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歌(清代姚燮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聽歌》是清代詩人姚燮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前兩句寫戰事危急,國難當頭;後兩句寫自己一介書生,不能披堅執銳,殺敵疆場,在後方過著清閒的生活,實在問心有愧。此詩感情真誠而深沉,而作者心憂國難之意亦由此可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聽歌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姚燮
  • 作品出處:《復莊詩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聽歌
巡江戍海客兵多,淒咽群鴻掠雨過
慚愧蕭閒如我輩,側身花里聽清歌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巡江戍海:指顏伯燾的部隊在浙江海防前線巡邏防守。客兵:這裡指英國侵略軍。
②淒咽:低啞鳴叫貌。
③蕭閒如我輩:清閒無所事事之輩。
④清歌:原指清亮的歌聲,實際指淒清悲哀的歌聲。

白話譯文

我們的人比入侵者多,鴻雁在暴風雨中匆匆經過,鳴叫著進食。
作為一個公民,我覺得自己一文不值,很可憐,只能聽到那淒清悲哀的歌聲。

創作背景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閩浙總督顏伯燾曾準備兵力與英國侵略軍在大洋上開戰。但道光帝卻下令“撤兵省費”,遣散了所有的水師。雖然顏伯燾仍然組織部分將士出海巡邏,但水師解散,船舶四散,而且人數太少,沒有形成強有力的對抗力量。同年的8月26日英國侵略軍終於攻陷了廈門。作者有感於此,寫下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乃憂國憂民之音。首句寫“客兵”可以看出清兵敗退後,多在被占城鎮滋擾,中國百姓苦不堪言。面對這種景況,詩人在第二句中,以寫景替代抒情。仿佛群雁有知似的,淒涼低啞地悲嗚著,在秋天的淒風苦兩中,迅速地飛掠天際而去,似乎連它們也不忍心目睹地面人間的慘狀。乍一看去,前兩句好象並不聯屬,實際上正是這些跳躍式的鏡頭,在詩人運用電影蒙太奇手法的聯綴下,才把清兵的敗北,英軍的侵擾,以及詩人的憂國憂民情愫,巧妙而簡潔地表現了出來。
如果說,前兩句是寓情於景的話,那么後兩句,則是直抒胸臆,袒露心曲。詩人作為一介書生,在國難當頭之際,未能親上前線,殺敵救民,其內心是十分愧疚,痛苦的。因而,他才從心底發出“慚愧蕭閒如我輩”的自責之詞。前方戰事吃緊,詩人有心報國,無力如願,只好消閒一旁,靜觀時局的演化發展。其實,詩人的心境何嘗肓一時半刻的清閒。否則,他也就不會感到慚愧難當了。這裡的“蕭閒”一詞,解作“無所作為”,似乎更為貼近詩人的本意。在這種莫可奈何的愁苦心緒支配下,詩人無以解脫,只好強打精神,強自為歡,側身花叢,聞聽清歐,聊以自解自慰。中國早就有“長歌當哭”的活,這裡的“清歌”實際上是淒清哀婉的傷國之音。“長歌當哭”的歌聲,是比單純的悲慟哀泣,更能傳遞歌者的苦痛,更能牽動聽昔的哀思,從而引發情感上的共鳴的。這也許就是詩人把這首小詩題名為《聽歌》的真實用意之所在。由此足可見出詩人的一腔愛國之情是多么地真誠,多么地熾烈。

名家點評

蘇州大學教授王英志《歷代名家絕句評點·清》:作為一介書生,於國難當頭之際,不能執戈殺敵,此乃愛國詩人姚燮問心有愧之事。此詩描寫戰事危急,反襯自己之“蕭閒”無所作為,從而發出“慚愧”之嘆,感情真誠,毫不偽飾,而其心憂國難之意可見。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謝邦華《成才詩鑒》:詩人乃一介書生,於國難當頭、戰爭危急之時,不能揮戈上陣,殺敵報國,卻清閒自娛,無所作為,實在感到有愧。詩人如此反省自己,發出“慚愧”之嘆,正好體現了作者胸懷愛國之志,心憂國難之意的誠摯感情。這正是古今成才者,最可貴的品德之一。

作者簡介

姚燮(1805~1864年),字梅伯,號野橋,又號復莊、大梅,鎮海(今屬浙江)人。道光十四年(1834年)舉人,此後科舉不售,遂絕意科名,著作授徒。晚年居鄞縣,與諸少年結為詩社,著錄弟子至數百人。於詩文、詞曲、丹青無不擅長,在當時影響頗大,人稱“李杜再世,定當把臂入林”。著作有《大梅山館集》、《復莊詩詞》、《復莊文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