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

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

《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是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於2017年9月22日申請的專利,該專利申請號為2017108675969,公布號為CN107658566A,公布日為2018年2月2日,發明人是黃潮生、馬澤峰、薛鋒章、游建軍、段紅彬、劉培濤。

《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公開了一種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該聯動鎖止機構,包括安裝架,安裝架設有安裝位,安裝位設有安裝通孔及卡體;輸出組件,輸出組件包括輸出軸及可彈性復位設定於輸出軸上的輸出齒輪,輸出齒輪的一端設有與卡體相卡合的扣體、及穿過安裝通孔設定的抵壓體;及轉動支架,轉動支架設有與抵壓體相抵壓的承壓面、及設定於承壓面的弧形凸台,弧形凸台包括導向端、防逆端及配合體,當一個輸出齒輪的抵壓體與一個弧形凸台的配合體抵壓配合時,其餘輸出齒輪被鎖止、且至少有一個輸出齒輪的抵壓體與其中一個弧形凸台的防逆端防逆轉配合。該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便於定位,能實現天線的下傾角度的精準控制。

2021年6月24日,《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獲得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銀獎。

(概述圖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摘要附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
  • 公布號:CN107658566A
  • 申請人: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
  • 發明人:黃潮生、馬澤峰、薛鋒章、游建軍、段紅彬、劉培濤
  • 申請號:2017108675969
  • 申請日:2017年9月22日
  • 公布日:2018年2月2日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金碧路6號
  • 代理機構: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曾旻輝
  • Int. Cl.:H01Q3/04(2006.01)I; F16H3/60(2006.01)I; F16H3/70(2006.01)I
  • 類別:發明專利
專利背景,發明內容,專利目的,技術方案,附圖說明,技術領域,權利要求,實施方式,專利榮譽,

專利背景

隨著移動通信終端用戶數量的不斷增加,對移動蜂窩網路中站點的網路容量需求越來越大,同時要求不同站點之間甚至相同站點的不同扇區之間的干擾做到最小,即實現網路容量的最大化和干擾的最小化。要實現這一目的,通常採用驅動站上天線波束下傾角的方式來實現。
截至2017年9月,驅動波束下傾角的方式分為:機械下傾和電子下傾,而電子下傾優勢明顯,是主流和發展趨勢。傳統的電子下傾角的傳動裝置的結構較複雜,同時定位功能不足,無法實現更加精準的調控。

發明內容

專利目的

基於專利背景,《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提供一種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便於定位,能實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波束天線的下傾角度的獨立精準控制。

技術方案

《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聯動鎖止機構,包括:安裝架,所述安裝架設有至少兩個安裝位,所述安裝位設有安裝通孔及沿所述安裝通孔的外周向設定的卡體,所有所述安裝通孔均沿同一周向間隔設定;與所述安裝位一一對應的輸出組件,所述輸出組件包括輸出軸及可彈性復位設定於所述輸出軸上的輸出齒輪,所述輸出齒輪的一端設有與所述卡體相卡合的扣體、及穿過所述安裝通孔設定的抵壓體,所述扣體設定於所述抵壓體的外側;及轉動支架,所述轉動支架可相對於所述安裝架轉動,所述轉動支架設有與所述抵壓體相抵壓的承壓面、及設定於所述承壓面的至少兩個弧形凸台,所有所述弧形凸台均沿同一周向間隔設定,所述弧形凸台包括導向端、防逆端及設定於所述導向端與所述防逆端之間的配合體,只有當所述配合體與所述抵壓體相抵、使所述扣體與所述卡體分離時,所述輸出齒輪才可帶動所述輸出軸轉動;
其中,當至少一個所述輸出齒輪的抵壓體與其中一個所述弧形凸台的防逆端防逆轉配合時,剩餘所述輸出齒輪中,只有一個所述輸出齒輪的抵壓體與對應的一個所述配合體抵壓配合。
將上述聯動鎖止機構套用於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中,利用轉動支架的弧形凸台與抵壓體構成的輸出齒輪止轉結構,同時利用行星輪結構及單向控制機構,使轉動支架為行星架、且只可沿一個方向轉動,同時利用弧形凸台與輸出齒輪的抵壓體配合實現卡體及扣體的卡合及分離,使輸出齒輪能夠自鎖或解鎖;具體的,當需要驅動某一個輸出齒輪轉動時,控制轉動支架轉動至對應位置,使抵壓體與配合體抵壓配合,使所述扣體與所述卡體分離時,完成該天線對應的輸出齒輪的解鎖,此時可驅動輸出齒輪轉動,進而帶動輸出軸的轉動,利用輸出軸完成動力輸出,完成該天線的下傾角角度調整;此過程中,其餘所述輸出齒輪被鎖止、且所述至少有一個所述輸出齒輪的抵壓體與其中一個所述弧形凸台的防逆端防逆轉配合,進而在驅動的過程中,不會影響其他天線的下傾角變化,實現一對一的驅動,同時也使輸出齒輪與輸入齒輪的嚙合更加精準。該聯動鎖止機構採用集成化共止結構,利用輸出齒輪和防逆端為止動的定位基準,提升齒輪嚙合精度,能夠提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波束天線的下傾角度調整的控制精度。
下面進一步對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當至少一個所述輸出齒輪的抵壓體與其中一個所述弧形凸台的防逆端防逆轉配合時,剩餘所述輸出齒輪中,只有一個所述輸出齒輪的抵壓體與對應的一個所述配合體抵壓配合,其餘所述輸出齒輪被鎖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轉動支架處於第一預設位置時,所有所述輸出齒輪的扣體分別與對應的卡體相卡合,所有所述輸出齒輪均被鎖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卡體設有環形設定的第一卡齒,所述扣體設有與所述第一卡齒相卡合的第二卡齒。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抵壓體設有弧形抵壓端,所述配合體設有與所述弧形抵壓端相配合的凹槽。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輸出組件還包括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的一端與所述輸出軸抵壓配合、另一端與所述輸出齒輪的另一端抵壓配合,使所述輸出齒輪與所述輸出軸可移動復位連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第一安裝板,所述第一安裝板設有與所述輸出軸轉動配合的安裝孔,所述安裝架設有與所述第一安裝板固定連線的至少兩個安裝支柱,相鄰兩個所述安裝支柱間隔設定形成所述安裝位。
該技術方案還提供了一種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包括上述述的聯動鎖止機構,還包括:
第一傳動機構,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內齒圈、與所述內齒圈同軸的第一主動齒輪、與所述第一主動齒輪形成作用連線的第一從動齒輪,所述第一主動齒輪能夠帶動所述第一從動齒輪轉動,所述第一主動齒輪及所述第一從動齒輪安設於所述轉動支架的內側,所述第一從動齒輪的第一端與所述內齒圈相嚙合,且所述第一從動齒輪只自轉,或繞所述內齒圈自轉及公轉、並帶動所述轉動支架轉動,所述第一從動齒輪的第二端設定於所述內齒圈外及所述輸出齒輪的內側、並可帶動所述輸出齒輪進行自轉;第二傳動機構,所述第二傳動機構包括與所述第一主動齒輪同軸、且固定傳動連線的第二主動齒輪、及與所述第二主動齒輪形成作用連線的第二從動齒輪,所述第二主動齒輪能夠帶動所述第二從動齒輪轉動、且所述第二從動齒輪的轉動方向與所述第一從動齒輪的轉動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從動齒輪安設於所述轉動支架上、且設定於所述輸出齒輪的外側,所述第二從動齒輪可帶動所述輸出齒輪進行自轉;及單向控制機構,所述單向控制機構,所述單向控制機構用於控制所述內齒圈只可沿第一旋轉方向單向轉動;其中,當所述內齒圈固定時,所述轉動支架可轉動;當所述內齒圈可轉動時,所述轉動支架固定。
該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使用時,輸出齒輪通過輸出軸與天線波導的傳動機構固定傳動連線,利用驅動源(如伺服電機)來驅動第一主動齒輪和第二主動齒輪,第一主動齒輪帶動第一從動齒輪自轉、第二主動齒輪帶動第二從動齒輪自轉,第一從動齒輪與第二從動齒輪之間的自轉方向相反;當第一主動齒輪帶動第一從動齒輪沿第一旋轉方向的反方向轉動時,因內齒圈不能沿第一旋轉方向的反方向旋轉,此時內齒圈固定,使第一從動齒輪進行公轉,同時帶動轉動支架沿第一旋轉方向進行轉動;轉動支架轉動至對應需要調節的位置,使輸出齒輪的抵壓體與配合體抵壓配合,使所述扣體與所述卡體分離時,完成該天線對應的輸出齒輪完成解鎖,同時使第一從動齒輪或第二從動齒輪與該輸出齒輪相嚙合;反轉驅動源的旋轉方向,第一主動齒輪帶動第一從動齒輪沿第一旋轉方向進行自轉,第二主動齒輪帶動第二從動齒輪沿第一旋轉方向的反方向進行自轉,此時第一內齒圈可沿第一旋轉方向旋轉,因第一從動齒輪或第二從動齒輪與輸出齒輪軸嚙合,進而可驅動輸出齒輪轉動,進而帶動輸出軸的轉動、並利用輸出軸完成動力輸出,完成該天線的下傾角角度調整;此過程中,其餘所述輸出齒輪被鎖止、且所述至少有一個所述輸出齒輪的抵壓體與其中一個所述弧形凸台的防逆端防逆轉配合,使轉動支架固定,進而在驅動的過程中,不會影響其他天線的下傾角變化,實現一對一的驅動,同時也使輸出齒輪與第一從動齒輪或第二從動齒輪的嚙合更加精準。當下次調節時,再讓第一從動齒輪及第二從動齒輪自轉及公轉,到達需調節位置後,再使第一從動齒輪及第二從動齒輪只進行自轉,即可實現相應天線下傾角的驅動。該可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能夠實現對天線的下傾角的雙向調節、且利用上述聯動鎖止機構,使輸出齒輪為止動的定位基準、其與第一從動齒輪或第二從動齒輪的嚙合精準,能夠提升天線的下傾角度調整的控制精度。
下面進一步對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單向控制機構包括單向棘輪,所述單向棘輪固設於第一安裝板上,且設定於所述內齒圈的外側、並與所述內齒圈同軸轉動連線,所述單向控制機構還包括可復位轉動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設於所述內齒圈的外壁、且與所述單向棘輪限位配合,使所述內齒圈只能沿第一旋轉方向單向轉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限位件至少為兩個、且可轉動安設於所述內齒圈的外側。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轉動支架設有安裝第一主動齒輪及第一從動齒輪的第一腔體、安裝所述第二主動齒輪及第二從動齒輪的第二腔體、及與所述第一腔體間隔設定形成環形槽的環形壁,所述弧形凸台設定於所述第一腔體及所述環形壁之間,所述第二腔體與所述第一腔體相通、且與所述弧形凸台相對;還包括蓋體,所述蓋體與所述第二腔體相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傳動機構的容納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蓋體設有向外凸出的環形體,所述環形體設有多個感應部;還包括第二安裝板,所述第二安裝板與第一安裝板相對設定,所述第二安裝板設有向外凸出設定、並凹設形成與所述環形體相配合的環形凹體,所述環形凹體的外壁設有與所述感應部感應配合的感應元件。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裝板與所述第二安裝板固定連線,所述第一安裝板向內凹設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安裝板向內凹設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與所述第一空腔相配合形成防護腔。

附圖說明

圖1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述的聯動鎖止機構的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2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述的安裝架與輸出組件的安裝示意圖;
圖3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述的安裝架與輸出組件的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4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述的安裝架與第一安裝板的安裝示意圖;
圖5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述的轉動支架的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
圖6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述的轉動支架的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
圖7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述的八個輸出齒輪和兩個弧形凸台運動規律“A至H”示意圖;
圖8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述的八個輸出齒輪和兩個弧形凸台運動規律“G至P”示意圖;
圖9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述的八個輸出齒輪和八個弧形凸台運動規律“A至H”示意圖;
圖10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述的八個輸出齒輪和八個弧形凸台運動規律“G至P”示意圖;
圖11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述的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的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12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述的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的組裝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述的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的組裝後的第一橫截面剖視示意圖;
圖14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述的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的組裝後的第二橫截面剖視示意圖;
圖15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述的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的組裝後的第三橫截面剖視示意圖;
圖16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述的環形體與環形凹體的配合示意圖。
附圖示記說明:10、聯動鎖止機構,100、安裝架,110、安裝位,112、安裝通孔,114、卡體,120、安裝支柱,200、輸出組件,210、輸出軸,220、輸出齒輪,221、扣體,223、抵壓體,202、弧形抵壓端,230、復位彈簧,300、轉動支架,310、承壓面,320、弧形凸台,322、導向端,324、防逆端,326、配合體,330、第一腔體,340、第二腔體,350、環形壁,302、環形槽,400、第一安裝板,410、安裝孔,420、第一空腔,500、蓋體,510、環形體,512、感應部,600、第二安裝板,610、環形凹體,620、感應元件,630、第二空腔,20、第一傳動機構,22、內齒圈,23、第一主動齒輪,24、第一從動齒輪,30、第二傳動機構,32、第二主動齒輪,34、第二從動齒輪,36、第三從動齒輪,40、單向控制機構,42、旋轉件,44、限位件。

技術領域

《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涉及移動通信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

權利要求

1.一種聯動鎖止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安裝架,所述安裝架設有至少兩個安裝位,所述安裝位設有安裝通孔及沿所述安裝通孔的外周向設定的卡體,所有所述安裝通孔均沿同一周向間隔設定;與所述安裝位一一對應的輸出組件,所述輸出組件包括輸出軸及可彈性復位設定於所述輸出軸上的輸出齒輪,所述輸出齒輪的一端設有與所述卡體相卡合的扣體、及穿過所述安裝通孔設定的抵壓體,所述扣體設定於所述抵壓體的外側;及轉動支架,所述轉動支架可相對於所述安裝架轉動,所述轉動支架設有與所述抵壓體相抵壓的承壓面、及設定於所述承壓面的至少兩個弧形凸台,所有所述弧形凸台均沿同一周向間隔設定,所述弧形凸台包括導向端、防逆端及設定於所述導向端與所述防逆端之間的配合體,只有當所述配合體與所述抵壓體相抵、使所述扣體與所述卡體分離時,所述輸出齒輪才可帶動所述輸出軸轉動;其中,當至少一個所述輸出齒輪的抵壓體與其中一個所述弧形凸台的防逆端防逆轉配合時,剩餘所述輸出齒輪中,只有一個所述輸出齒輪的抵壓體與對應的一個所述配合體抵壓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動鎖止機構,其特徵在於,當至少一個所述輸出齒輪的抵壓體與其中一個所述弧形凸台的防逆端防逆轉配合時,剩餘所述輸出齒輪中,只有一個所述輸出齒輪的抵壓體與對應的一個所述配合體抵壓配合,其餘所述輸出齒輪被鎖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聯動鎖止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動支架處於第一預設位置時,所有所述輸出齒輪的扣體分別與對應的卡體相卡合,所有所述輸出齒輪均被鎖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動鎖止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卡體設有環形設定的第一卡齒,所述扣體設有與所述第一卡齒相卡合的第二卡齒。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動鎖止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抵壓體設有弧形抵壓端,所述配合體設有與所述弧形抵壓端相配合的凹槽。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聯動鎖止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輸出組件還包括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的一端與所述輸出軸抵壓配合、另一端與所述輸出齒輪的另一端抵壓配合,使所述輸出齒輪與所述輸出軸可移動復位連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聯動鎖止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第一安裝板,所述第一安裝板設有與所述輸出軸轉動配合的安裝孔,所述安裝架設有與所述第一安裝板固定連線的至少兩個安裝支柱,相鄰兩個所述安裝支柱間隔設定形成所述安裝位。
8.一種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聯動鎖止機構,還包括:第一傳動機構,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內齒圈、與所述內齒圈同軸的第一主動齒輪、與所述第一主動齒輪形成作用連線的第一從動齒輪,所述第一主動齒輪能夠帶動所述第一從動齒輪轉動,所述第一主動齒輪及所述第一從動齒輪安設於所述轉動支架的內側,所述第一從動齒輪的第一端與所述內齒圈相嚙合,且所述第一從動齒輪只自轉,或繞所述內齒圈自轉及公轉、並帶動所述轉動支架轉動,所述第一從動齒輪的第二端設定於所述內齒圈外及所述輸出齒輪的內側、並可帶動所述輸出齒輪進行自轉;第二傳動機構,所述第二傳動機構包括與所述第一主動齒輪同軸、且固定傳動連線的第二主動齒輪、及與所述第二主動齒輪形成作用連線的第二從動齒輪,所述第二主動齒輪能夠帶動所述第二從動齒輪轉動、且所述第二從動齒輪的轉動方向與所述第一從動齒輪的轉動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從動齒輪安設於所述轉動支架上、且設定於所述輸出齒輪的外側,所述第二從動齒輪可帶動所述輸出齒輪進行自轉;及單向控制機構,所述單向控制機構用於控制所述內齒圈只可沿第一旋轉方向單向轉動;其中,當所述內齒圈固定時,所述轉動支架可轉動;當所述內齒圈可轉動時,所述轉動支架固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單向控制機構包括單向棘輪,所述單向棘輪固設於第一安裝板上,且設定於所述內齒圈的外側、並與所述內齒圈同軸轉動連線,所述單向控制機構還包括可復位轉動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設於所述內齒圈的外壁、且與所述單向棘輪限位配合,使所述內齒圈只能沿第一旋轉方向單向轉動。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件至少為兩個、且可轉動安設於所述內齒圈的外側。
11.根據權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動支架設有安裝第一主動齒輪及第一從動齒輪的第一腔體、安裝所述第二主動齒輪及第二從動齒輪的第二腔體、及與所述第一腔體間隔設定形成環形槽的環形壁,所述弧形凸台設定於所述第一腔體及所述環形壁之間,所述第二腔體與所述第一腔體相通、且與所述弧形凸台相對;還包括蓋體,所述蓋體與所述第二腔體相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傳動機構的容納腔。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蓋體設有向外凸出的環形體,所述環形體設有多個感應部;還包括第二安裝板,所述第二安裝板與第一安裝板相對設定,所述第二安裝板設有向外凸出設定、並凹設形成與所述環形體相配合的環形凹體,所述環形凹體的外壁設有與所述感應部感應配合的感應元件。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安裝板與所述第二安裝板固定連線,所述第一安裝板向內凹設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安裝板向內凹設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與所述第一空腔相配合形成防護腔。

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述的一種聯動鎖止機構10,包括:安裝架100,安裝架100設有至少兩個安裝位110,安裝位110設有安裝通孔112及沿安裝通孔112的外周向設定的卡體114,所有安裝通孔112均沿同一周向間隔設定;與安裝位110一一對應的輸出組件200,輸出組件200包括輸出軸210及可彈性復位設定於輸出軸210上的輸出齒輪220,輸出齒輪220的一端設有與卡體114相卡合的扣體221、及穿過安裝通孔112設定的抵壓體223,扣體221設定於抵壓體223的外側;及轉動支架300,轉動支架300可相對於安裝架100轉動,轉動支架300設有與抵壓體223相抵壓的承壓面310、及設定於承壓面310的至少兩個弧形凸台320,所有弧形凸台320均沿同一周向間隔設定,弧形凸台320包括導向端322、防逆端324及設定於導向端322與防逆端324之間的配合體326,只有當配合體326與抵壓體223相抵、使扣體221與卡體114分離時,輸出齒輪220才可帶動輸出軸210轉動;當一個輸出齒輪220的抵壓體223與任意配合體326抵壓配合時,其餘輸出齒輪220被鎖止、且至少有一個輸出齒輪220的抵壓體223與其中一個弧形凸台320的防逆端324防逆轉配合。
如圖1至圖10所示,將上述聯動鎖止機構10套用於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中,利用轉動支架300的弧形凸台320與抵壓體223構成的止轉結構,同時利用行星輪機構及單向控制機構,使轉動支架300為行星架、且只可沿一個方向轉動,同時利用弧形凸台320與輸出齒輪220的抵壓體223配合實現卡體114及扣體221的卡合及分離,使輸出齒輪220能夠自鎖或解鎖;
具體的,當需要驅動某一個輸出齒輪220轉動時,控制轉動支架300轉動至對應位置,使抵壓體223與配合體326抵壓配合,使扣體221與卡體114分離時,完成該天線對應的輸出齒輪220的解鎖,此時可驅動輸出齒輪220轉動,進而帶動輸出軸210的轉動,利用輸出軸210完成動力輸出,完成該天線的下傾角角度調整;此過程中,其餘輸出齒輪220被鎖止、且至少有一個輸出齒輪220的抵壓體223與其中一個弧形凸台320的防逆端324防逆轉配合,進而在驅動的過程中,不會影響其他輸出齒輪220,實現一對一的驅動,同時也使輸出齒輪220與輸入齒輪(如第一從動齒輪24、第二從動齒輪34)的嚙合更加精準。該聯動鎖止機構10採用集成化共止結構,利用輸出齒輪220和防逆端324為止動的定位基準,提升齒輪嚙合精度,能夠提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波束天線的下傾角度調整的控制精度。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弧形凸台320的數量及相鄰間距可根據輸出齒輪220的數量及相鄰間距進行設定,只要能實現“當至少有一個輸出齒輪220的抵壓體223與其中一個弧形凸台320的防逆端324防逆轉配合時,剩餘輸出齒輪220中,只有一個輸出齒輪220的抵壓體223與一個弧形凸台320的配合體326抵壓配合”的任意組合,均屬於《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要求保護的範圍。
具體的,如圖5、圖7及圖8所示,以八個輸出齒輪220和兩個弧形凸台320為一實施例,“0”表示解除鎖止(+);“1”表示解除鎖止(-);“2”表示鎖止;“3”表示防止逆轉,齒輪狀態詳見如下表1。結論:每一個狀態中都有隻有一個解除了鎖止的齒輪,其餘輸出齒輪220被鎖止,且最少一個輸出齒輪220被防止逆轉。
如圖6、圖9及圖10所示,以八個輸出齒輪220和八個弧形凸台320為一實施例,“0”表示解除鎖止、且逆時針的旋轉方向(+);“1”表示解除鎖止、且順時針的旋轉方向(-);“2”表示鎖止;“3”表示防止逆轉,齒輪狀態詳見如下表2。結論:每一個狀態中都有隻有一個解除了鎖止的齒輪,其餘輸出齒輪220被鎖止及被防止逆轉。
進一步的,轉動支架300處於第一預設位置時,所有輸出齒輪220的扣體221分別與對應的卡體114相卡合,所有輸出齒輪220均被鎖止,且至少有一個輸出齒輪220的抵壓體223被防逆轉抵壓。進而可通過增設防逆轉結構,使轉動支架300處於第一預設位置時,所有輸出齒輪220的扣體221分別與對應的卡體114相卡合,所有輸出齒輪220均被鎖止、且轉動支架300不可發生逆轉動;因為輸出齒輪220的有彈性復位功能,使到轉動支架300不會輕易發生正向轉動;因而使輸出齒輪220在平時使用過程中被鎖死,避免天線下傾角正常使用時,因碰撞或其他因素髮生變化;只有在需要調整時、且該被調整的天線對應的輸出齒輪220才能解鎖,進一步提高輸出齒輪220與第一從動齒輪24或第二從動齒輪34的嚙合精度及輸出齒輪220的控制精度。
表1 八個輸出齒輪220和兩個弧形凸台320運動規律分析表
狀態編號
1
2
3
4
5
6
7
8
A
0
2
2
2
3
2
2
2
B
3
2
2
2
2
1
2
2
C
2
0
2
2
2
3
2
2
D
2
3
2
2
2
2
1
2
E
2
2
0
2
2
2
3
2
F
2
2
3
2
2
2
2
1
G
2
2
2
0
2
2
2
3
H
1
2
2
3
2
2
2
2
I
3
2
2
2
0
2
2
2
J
2
1
2
2
3
2
2
2
K
2
3
2
2
2
0
2
2
L
2
2
1
2
2
3
2
2
M
2
2
3
2
2
2
0
2
N
2
2
2
1
2
2
3
2
O
2
2
2
3
2
2
2
0
P
2
2
2
2
1
2
2
3
另外,該卡體114與扣體221的具體配合形式可根據需要進行設定,只要能夠實現輸出齒輪220向上移動即可解鎖、向下移動即可復位鎖止,如錐體與鎖孔的配合。如圖2及圖3所示,具體的,卡體114設有環形設定的第一卡齒,扣體221設有與第一卡齒相卡合的第二卡齒。該第一卡齒的齒形呈“U”字形結構、第二卡齒的齒形呈三角形結構,便於自動復位卡合固定。
表2 八個輸出齒輪220和兩個弧形凸台320運動規律分析表
狀態編號
1
2
3
4
5
6
7
8
A
0
3
3
3
3
3
3
3
B
3
3
3
3
3
1
3
3
C
3
0
3
3
3
3
3
3
D
3
3
3
3
3
3
1
3
E
3
3
0
3
3
3
3
3
F
3
3
3
3
3
3
3
1
G
3
3
3
0
3
3
3
3
H
1
3
3
3
3
3
3
3
I
3
3
3
3
0
3
3
3
J
3
1
3
3
3
3
3
3
K
3
3
3
3
3
0
3
3
L
3
3
1
3
3
3
3
3
M
3
3
3
3
3
3
0
3
N
3
3
3
1
3
3
3
3
O
3
3
3
3
3
3
3
0
P
3
3
3
3
1
3
3
3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抵壓體223設有弧形抵壓端202,配合體326設有與弧形抵壓端202相配合的凹槽(未示出),通過弧形抵壓端202與凹槽的配合,使輸出齒輪220的轉動更加平穩,減少不必要的損耗。
如圖1至圖3所示,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輸出組件200還包括復位彈簧230,復位彈簧230的一端與輸出軸210抵壓配合、另一端與輸出齒輪220的另一端抵壓配合,使輸出齒輪220與輸出軸210可移動復位連線。具體的,該輸出齒輪220設有與輸出軸210滑動配合的通孔及開設於通孔內壁的卡槽,輸出軸210設有與卡槽滑動配合的凸體。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一安裝板400,第一安裝板400設有與輸出軸210轉動配合的安裝孔410,安裝架100設有與第一安裝板400固定連線的至少兩個安裝支柱120,相鄰兩個安裝支柱120間隔設定形成安裝位110;進而利用第一安裝板400與安裝架100的配合實現輸出組件200的安裝固定,使輸出組件200與安裝架100固設第一安裝板400上成一整體結構;該安裝位110的多少可根據輸出齒輪220的布置情況進行設定。
如圖1及圖11所示,《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還提供了一種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包括上述述的聯動鎖止機構10,還包括:第一傳動機構20,第一傳動機構20包括內齒圈22、與內齒圈22同軸的第一主動齒輪23、與第一主動齒輪23形成作用連線的第一從動齒輪24,第一主動齒輪23能夠帶動第一從動齒輪24轉動,第一主動齒輪23及第一從動齒輪24安設於轉動支架300的內側,第一從動齒輪24的第一端與內齒圈22相嚙合,且第一從動齒輪24隻自轉,或繞內齒圈22自轉及公轉、並帶動轉動支架300轉動,第一從動齒輪24的第二端設定於內齒圈22外及輸出齒輪220的內側、並可帶動輸出齒輪220進行自轉;第二傳動機構30,第二傳動機構30包括與第一主動齒輪23同軸、且固定傳動連線的第二主動齒輪32、及與第二主動齒輪32形成作用連線的第二從動齒輪34,第二主動齒輪32能夠帶動第二從動齒輪34轉動、且第二從動齒輪34的轉動方向與第一從動齒輪24的轉動方向相反,第二從動齒輪34安設於轉動支架300上、且設定於輸出齒輪220的外側,第二從動齒輪34可帶動輸出齒輪220進行自轉;及單向控制機構40,單向控制機構40用於控制所述內齒圈只可沿第一旋轉方向單向轉動;其中,當內齒圈22固定時,轉動支架300可轉動;當內齒圈22可轉動時,轉動支架300固定。
如圖1至圖11所示,該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使用時,輸出齒輪220通過輸出軸210與天線波導的傳動機構固定傳動連線,利用驅動源來驅動第一主動齒輪23和第二主動齒輪32,第一主動齒輪23帶動第一從動齒輪24自轉、第二主動齒輪32帶動第二從動齒輪34自轉,第一從動齒輪24與第二從動齒輪34之間的自轉方向相反;當第一主動齒輪23帶動第一從動齒輪24沿第一旋轉方向的反方向轉動時,因內齒圈22不能沿第一旋轉方向的反方向旋轉,內齒圈22固定,使第一從動齒輪24進行公轉,同時帶動轉動支架300沿第一旋轉方向進行轉動;轉動支架300轉動至對應需要調節的位置,使輸出齒輪220的抵壓體223與配合體326抵壓配合,使扣體221與卡體114分離時,完成該天線對應的輸出齒輪220完成解鎖,同時使第一從動齒輪24或第二從動齒輪34與該輸出齒輪220相嚙合;反轉驅動源的旋轉方向,第一主動齒輪23帶動第一從動齒輪24沿第一旋轉方向進行自轉,第二主動齒輪32帶動第二從動齒輪34沿第一旋轉方向的反方向進行自轉,此時第一內齒圈22可沿第一旋轉方向旋轉,因第一從動齒輪24或第二從動齒輪34與輸出齒輪220軸嚙合,進而可驅動輸出齒輪220轉動,進而帶動輸出軸210的轉動、並利用輸出軸210完成動力輸出,完成該天線的下傾角角度調整;此過程中,其餘輸出齒輪220被鎖止、且至少有一個輸出齒輪220的抵壓體223與其中一個弧形凸台320的防逆端324防逆轉配合,使轉動支架300固定,進而在驅動的過程中,不會影響其他天線的下傾角變化,實現一對一的驅動,同時也使輸出齒輪220與第一從動齒輪24或第二從動齒輪34的嚙合更加精準。當下次調節時,再讓第一從動齒輪24及第二從動齒輪34自轉及公轉,到達需調節位置後,再使第一從動齒輪24及第二從動齒輪34隻進行自轉,即可實現相應天線下傾角的驅動。該可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能夠實現對天線的下傾角的雙向調節、且利用上述聯動鎖止機構10,使輸出齒輪220為止動的定位基準、其與第一從動齒輪24或第二從動齒輪34的嚙合精準,能夠提升天線的下傾角度調整的控制精度。
需要說明的是,單向控制機構40的具體實施例,如單向離合器、單向軸承、棘輪機構等。具體的,單向控制機構40為單向軸承,單向軸承的內圈與內齒圈22固定、外圈固定於第一安裝板400上,因而可利用單向軸承來實現內齒圈只沿第一旋轉方向單向轉動,實現第一從動齒輪24的公轉或自轉;該單向軸承的回響速度快,但成本更高;且止轉精度不足,無定位功能及修正功能,容易出現未轉到位或過轉的情況。使行星齒輪與輸出齒輪220不能較好嚙合。進一步的,單向控制機構40包括單向棘輪42,單向棘輪42固設於第一安裝板400上,且設定於內齒圈22的外側、並與內齒圈22同軸轉動連線,單向控制機構40還包括可復位轉動的限位件44,限位件44固設於內齒圈22的外壁、且限位件44與單向棘輪42限位配合,使內齒圈22隻能沿第一旋轉方向單向轉動,利用單向棘輪42來控制內齒圈的轉動方向,便於對輸出齒輪220進行定位,使第一從動齒輪24或第二從動齒輪34與輸出齒輪220嚙合更精確,避免傳動過程中出現跳齒現象,導致調控不精準。再進一步的,限位件44至少為兩個、且可轉動安設於內齒圈22的外側,使內齒圈22的固定更加牢靠,且使整體結構更加緊湊。
如圖5、圖6及圖13至圖15所示,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轉動支架300設有安裝第一主動齒輪23及第一從動齒輪24的第一腔體330、安裝第二主動齒輪32及第二從動齒輪34的第二腔體340、及與第一腔體330間隔設定形成環形槽302的環形壁350,弧形凸台320設定於第一腔體330及環形壁350之間,第二腔體340與第一腔體330相通、且與弧形凸台320相對;還包括蓋體500,所蓋體500與第二腔體340相配合形成第二傳動機構30的容納腔。進而將轉動支架300設定成行星架,實現第一主動齒輪23及第一從動齒輪24、第二主動齒輪32及第二從動齒輪34的安裝及塗設潤滑油,再者該安裝架100可設定於環形槽302內,使整體結構更加緊湊;同時利用蓋體500完成第二傳動機構30的安裝固定及防護。
如圖11、圖13及圖14所示,具體的,第二從動齒輪34的一端與第三從動齒輪36相嚙合、另一端可與輸出齒輪220相嚙合;該第一主動齒輪23直接與第一從動齒輪24相嚙合,第二主動齒輪32通過第三從動齒輪36驅動第二從動齒輪34轉動,進而實現第一從動齒輪24與第二從動齒輪34的轉動方向相反,且整體結構更加緊湊。
如圖11及圖15所示,進一步的,蓋體500設有向外凸出的環形體510,環形體510設有多個感應部512;還包括第二安裝板600,第二安裝板600與第一安裝板400相對設定,第二安裝板600設有向外凸出設定、並凹設形成與環形體510相配合的環形凹體610,環形凹體610的外壁設有與感應部512感應配合的感應元件620。因而可利用感應元件620來感應檢查感應部512來識別第一從動齒輪24或第二從動齒輪34的位置,便於根據第一從動齒輪24及第二從動齒輪34的位置來驅動驅動源運動,實現對某一波導天線的下傾角的驅動。具體的,該感應部512可為缺口、凸起或凹槽等,該實施例中,感應部512包括至少兩個沿周向均勻間隔設定的第一感應缺口(未示出)及設定於兩個相鄰第一感應缺口之間的第二感應缺口(未示出)。因而可利用第一感應缺口來判斷第一從動齒輪24或第二從動齒輪34的位置,利用第二感應缺口來對第一從動齒輪24或第四從動齒輪的位置進行校準。第一感應缺口與第二感應缺口不相等,具體結構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該感應元件620可為光電感應感測器、位移感測器等。
如圖11及圖12所示,再進一步的,第一安裝板400與第二安裝板600固定連線,第一安裝板400向內凹設形成第一空腔420,第二安裝板600向內凹設形成第二空腔630,第二空腔630與第一空腔420相配合形成防護腔。因而利用第一安裝板400與第二安裝板600形成防護腔,可將聯動鎖止機構10、第一傳動機構20及第二傳動機構30及單向控制機構40設定於防護腔內,更好的保護相關零件,同時使整體結構緊湊、便於攜帶。
註:當元件被稱為“固定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同時二者的固定方式可以是可拆卸連線的固定,也可以是不可拆卸連線的固定,具體如套接、卡接、一體成型固定、焊接。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線”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線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固定傳動連線”另一個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連線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連線的固定,具體如套接、卡接、一體成型固定、焊接等。當元件與另一個元件形成“形成作用連線”時,二者可以是相互嚙合,或者通過其他傳動齒輪組件來傳遞動力驅動另一個元件轉動。《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並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除非另有定義,《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於該發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第一旋轉方向”可定義為驅動源的順時針的旋轉方向(-),“第一旋轉方向的反方向”為驅動源的逆時針的旋轉方向(+)。《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體的數量及順序,僅僅是用於名稱的區分。

專利榮譽

2021年6月24日,《聯動鎖止機構及天線下傾角控制裝置》獲得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銀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