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像技術

聲像技術

是近代聲學、電影和電視技術的綜合性運用,通過畫面和音響來表達內在含義的方法和設備。它涉及對語言、音響和畫面加工處理,電影膠片製作和電視錄像製作等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聲像技術
  • 外文名:Audiovisual Media Technology
相關技術介紹,電視歷史,各種聲像技術轉化,

相關技術介紹

語言和音響加工處理技術,是指把語言和聲信號轉換成電信號,重現聲音時,再把電信號轉換成聲信號的技術。畫面加工處理技術,是指把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重現畫面時,再把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電影膠片製作技術,是利用電影攝影機,拍攝底片,經沖洗、樣片印刷、套底、聲畫合成、翻正、翻底、拷貝等加工處理後,製成電影片的設備和過程。電視錄像製作技術,是利用錄像設備製作錄像片,錄像拍片後,將各種素材經選取編輯、特技、配音、配樂和聲畫合成等加工處理的設備和過程。還可利用膠片轉磁帶,磁帶轉膠片技術使錄像節目和電影片節目互相轉換,為情報技術服務提供了方便的條件。
聲像技術

電視歷史

電視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1931年攝像技術問世,30年代德國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義大利等國開始了黑白電視廣播。美國於1953年,日本於1960年,先後確立了黑白、彩色兼容的NTSC電視制式。1956年法國確定了黑白、彩色兼容的SACAM (順序傳送彩色與存儲)電視制式。1960年德國德律風根公司提出了PAL(逐行倒相)電視制式。中國1958年開始了黑白電視廣播,1973年開始用PAL-D電視制式廣播。 電視技術問世以來,在近30年時間裡有了很大的發展:從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從開盤錄像機、錄音機到盒式機,從大型機到小型機等。自1970年美國研製成電荷耦合固體攝像器件後,利用幾十萬個光敏電晶體做成的高密度超大規模積體電路代替了攝像管。80年代,日本松下、索尼、日立和德國博施等公司研製成幾種不同類型的一體化攝像機,這些可攜式的攝像機,使設備向小型化、輕量化、優質化和靈活性發展又進了一步,並促進了電視車的套用。利用彩色色調差別的色鍵技術來實現畫面合成製作技術的發明,以及微電子技術和微處理機技術的套用,使聲像技術領域出現了新的面貌。

各種聲像技術轉化

多種電視制式並存給電視轉播造成許多困難。目前已生產出電視制式轉換機,各國不同制式的電視信號可以進行轉換,而且隨英寸錄像機在繼續提高記錄密度的同時,8mm 錄像系統已作為新的一代錄像系統的國際標準。目前大螢幕高亮度、高清晰度投影電視及利用觀眾的視覺差異把觀眾引入畫面立體空間中,使其具有深度感和現場感,產生親臨其境的特殊效果的彩色立體電視也已研製成功。 能把彩色電視信號和立體聲伴音記錄在塑膠薄膜唱片上的光碟的發明,為聲像存儲提供了新的載體。唯讀光碟,一次寫入光碟和可擦除光碟已開始廣泛套用。聲像情報將技術與藝術溶為一體,把科學知識、發明創造等加工成錄像帶電影片幻燈片和光碟等載體形式,作為文獻檔案材料可作長期貯存和快速傳遞,其優點是傳遞信息快、直觀、形象生動,在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中越來越顯示出重要的作用,是科技情報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