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黨村位於武屯鎮東北2.5公里處,坐落在古櫟陽城遺址內北端,東鄰任張,西接房村,南與廣陽、西相、御寶村接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聯黨村
- 行政區類別:陝西西安市閻良區武屯鎮
- 所屬地區:中國西北地區
- 面積:2566 畝
- 政府駐地:武屯鎮
- 電話區號:029
- 郵政編碼:710000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1434人
- 火車站:閻良區
- 車牌代碼:陝A
- 方言:關中方言關中片-西安話
村莊概況,村組概述,本村人物,文物古蹟,教育簡史,特色介紹,其他信息,
村莊概況
聯黨村交通便利,有康武路和任義路從中穿過,村民出行十分方便。2009年,硬化了南丁、東黨、花劉村組街道總計1700米,安裝路燈44盞,任義路也水泥硬化1700米,村容村貌大為改觀。
聯黨境內土地肥沃平坦,水土保持良好,水利條件優越。民國時,水利設施簡陋,基本靠天吃飯。1958年修建涇惠四支渠後,境內始得澆灌。近些年來,政府加大對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全村共打機井30眼。2009年該村340餘戶吃上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確保了人畜飲水安全。經過農網改造, 2010年全村的變壓器由原來5台增加到7台,功率達到1040千伏安,管理規範、運行安全,徹底解決了當地農業生產和民眾生活的用電問題。
東黨組原有個外科醫生徐俊德,行醫治病,頗有名望。他的部分偏方已錄入《中國秘方集》。上世紀六十年代後醫療事業不斷發展,農村逐步辦起醫療室。1968年村級保健站成立,設有內科、外科、藥房、注射室、婦幼保健、防疫等。2007年後興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2010年全村721人參加了新農保,201人領上了養老保險金。
該村原有試驗站、農機站、鐵業社、麵粉廠等企業,後相繼停辦。改革開放後,種植業和養殖業發展迅猛,個體經濟飛速發展。2010年全村從商人員45人,每人年收入1.5萬元,共68萬元;從事建築業者328人,每人收入1萬元,共328萬元。從事運輸業者30人,每人1萬元,共30萬元;工業從業人員14人,每人年收入1.5萬元,共21萬元。全村農業收入806萬元。
聯黨村
村組概述
(一)南丁組
南丁組位於聯黨村東南部,四鄰分別與東黨、西黨、新義、關東、賀王連界。2010年該組有村民82戶,340人,耕地面積602畝。
民國前後該村有城牆,城內有更道,為封閉式,大門南開,上有門樓,環城有城壕,城東西寬約80米,南北長約110米。城內一條街道貫通南北,兩排住房共約20戶,100餘人,耕地大約400畝。解放後辟有北門,城後被拆除。
城外西邊有小廟一座,坐北面南,解放後拆除。
丁姓系該村一大家族,系當地十八戶丁家之一,與車門丁、灣里丁的丁姓同族;党姓為兩支,一支為東黨支系,一支為老戶;井姓原籍河南鄧縣(今鄧州市)彭橋,清末父子四人遷此定居;楊姓約於民國二十年由山東遷入;吳姓系1962年從華陰遷入的移民;王姓祖上系湖北人,清末時來此給丁家做飯,後留居於此;盛姓是今銅川市耀州區瑤曲鎮人,七十年代招贅於本村党姓;張、李、郭、趙等姓也先後招贅本村党姓、井姓。
(二)東黨組
該村位於聯黨村東北部,在古櫟陽城遺址北端,四鄰分別與任張、古城屯、西黨、南丁接壤,屬涇惠一支渠下游灌區。任義路東西穿境而過,路網相連,出行方便。
據《黨氏支譜》記載,金時党姓在此落居,距今已有近八百年歷史。明清時該村城門門額鐫“正興堡”三字,不知源於何時。明清時東西黨之間有一樓子院,院內有兩座防禦避險的樓子,故人稱“雙樓黨”。党家堡後分為兩村,該村居東,故名東黨村,現為東黨組。1978年當地水位上升,該村東遷。
該村有黨、張、孟、徐等姓氏。党姓先祖金代就落居於此,其後裔分為五支;張姓祖上招贅到党家;孟姓是華陰移民1962年遷入此地;徐姓祖上約於1904年從山東臨朐縣遷入新義村,後又遷入東黨安居,1985年遷住閻良城區;胡姓系党姓招贅,由任張孝泉劉遷入;王姓由孟姓招贅;劉姓、楊姓、姚姓均為党姓招贅。
1949年該村共19戶,約60人,耕地面積700畝,全屬旱地,以種麥為主,豆類為副。2010年該村有54戶, 221人,耕地面積為389畝。
(三)西黨村
該村位於聯黨村委會附近,四鄰分別為東黨、南丁、新義、花劉、湯家、古屯,居古櫟陽城遺址北端。境內有康武路東接任張西通義和,地域平坦,出行便利,有涇惠一支渠可灌溉農田。
西黨為党姓始建村落。據傳,明代稱“黨老堡”。明清時東西黨共稱為“雙樓黨”。清末兵燹後,到處是殘垣斷壁,周圍人稱“爛黨”。解放前和東黨編為一個村。解放後,党家堡分為兩村,該村居西,稱西黨村。
1978年當地水位上升,部分村民房倒屋塌,遂遷村外,形成今工字形街道。1998年村民集資加上公助,硬化村內道路300米, 2010年安裝路燈11盞。
党姓是該村主姓,分為三支,均為老戶,另有李、段、黃、王等姓氏。李姓祖上與党家是姑表親戚,民國初從今關山鎮孫李村遷入;段姓系藍田縣普化鎮人,上世紀七十年代與党姓婚後居此;黃姓系山陽縣人,1982年遷入此地;王姓為党姓招贅落戶;李靖詳原籍三原縣城關鎮大李村,2008年由党姓招贅;李憲文由党姓招贅,原籍關山鎮康村。
1949年該村有9戶,50口人,耕地面積約300畝,全是旱地,主產小麥,兼種豆類。2010年該村有40戶,170人,耕地面積301畝。
(四)湯家村
該村位於聯黨村西北部,與花劉、新義在南北一條線上,四鄰分別與西黨、花劉、房村、古屯相接,因湯姓建村而得名,乾隆《臨潼縣誌》中康橋鎮下的“金湯堡”即是該村。涇惠一支渠灌溉全村耕地。康武路從村中南北穿過。舊時該村有城,城內有一條南北街道,城外南北各有一座小廟,民眾稱為南廟、北廟。後因戰亂,村落燒毀,城廟逐漸無存。1977年水位上升,房倒屋塌,後遷居西移。2009年安裝路燈7盞,村民出行便利。
湯姓為該村主姓,另有丁、馬、鄭、劉、黨、王、強、張姓。丁姓分為三支,均為老戶;馬姓清末由關山鎮北馬村遷入;鄭姓系湯姓招贅,民國中期從渭南縣沙王、大白楊遷入此地;劉姓系1964年冬遷入的大荔縣朝邑鎮移民;党姓是新興街道辦秦郭村人,系丁姓招贅;強姓是武屯鎮溝王村強家組人,系湯姓招贅;張姓系丁姓招贅;王姓是從新興街辦新興村招贅到鄭家的。
1949年該村有8戶, 60餘人,耕地面積約300畝。2010年有48戶,182人,耕地面積369畝。
(五)花劉村
該村位於聯黨村委會之西,周圍與西黨、湯家、義和東、新義、房東相接,居古櫟陽城遺址內。涇惠四支渠、一支渠可澆灌全部農田。康武路南北穿村而過,任義路與康武路十字相交域內,地域平坦,交通方便。
相傳,明代有一劉姓遷此定居,因彈棉花技藝高超而聞名鄉里,故村名為“花劉”。據該村劉雙財講,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該村曾出土一塊墓誌,志文中有“花劉堡”。
該村舊時有城牆,城內有更道,並辟有北門,北門上有門樓,城內有南北街道一條,住戶分為兩排,城四周有城壕。城外西側有一高大的磚砌碑樓,莊嚴大氣。城北有一小廟,廟西有一座石刻牌樓,上有浮雕圖案,後毀於戰亂。
1977年本地水位上升,村民無法居住,幾戶遷到村西南約200米處。後因人口劇增,整村遂西移到五十餘米處的今址,西遷的幾戶也返遷回村,形成現在格局。
劉姓為該村的主姓,另有黨、寧、李、王等姓。劉姓分為兩支,均為老戶;党姓為東黨、西黨兩支;寧姓1970年從臨潼縣馬額鎮遷入;李姓是1964年返遷安置的大荔縣朝邑鎮移民;王姓是藍田縣金山鎮人,1932年在此做活時留居下來的。
1949年,該村有12戶,約70口人,耕地面積約300畝。2010年,有69戶,271人,耕地面積451畝。
(六)新義村
該村位於聯黨村西南部,四邊分別與南丁、花劉、西黨、義和、小屯、關莊連界,居古櫟陽城遺址西部。有涇惠四支渠東西穿境,康武路從村東經過。
新義為移民建村。光緒二十六年(1900)前後到解放的50餘年間,先後有山東、河南的災民在此置地開荒、出門給人做活,由於居住分散,便以姓稱莊,故有韓莊、叢莊、任莊、楊莊等,各莊之間相隔一里開外。1958年涇惠四支渠修通後,渠南有任、韓、叢、徐姓,其餘住大莊,村子人稱渠南為南莊子,當地人稱該村為“花劉莊子”。民國時,各莊統稱 “花劉莊子”,與花劉堡同屬武屯鎮三保所轄。解放後,為便於耕作,村民集中居住到學校南側,建立新村。村民雖來自四面八方,卻都勤勞樸實、有情有義,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遂將新村取名為“新義村”。
1977年當地水位上升,該村又遷四支渠南。2005年村里自籌公助鋪設了村內寬5米,長340米的水泥路,與村東過境的康武路連通。
該村有韓、叢、楊、任、尼、霰、井、張、趙、徐、劉、王、孟、水、邢、萬等姓氏。韓姓雖遷入較早,卻無據可考;叢姓祖上於清光緒年間由山東高密縣遷入;楊姓祖籍山東,清末從柞水縣遷入;徐姓祖上約1904年從山東臨朐縣遷入;尼姓清光緒二十年前後來陝,初住閻良鎮鳳凰嶺,後遷安蘆,再居關莊,終遷新義南莊子;任姓系尼姓外甥;萬姓是河南孟津人, 1936年遷入,靠出門打鐵為生;邢姓系萬姓外甥, 1944年後來此,先住花劉,解放後遷居新義;張姓祖上是山東臨朐縣人,清末年兄弟二人遷此;王姓1929年由今新興街辦水北村隨母遷入;孟姓1933年從渭南縣東孟家村隨母遷入;劉姓祖籍山東臨朐縣,民國時在康橋鎮菩薩坡給人做活,解放後遷此;水姓原籍藍田縣金山鎮,解放前在周邊做日子活,解放時定居該村;霰姓原籍山東臨朐縣南亭子村, 1909年來陝,先居今御東村中合組,後遷此;趙姓1929年由商縣遷入,之前住相橋石川河土窯洞裡;井姓1900年從河南鄧縣(今鄧州市)彭橋來陝,先住南丁村,後遷新義村。
2010年全村有67戶,248人,耕地面積為406畝
本村人物
黨儒統 清代党家堡人。乾隆辛卯科(1771年)舉人。1779年續修《黨氏支譜》。
湯光愚(禹) 乳名照娃,湯家組人,生於1923年。在徐楊上學期間就追求進步,秘密參加地下黨 的活動,後被當局發現並除名。回家後,又與當時在花劉國小任教的地下黨員王長青一塊從事革命活動,被駐紮當地的-軍隊抓捕。家人請古城屯原在國民二軍中任過旅長的李楓初從中打點,他才得以獲釋。1949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參加抗美援朝。所在為軍火運輸部隊,由於當時本人文化程度較高,好學上進,被部隊提拔為文化教員。1951年10月,在隨軍戰鬥中不幸犧牲,年僅28歲,安葬在朝鮮陽德縣菜村公墓。
1952年夏,其叔父湯慶雲持民政部門的烈士撫恤通知書去臨潼縣民政科辦理撫恤手續。當時烈士撫恤金為五石小米,湯慶雲隨即在烈士撫恤書上籤上:“願將五石小米獻給國家抗美援朝事業,湯慶雲。”時至今日,仍為當地人稱頌。
張德榮(1929~1997) 聯黨村新義組人,0黨員、團級幹部。民國時賣壯丁出家。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回國後直屬東北野戰軍,曾駐軍官學校及石家莊步校。後參加抗美援越。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時,他曾前去察看地形。張服現役長達三十餘年,培養了大批軍地兩用人才。1978年轉業回到西安,安置在省國測局,任航測大隊辦公室任主任。1997年在西安病逝,安葬在長安鳳棲墓園,終年68歲。
黨啟錫(1917~1985) 1917年生於今聯黨村東黨組,1938年參加革命工作,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 黨。他先後在陝甘寧邊區關中劇團、綏德專區民眾劇團、綏德專區文藝工作團擔任演員、劇務和生活幹事,後又任綏德專區民眾劇團副團長、綏德文藝社副社長、綏德文聯主任兼民眾劇團團長、陝西省戲劇家協會辦公室主任兼秘書長和常務理事、陝西省大眾劇團團長、陝西省雜劇團團長、陝西省戲曲學校辦公室主任兼京劇班主任等多種職務,文革後擔任陝西省戲曲研究院主管行政領導。1985年10月26日逝世,終年68歲,骨灰安放在西安烈士靈園。
徐聯升 1956年出生於今聯黨村東黨組,0黨員,1973年參加工作。北京大學畢業後進入國家機關。曾任-秘書,後調中國進出口銀行,任該行工會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機關黨委副書記。2008年8月任中國進出口銀行成都分行副行長,2010年5月任中國進出口銀行雲南省分行行長。曾獲全國金融系統優秀工會幹部榮譽稱號。
黨英傑 1931年出生於今聯黨村南丁組,0黨員。解放前隨父寓居三原縣,後在私營店鋪當徒工。解放時在三原縣聯社工作,後到三原縣菸酒公司工作。該公司分家後,成立菸草公司,他任書記兼經理。調鹹陽地區菸草公司後,先後擔任公司書記、經理等職。曾任鹹陽市菸草專賣局書記、局長。1994年退休。
張德芳 1935年5月生於今聯黨村新義組,0黨員。1951年10月參加工作。1957年去西安商業學校學習。1959年到臨潼縣政府財政貿易部工作,後任商業局派駐閻良工作組組長,具體負責閻良城區蔬菜生產及副食加工供應工作。1966年閻良區商業八大公司成立後,張任閻良區菸酒公司副經理、副書記。1979年任飲食公司副書記、經理。1983年任百貨公司書記。渭北貿易中心與市四大公司聯合為一體後,他任董事長。1985年任閻良區商業局局長。現退休居家。
楊保成 0黨員,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1940年出生,南丁組人。1960年參加工作,先後在陝西省林業廳林業調查設計院、中國援越指揮部測設總隊209隊工作。1967年調到國家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曾任公交一局副局長、-、顧問等職。1994年享受國家津貼。2002年8月退休。
黨巨倉 0黨員,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生於1947年,聯黨村花劉組人。大學畢業後,分配到部隊從事科研工作。1985年任兵器工業部第212研究所副所長。1992年評為高級工程師。2003年,任兵器集團公司212所諮詢審議委員會專職委員。2007年10月退休。同年11月至2010年在北京兵器科學研究院工作。
井江河 祖籍河南鄧州,聯黨村南丁組人,生於1953年12月。系閻良區政協五屆、六屆委員,經營閻良東方飯莊。他堅持誠信經營,經營的飯莊受到當地民眾青睞,曾多次榮獲價格信得過單位、餐飲名店、誠信單位等榮譽稱號。他多次為家鄉辦學及災區捐款,參與了閻良區慈善協會的籌建工作。他喜好書畫,其作品多次參加省、市、區有關部門組織的展出活動,並多次獲獎。
劉志民1960年生,花劉村人。先後擔任過南農大大豐王港海塗開發試驗站副站長兼場長、國家科技部世行辦項目領導、南京農業大學外辦副主任、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協會駐美國亞特蘭大辦事處代表、南京農業大學研究與發展辦副主任、徐州市賈汪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等職務。現任南京農業大學發展規劃辦副主任。
黨鵬 生於1978年,聯黨村東黨組人。2001年從西南民族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新聞工作。2003年至今在《中國經營報》社工作,現任西南新聞中心主任、成都理工大學影視學院客座教授。
文物古蹟
【南丁遺址】位於南丁村南300米處,處古櫟陽城內正北部,屬於戰國~漢的遺址,面積約500平方米,暴露有房屋散水等遺蹟。出土鐵鉗、鐵桎、陶井圈、繩紋板瓦、筒瓦、瓦當、回紋方磚等。
【花劉遺址】 該村西、北側有占國~漢的花劉遺址,位於櫟陽城內北部。面積約7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米,暴露有水道遺蹟。出土有陶井圈、繩紋瓦、雲紋瓦當、石夯頭等。
【古時的“正興堡”(現東黨)】 城址呈刀把形,南大北小,南有城門,上有門樓,東北角有小門,南北街道,東西兩排住戶。南城東西約110米,北城東西約80米,南北長約110米。城內有地下防禦工事,街道中軸線北端為無量廟,坐北面南。此廟上世紀六十年代被拆。城外東邊南北一線有廟宇兩座,南為馬王廟(葫蘆廟),坐東朝西;北為菩薩廟,坐東朝西,康熙四年重修。清末村落廟宇毀於戰火,僅存城門樓,解放後被拆,門額“正興堡”三個字從此消失。該村解放前有鑼鼓、走馬、小蹺、背芯子、旱船,相傳幾代,鼓調沿用至今。其社火道具都毀於文革。
【西黨老城】西黨村舊時有城牆,在今村址東側,城牆較厚,南北長約90米,東西寬約60米,辟有北門。城內北城牆與西城牆下各鑿有一孔窯洞,進深約10米,可供村民避暑納涼。城牆在解放後被毀。城內東南部有樓子院,兩座樓子,南北並列,牆體磚砌,安有鐵門,下有厚約30公分的條石,毀於戰亂。1970年冬修水庫時還挖了一些條石。城外西北角有一小廟,坐北朝南。城外西南角放有上馬石。
【關王廟(老爺廟)】 位於原聯黨國小內,始建年代不詳,坐南面北,中山門樓北開,廟宇圍牆東西約20米,南北長約70米,東西圍牆裡側龕內各有神像十餘尊。廟門內東側建有一四方亭子,內懸一直徑約1米的鐵鐘。院內中間有五間廳。南有三間大殿一座,約80平方米,內有5尊神像,上有吊鐘、布幡及老爺刀。大殿門前西側有記述當地眾信士捐資重修關王廟的碑石一通。舊時,村民正月初一爭先為關老爺上香獻飯,以表虔誠。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建校時大殿被拆。
【古戲樓】在關王廟中山門樓北約80米處,不知建於何時。坐北面南,雄偉壯觀,飛檐挑角,台面寬闊明亮,兩側有兩丈多高的立面磚雕牆。同治年間,戲樓遭戰火毀壞,殘存的部分戲樓,解放後被拆。
【重修菩薩殿碑】該村現存清代重修菩薩殿碑一通,青石質、龜座、碑首已佚,碑高2.11米,寬0.73米,厚0.20米。碑文記述康熙四年(1665年)重修菩薩殿之梗概,進士武獻哲(武之望長子)撰文,捐資信士有本地黨、丁、湯、劉姓等200餘人。現平放在東黨村渠邊。
【古櫟陽城地下排水管】村民孟北平1973年在西黨村北200米公墳地打墓時,發現地下排水陶管,距地表約2米,圓筒形、繩紋、中腰略粗,口徑為21厘米,長68厘米。一節排水管現存孟北平家,完好無損。
【《黨氏支譜》】村民黨立本家現存家譜一本,共18頁,寬19厘米,長29厘米。據序言可知,黨氏自金時寄籍西安府臨邑之古城屯,至清中期已三十餘世。原《黨氏族譜》明末毀於兵燹,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族人黨元英新修支譜,後經乾隆四十三年(1779年)、道光十年(1830)兩次續修。該支譜以黨天柱為分始祖,以下譜係為“登、邦、益、學、元、儒、振、起”,共九世。
教育簡史
聯黨國小前身稱“花劉國小”,是 1913年由當地湯志科老先生捐資創辦的私塾學堂,初址在花劉堡北小廟,後遷村南關王廟舊址,利用三間大殿作為校舍,校門北開。初有學生五六名,後增至10多名,教學設施簡陋,桌凳皆為學生自備,聘請黨桂籍任教,開設國語、算術等課程。1940年後,校園擴大,有了操場,課程設定統一,學生增加。
解放後教育事業發展很快,師生數量不斷增加。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設四個年級,有90名學生。1969年該校設立了國中班。
改革開放後,政府不斷加大對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學校面積擴大了9畝,新建8個教室,另有器材室、圖書室、電教室、實驗室、倉庫、水房、辦公室等,建築面積共1000多平方米。最多時有10個班,330名學生,14名教師。2000年後,又投資9萬餘元,改造危房,改建校門、圍牆,學校環境進一步改善。因生源減少, 2007年秋該校併入武屯中心國小。
特色介紹
【花劉自選商店】 位於康武路與東西路的十字口, 1998年初,村民黨恆運創辦。初時營業面積僅有20多平方米,因地理位置優越,夫婦倆又善於經營,生意非常興隆。 2004年營業面積達120多平方米。經營範圍有菸酒副食、日用百貨、乾鮮菜、調味品和糧油等商品,為當地承辦紅白喜事的人家送貨上門,還代辦手機、電話的繳費業務,極大地方便了當地民眾的生活。
【家家樂平價超市】 2006年由村民劉美峰在家中開辦。2009年挪到村口,營業面積擴大至120餘平方米,購置昌河車一輛,一人開店,全家經營。同年與陝西新貿物流配送連鎖有限責任公司協作開展萬鄉千村工程,現經銷有各類貨物,流通快捷、電話訂貨、服務上門。在此還建立起中國移動、聯通聯黨村服務站。該超市自開業以來,信譽及價格受到民眾的好評。
【大棚瓜菜】 該村多年來種植瓜菜1400多畝。2010年,在西黨村建起百畝方陣,打160米的深井兩眼,建起9—10米的鋼架棚23座。當年甜瓜畝產收入達7-8千元,最高畝收入近萬元。
早春甜瓜,抗病性強、外觀和內在品質好、耐貯運,銷路好。該村公共服務中心探索土地流轉機制和形式,加速土地規模經營,不斷擴大瓜菜種植面積。大面積種植吸納了農村的剩餘勞動力,田間地頭,“鐘點工”、“季節工”、“固定工”隨叫隨到,實現了瓜菜從生產到銷售***服務。為進一步把瓜菜產業做大做強,村兩委班子狠抓設施農業,發揮村瓜菜專業合作社和協會職能,推動產業發展,使瓜菜生產成了聯黨村致富的主要產業。
其他信息
【湯氏家族的三塊牌匾】民國初年,政府號召人民學習文化,大力興辦學堂。湯家村的湯志科老先生回響號召,於1913年創辦了一所私塾學堂,聘請了一名私塾老師,僅有十幾名學生,學校的一切費用開支以及老師年薪、衣、食、住、行都由湯氏家族負擔。臨潼縣縣長為表彰老先生辦學之功,贈予湯志科先生一塊寫有“熱心興學”四個大字的牌匾。
湯老先生逝世後,他的大兒湯明昌管理家政,二兒湯明鼎管理學校,三兒湯明德管理交口鎮的字號生意。兄弟三人相繼去世,只好將正在武漢讀“武昌高師”的湯明鼎之子湯昇雲叫回家管理學校,料理家務。1930年前後,關中大旱,軍閥混戰,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學校在艱難中勉強維持。後有當地豪強為建私邸,派人來拆房,無人敢上前阻攔。當時學校理事長湯昇雲聞訊後急速趕至學校阻攔,才使學校免遭拆除。聯黨村民為湯昇雲挺身保校而感動,特贈一塊-“耿廉直正”四個大字的牌匾。
上世紀四十年代,湯昇雲先生在管理學校的同時,還擔任康橋二保保長,他在履行公務的同時,把學校管理得井井有條。此時學生增至三十四名,教師已增加到兩名。為了學校有一個寬敞的活動場地,他花錢買下了學校東鄰張德發的四畝田地,闢為操場。建國初糧食運動時,湯昇雲先生將自家儲存的二十餘石小麥捐獻給國家,時任縣長贈予其“藏糧於民”的牌匾一塊,以示表彰。
三塊牌匾來之不易,彰顯著湯氏家族德澤鄉里、忠厚善良、疏財仗義、惠濟鄉民、扶貧幫困的美德。可惜在“破四舊立四新”運動中,三塊牌匾均被焚毀。湯昇雲老先生於1984年4月逝世,終年8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