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noiseinduced deafness
- 就診科室:耳鼻喉科
- 常見發病部位:耳
- 常見病因:噪聲超過85~90dB強度損害耳蝸
- 常見症狀:進行性聽力減退及耳鳴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併發症,治療,預防,
病因
噪聲超過85~90dB強度時,即對耳蝸造成損害,與下列因素有關:
1.噪聲強度
噪聲性耳聾的發病頻率隨噪聲強度的增加而增加。
2.噪聲頻譜特性
在強度相同的條件下,高頻噪聲對聽力損害比低頻重,窄頻帶噪聲或純音對聽力的損害比寬頻帶噪聲大。
3.噪聲類型
脈衝噪聲比穩態噪聲危害大。
4.接觸時間和方式
持續接觸比間歇接觸損傷大;接觸噪聲期限越長,聽力損傷越重;距離噪聲源越近,聽力越易受損。
5.個體易感性
臨床表現
主要症狀為進行性聽力減退及耳鳴。早期聽力損失在4,000Hz處,因此,對普通說話聲無明顯影響,僅在聽力計檢查中發現。以後聽力損害逐漸向高低頻發展,最終普遍下降。此時感到聽力障礙,嚴重者可全聾。耳鳴與耳聾可同時發生,亦可單獨發生,常為高音性耳鳴。
開始接觸噪聲時,聽覺稍呈遲鈍,若離開噪聲,數分鐘後聽力恢復,此種現象稱為聽覺適應。若在持久,強烈噪聲作用下,聽覺明顯遲鈍,經數小時後聽力才恢復,稱為聽覺疲勞。若進一步接受噪聲刺激,則導致聽力損傷,不易自行恢復。
檢查
耳鼻咽喉部位的一般檢查多無異常。純音電測聽為感應性聾。
診斷
有明確的噪聲暴露史,即在超過85dB(A)以上的環境下長期逾時工作的歷史。主訴雙側耳鳴與進行性耳聾而無其他致病因素。對懷疑噪聲性聾者做聽力測定,必須用經計量部門按國際標準化組織ISO-389,ISO/DIS-7566規定的聽力計標準氣骨導零極校準的聽力計。若雙耳聽力損失程度不同、應按損害較輕耳定級。因噪聲多先損害高頻,故近來各國均有將3000或4000Hz之聽閾列入計算平均聽力喪失數的傾向。
鑑別診斷
與藥物性耳聾、先天性耳聾、感染性耳聾、老年性聾以及突發性耳聾鑑別。
併發症
拖延日久將造成不可逆的神經病理損害,可以終身失聰。
治療
該病仍無真正有效的療法,早期僅有4000Hz聽力下降者,休息數日或數周,套用維生素及血管擴張藥物,有望聽力恢復。若病期已久,螺旋器及螺旋神經節細胞已變性,則治療亦難奏效。影響日常生活者可配用助聽器。
預防
1.控制噪聲來源。
2.減少噪音接觸時間。
3.耳部隔音,戴用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聲器材。一般在80dB噪聲環境長期工作即應配用簡便耳塞,90dB以上時必須使用防護工具。簡便者可用棉花塞緊外耳道口,再塗抹凡士林,其隔音值可達30dB。
4.衛生監護,就業前應檢查聽力,患有感音神經性耳聾和噪聲敏感者,應避免在強噪聲環境工作。
5.爭取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