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思齊“儒學講壇”系列講演錄

聞道思齊“儒學講壇”系列講演錄

《聞道思齊"儒學講壇"系列講演錄(第1輯)》內容簡介:儒家學說的“實踐個性”是什麼?關於《周易》,有“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之說,那么《周易》又包含了那些政治智慧?儒家在未來又將如何發展?新入學的現代走向又將如何?,等等。《“儒學講壇”講演錄》一書將這些問題為您答疑、解惑。當前國內、國外的知名儒學學者、教授又是如何看待上述這些問題的?他們是如何從理論和現實這兩個視角來詮釋這些問題的?《“儒學講壇”講演錄》一書就為您提供了一個與當前學界的國內、國外從事儒家學研究的打架、學者近距離接觸的機會,諸如北京大學樓宇烈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宋志明教授、武漢大學郭齊勇教授等。讓您聆聽他們的心聲,感受他們“仁以天下為己任”的儒家情懷進一步關注儒家的弘揚與發展。

基本介紹

  • 書名:聞道思齊"儒學講壇"系列講演錄
  •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頁數:391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作者:劉丹忱 周桂鈿
  • 出版日期:2010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2034186, 756203418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聞道思齊"儒學講壇"系列講演錄(第1輯)》:國際儒學院是中國政法大學和國際儒學聯合會於2006年合作創辦的國內首家以儒學教學研究為主要內容和特色的機構,是中國政法大學的二級學院學院本著“從事儒學教育,培養儒學人才,開展儒學研究,弘揚儒學精華”之宗旨,面向國內外招收儒學專業的研究生,致力於中華文明的復興與傳承。
學院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通過研讀儒家經典,能熟練掌握儒家義理,理解儒家思想精粹,踐行儒家優秀文化;成為具有較高學術水平、能夠從事儒學研究與教學、傳播儒家文化的學者;成為忠誠熱愛中華文化的赤子;成為道德高尚、情趣高雅的君子。
篳路藍縷仁以為己任,文行忠信參天地道德,協和萬邦開萬世太平 願社會各界共同關心、支持儒學事業的發展,讓儒學盛火薪傳百代,中華文明歷久彌新。

圖書目錄

序/周桂鈿
第一講 儒家的宗教觀及其現實意義/牟鐘鑒
第二講 儒家的藝術精神/龔鵬程
第三講 《周易》的政治智慧/余敦康
第四講 儒家學說的實踐性格/樓宇烈
第五講 新儒學的現代走向/宋志明
第六講 教化觀念和儒學的未來發展/李景林
第七講 儒家的等級觀/周桂鈿
第八講 道家老子的哲學思想/方爾加
第九講 關於“國學熱”的思考/郭齊勇
第十講 論儒學核心價值觀的普世性與當代儒學的新形態/吳光
第十一講 CONFUCIAN ROLE ETHICS AND THE MORAL IMAGINATION/安樂哲
第十二講 《孝經》的形成與意義/黃開國
第十三講 《孝經》與儒家忠孝之道/張踐
第十四講 道德與生命/趙玲玲
第十五講 中國哲學的精神/單純
第十六講 儒家的為官之道與生財之道/湯恩佳
第十七講 儒學研究的普遍性與地域性/陳來

文摘

和道家相比,也有差異。道家強調“質”,而不要“文”。那么,“文”和“質”是什麼關係呢?《論語》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記載:一天,有個人去問子貢——為什麼儒家要強調“文”,一個東西只要有“質”、有內容、有內涵就好了,要形式有什麼用呢?比如,一張桌子好不好用,堅不堅固是看它的材質,而上面的雕刻、花紋是沒有用的。“文”就像那些雕花一樣,“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很不高興,因為這樣的提問直接挑戰了儒家的基本理念,所以他的回答也很不客氣。他說,你不說話沒人知道你是呆子,你一說話大家就都知道你笨了。這個問題你也想不明白嗎?老虎和犬羊——它們的內涵固然不一樣,它們的外表也不一樣啊。“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蔣猶犬羊之蔣”,文和質是不能分開的。
這段話充分顯示了儒家的基本態度,即“文”和“質”不可分。這個觀點在後世文人討論文學的重要性的時候,被反覆地引用。後世人大多將“文”和“質”分裂,認為文學、音樂只不過是形式,而我們只要有“質”就可以了,並不需要形式。就儒家來講,沒有這回事!從《易經》中看,“天文”——日月星辰、“地文”——山川河流、“人文”——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文化秩序。其實,“文”就是儒家所講的“人倫”的“倫”,加上“禮”,統稱為“文”。這個“文”又表現在文化、文學以及文字上——“文武之道,布在方策”,進而顯示在我們的文獻之中;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就在於“言之無文,行之不遠”,如果它本身只是“質”,那么就根本沒有流芳百世的能力。
這裡講到的“人文”,從歷史上看,其實也包含了所有的人文創製,它們都顯示在傳世的文獻之中,而這些文獻正是通過很多精彩的語言文字表現出來的,所以“不學詩無以言”。

序言

在國務院原副總理谷牧先生的倡導下,為將世界各國研究儒學的機構聯繫起來,1994年10月5日下午,於北京“二十一世紀飯店”成立國際儒學聯合會。本會之宗旨在於“研究儒學思想,繼承儒學精華,發揚儒學精神,以促進人類之自由平等、和平發展與繁榮”。到會的有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先生、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中國孔子基金會名譽會長谷牧、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狄百瑞、全國政協副主席安子介、德國阿登納基金會國際部主任約瑟夫、韓國成均館大學教授安炳周、日本大東文化大學教授溝口雄三、台灣政治大學教授周何等。其中,有顧問六十四人,理事七十人。出席會議的代表來自十一個國家、兩個地區(我國台灣和香港地區)近三百人,年齡最長的是金景芳先生(九十高齡)。首任會長是谷牧先生,理事長是韓國的崔根德先生,名譽理事長是李光耀先生。我參加了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議,任第五組主持人之一,並在閉幕式上代表第五組作匯報發言。國際儒學聯合會以後組織召開了多次國際性的儒學研討會,為各國學者交流學術搭建了一個平台,在促進儒學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