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雷泣墓

聞雷泣墓

《聞雷泣墓》,又稱為《王裒泣墓》,講述了魏晉時孝子王裒的孝行。此為《二十四孝》中的第十六則故事。王裒,字偉元,事親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葬於山林,每遇風雨聞雷,即奔墓所,拜泣告曰: 裒在此,母勿懼。 隱居教授,讀《詩》至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遂三複流涕,後門人至廢《蓼莪》之篇。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聞雷泣墓
  • 別名王裒泣墓
  • 內容魏晉時孝子王裒的孝行
  • 主人公王裒
簡介,評說,

簡介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裡,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後人有詩云: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聞雷泣墓聞雷泣墓

評說

魏晉時代的王裒,字偉元,晉城陽營(今山東昌樂縣的陽郡)人。他身長八尺四寸,容貌絕異,博學多能,德操高尚,言行必遵禮法,侍奉親人至孝。
聞雷泣墓
他的母親活著時,性極膽小,畏懼打雷。其母死後,葬於山林中,每次遇到風雨,聽到雷聲,王裒就即刻奔向母親的墓地,跪拜哭泣,並訴說: 我王裒在此,母親不要畏懼! 其詩描寫得很生動: 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冰魂 ,形容梅花、蓮花等清白純淨的品質。這裡另有意思,指因夜宿墳墓,有侵骨之冷。 夜台 ,指墳墓、墓穴。 阿香 ,是神話傳說中的推雷車的女神;又有 阿香車 之說,指雷神之車,或雷聲;說見晉陶潛搜神後記》卷五所載。不過,讀到這裡我們也會馬上想起,在《後漢書·蔡順傳》一則里也有記載: 母平生畏雷,自亡後,每有雷震,順輒圜冢泣,曰: 順在此。 這也見到古人在表述孝子之孝行時,有雷同的模式。
王裒的祖父王修,是魏國的名士,官至大司農郎中令;其父是王儀,為司馬昭的司馬,因討伐東吳失敗,直言得罪了司馬昭而被殺害。王裒就攜其母,將其父的靈柩運回家鄉昌樂,隱居起來,自耕自食,並以教授為生。
他終生不面向西而坐,表示絕不做晉朝之臣。《詩經·小雅·蓼莪》有云: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這是說,又長又大的莪啊,那不是莪而是蒿;哀傷哀苦啊我的父母,生養我啊真勞苦。文中的 蓼 ,是長、大的意思。 莪 ,美菜。 蒿 ,賤草。莪蒿,也叫蘿蒿、抱娘蒿。詩句的意思很有喻義,莪蒿常常抱宿根而生長,就像子依靠著母一樣,比喻子長大了,全靠父母生養我。然而蒿不可食,又比喻子不能終養父母之遺憾。據說,每次王裒讀到這裡,就常常流淚,後來他的門人甚至避開《蓼莪》之篇而不誦讀了。
司馬炎建立晉朝後,知王裒賢德有才,不僅給其父王儀平反,並多次邀請王裒做官,但王裒堅辭不就。據說,他在其父墓側築屋而居,每日朝夕至墓前跪拜,且攀柏悲號,涕淚濺樹枝。日久,樹木也為之枯槁。王裒孝行操尚感動鄉里,曾被推為 孝廉 。晉懷帝永嘉五年(311年),漢劉曜攻陷洛陽,大肆燒殺搶掠,齊地盜匪四起,親戚朋友大批南遷,但王裒戀祖塋不肯離去,遂為盜賊所害。
有關材料說,孝子王裒是歷代儒學和官方教化民眾與學子、倡導孝文化的榜樣。明成化二年即公元1466年,昌樂知縣范威倡導儒學,於王裒故里增築王裒墓,並刻碑 魏孝子王裒之墓 記之,以表其德。此後孝風倡行鄉里,歷代多有修葺增築及刻碑表彰。
清康熙五十一年,知昌樂縣事徐人元《王裒墓》有詩云: 至性孤行絕代天,蓼莪詩廢感生徒。終生恥向西都坐,永痛長廬北海隅。墓築垣墉人共護,邑修俎豆吏躬趨。劉君手植森森柏,莫遣哀魂淚灑枯。
今人有關的文字材料,也值得作一引述推介。筆者看到,網上就有許多介紹材料。
據《昌樂縣續志·古蹟志》載:魏孝子王裒墓,在縣治東南五十五里之馬宋集以東八里,即今天的昌樂縣營丘鎮王裒院村。該村原名桃花村,因臨近王裒墓院,王裒墓每年農曆三月三和九月十七日兩次香火會,蔚為壯觀,香火旺盛,聞名百里。日久,桃花村名漸隱,王裒院之名益顯,遂改名為王裒院。王裒院村位於昌樂縣城東南30公里,省道膠王路北,西距鎮住地馬宋5公里。王裒墓在村西,巍然兀立,墓前至今立著明成化二年 魏孝子王裒之墓 碑,碑高2.2米,寬1.1米。墓院兩側另有碑記6方,周圍有柏樹、國槐、白楊樹等,院貌樸素、寬闊、寧穆,望之令人肅然起敬。
據該村老人講,王裒墓有 仙方活人 的靈氣,誰家的人得了重病,前去求拜,輒賜神藥,食之即愈,十分靈驗。還有 雹子不打孝廉地 的說法,傳說王裒的孝心感動了玉皇大帝,特賜 免雹照牌 一面,所以王裒院附近很少發生雹災。
相傳王裒墓原有一個大院子,四面是磚砌圍牆,南北近百米,東西寬60米,占地近10畝。墓前建有涼亭三楹,八根八棱石柱挺拔矗立,雕樑畫棟,斗拱飛檐,十分壯觀。當時墓高20多米,院內有六十多棵兩抱粗的大松樹。1947年,濰縣解放前夕,墓院內的大松樹被國民黨陳金城的部隊全部伐去修了碉堡。上世紀60年代 文革 期間,又遭嚴重破壞,院牆、碑碣基本毀盡。今天的王裒墓院狀況,是改革開放之後由鄉民捐資重修,並蒐集了部分古碑,重刻了多方碑記,在周圍種植了一些樹木。
王裒墓院近代幾經浩劫,現狀已非昔比,其狀態與規模與原貌相差天壤,幾近荒蕪。鎮政府和周邊村民雖已陸續投資20多萬元,蒐集了部分古碑,重刻了多方碑記,出版了有關書籍,被列入了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這還遠遠不夠,要想恢復原來的規模形制還需要多方關注,加大投資,才能真正把這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好,並傳承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