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地處巴山群落,境內山體連綿堆積,海拔落差多達1000米以上。交通條件較為不便,除鐵路外,去紫陽縣城僅依靠路況很差的310省道紫渝段,環山而行,既顛簸又不安全。2010年,毛川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後,通過毛壩出口駛入高速,到達紫陽的時間縮短了大半。
地理環境
境內主要流域為任河支流盤廂河,入任河口位於觀音村境內,該流域是紫陽縣著名的米糧川,素有“百里盤廂河,千畝水稻鄉”,30多年前,紫陽縣通過截彎取直的辦法,鑿洞順水,築堤造田,使九曲十八彎的盤廂河兩岸變成了阡陌相接的良田沃野。 2000年7月,盤廂河爆發大型山洪災害,沖毀沿岸水田村居,後經政府投入千萬元重建。2007年,盤廂河入河口泄洪道山體塌方,致使河道阻塞,經中鐵十局毛川MC1標五十餘天的緊張奮戰,終於在4月底順利在原洞口左50米建成一座長近90米的泄洪隧道。該區屬於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垂直差異顯著,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1月平均氣溫4攝氏度,7月平均氣溫27攝氏度,極端最高氣溫41.7攝氏度,最低氣溫零下7.2攝氏度,多年平均降水量1002mm。無霜期278天。四季分明、溫和多雨,多春寒、伏旱、夏洪、秋澇。夏秋兩季容易形成洪水、土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災害。
風景名勝
觀音廟
觀音廟位於觀音寨山頂,始建於清代中後期,民國時期曾被毀,後經修復。廟內香火不斷,遠近聞名,每年定期舉行廟會。入廟須沿山坡步行至石級,再沿石級曲折而上,頗費體力。 頂部可憑欄俯瞰任河,形勢險峻。2009年,因山體塌方,廟身下沉,觀音像被請走。
2009年6月6日,安康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組在紫陽縣聯合鄉發現一處高規格墓葬。墓葬位於紫陽縣聯合鄉岔河村槐樹溝新房子樹林中,距盤廂河流域約150米,墓葬外觀為人鼻形封土,條石護砌,前寬4米、高4.1米、中長8.5米,設拜台兩處,塊石壘砌,青石板鋪面,封土前拜台寬4米、高1.6米、進深5.5米,碑樓前拜台寬4米、高1.5米、進深2.8米;有碑樓一座,四柱三間四層三重檐寶瓶脊帶抱鼓,通高5.5米,寬4米,前部置幾何、瑞獸紋香爐一座,底層碑前上部飾鏤雕雀替,正碑前飾雙龍戲珠、右碑飾龍紋、左碑飾蝙蝠紋,石碑前底部設有檻,飾浮雕瑞獸圖案,抱鼓浮雕瑞獸、花草圖案;底層嵌同治五年款碑3通,碑文陰刻楷體,主要記載墓主遺訓、子孫名錄、“教匪(白蓮教)擾亂”及“避髮匪(太平軍)之亂”等事項,正碑高1.47、寬0.85米,擇文:“……字仁昭……祖籍湖南元洲府芷江縣人氏高祖友文公遷西蜀廣安州我父……復遷東道綏定府太平縣因教擾亂徒遷至陝西紫陽……家道小康……生於乾隆癸丑年……終於同治三年……”;二層飾摩羯魚吻,嵌石碑三通,主要為晚輩追憶文辭,主要記載楚南上林誠五十三灘釣徒禮耕劉助雲、愚生欽加府衙分發同知秀菴王忠俊等頓首拜撰,三層飾龍吻,中部鏤雕天官像。
據考古專家證實,該墓葬為紫陽縣目前發現的最大規模的清代墓葬。該墓葬的發現,對研究當地清代時期雕刻技藝、生活狀況、文化經濟、葬俗禮儀、墓葬形制、移民史等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水打觀音寨
傳說中觀音寨上住著一家屈姓人家,家中養著一頭小黃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這尋常人家的平凡生活,家中主人天天牽著黃牛上山餵養,山鄉中肥沃的土壤育養出的野草將小黃牛餵的異常高大健壯。時間一久,放牛郎驚奇的發現,寨子上有一株野草,牛兒天天吃,茅草也天天長,出於好奇,放牛郎便刨開野草,卻意外的發現草堆下面藏著一個盤子大小的盆子。於是放牛郎便把盤子捧回家中,用盆子盛飯,上頓吃完下頓又滿,朝盆子裡面放銀元,丟進一塊第二天一大早便是滿滿的一大盆。就這樣,屈家便憑著這個聚寶盆開始發跡起來,修了新房,蓋了庭院,氣派異常輝煌。同時他們還向世人誇下海口說:“要得屈家敗,水打觀音寨;要得屈家窮,盤廂河裡出雙龍。”不料到,他們的海口惹得眾人議論紛紛,最後竟然傳到了龍王耳中,龍王聞聽此言勃然大怒,於是便遣山洪、騰巨浪,漫天的洪水直逼屈家庭院,屈家人抱著聚寶盆就往山上跑,然而跑得愈快,水勢愈大,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扔下寶物逃命。事也正巧,寶盆一落入水中,滔天的巨浪瞬間便消逝了許多。
風土人情
盤廂河流域山峻水靈,風景秀美。女子大都伶俐可愛、秀色可餐;男兒大都性格豪爽。這裡的人們質樸、善良、熱情、大度,非常好客。山里農家菜豐盛味美,酒水清潤淳厚,讓客人不得不醉。飲食兼有陝川,偏重川味,屬於泛川菜系,尚酒,食辣。人多聰明伶俐,體力矯健,能言善辯。本地方言和四川東北部相接近,與安康地區東部相差很大。婚慶喪葬典禮節日多燃放煙花爆竹,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