中還有那一點憂傷時世之情,想要問問那好色貪淫的中山王如今在哪裡,只怕還比不上現在這些人。南朝宋文帝以後各代皇帝和宗室諸王,幾乎都是一群毫無廉恥的衣冠禽獸,性關係的紊亂,前所未有。上行下效,整個統治階級都淫亂成風。文帝的子孫們且骨肉相殘,篡殺頻仍(宋明帝本人就是在前廢帝劉子業被侍從殺死之後,以叔父身份登上皇位的),境內反叛此起彼伏,大臣望族成批的被誅滅。面對這樣的時勢,作者除了發出無可奈何的哀嘆外,想有所作為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他用中山王的淫昏與“近世”當道者相比配,的確清醒而又大膽。丘巨源後來在南齊明帝對死於文字獄,孤傲和無所顧忌當是一個主要的原因。

名家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韋鳳娟《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分類集成 詩歌卷》:詩歌寫詩人蟄居鄉里,偶聞鄰院妓樂聲而生髮出無窮感慨。詩中以好色貪淫的漢代中王靖王暗喻近世的當道者,以貧居的冷落與倡館的熱鬧相對比,以有志者的焦慮與縱慾者的麻木相對照,流露出對時政的不滿和絕望心情,筆調冷峻。

作者簡介

丘巨源(?一約485),南朝齊文學家。蘭陵(今山東棗莊市東南)人。少舉孝廉,為宋孝武帝所知。大明五年(461),助徐爰撰國史。明帝即位,參與草擬詔浩,曾任南台御史、鎮軍參軍。元徽二年(474),桂陽王劉休范反,巨源於中書省撰征討檄文。事平後,巨源望有封賞而不獲,僅授奉朝請,遂上書尚書令袁粲,情辭慷慨,頗為雄辯。後沈攸之叛亂,巨源又作檄文,再望封賞,竟不得,從此意常不滿。入齊,為尚書主客郎。武帝初,拜武昌太守,巨源以古語“寧飲建鄴水,不食武昌魚”為託辭,乃改授餘杭令。時肖鸞為吳興太守,巨源作《秋胡詩》(今佚),語含譏刺,遂被殺。《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十卷,已夫。今存《雜詩》二首,載《玉台新詠》,另有《與尚書令袁粲書》,《馳檄數沈攸之罪惡》等文,載《宋書·沈攸之傳》及本傳。傳在《南齊書·文學傳》、《南史·文學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