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歌(李商隱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聞歌》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首聯即點題,寫歌者的美容和歌聲的動聽;中間二聯化用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既表明歌者的身份,又寄寓著深沉的感慨;尾聯寫歌者的哀怨。此詩構思精密,情致婉曲,風格獨特,典故詩情渾然一體,婉約雅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聞歌
  • 作者:李商隱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詩》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聞歌
斂笑凝眸意欲歌,高雲不動碧嵯峨。
銅台罷望歸何處,玉輦忘還事幾多。
青冢路邊南雁盡,細腰宮裡北人過。
此聲腸斷非今日,香灺燈光奈爾何。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高雲不動:用《列子・湯問》秦青悲歌的典故。
②嵯(cuó)峨(é):山高峻的樣子。
③銅台:即銅雀台,曹操所建。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
④玉輦:古代帝王的乘輿。
⑤青冢(zhǒng):漢王昭君墓所在地,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左旗境內。
⑥細腰宮:楚宮。
⑦香灺(xiè):香燭燈芯的餘燼。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收斂住笑容雙眸凝視,看樣子好像要唱歌了。那高空中的碧雲就已經停住不動,聚在一起就像是高高的山峰。
魏武帝死去以後,當年在銅雀台上宴飲歡歌的歌伎都到了什麼地方呢?穆天子參加了西王母為他舉行的宴會後,因歌聲的美妙丟下了手頭的事情而留連忘返。
在安葬王昭君的路邊,向南飛去的大雁已經消失了。那輕歌曼舞的楚宮也早已被從北方來的秦人侵占。
所聽到的歌聲足以斷腸並非始自今日,面對殘燼的蠟燭,也只能說一聲“奈何”了。

創作背景

據《資治通鑑》記載,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二月,曾因旱放歸宮女。此詩有“銅台罷望”之句,當是舊帝崩後不久之謂;又有“玉輦忘還”之語,其舊帝當是好巡幸者,暗指唐武宗。大中元年(847年)二月放宮人時,距唐武宗之崩不久。詩中所涉之出宮人事,當在大中元年(847年),其寫作時間由此當可推定為大中元年(847年)。。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是一篇表現聽歌后的感受的詩,即表現欣賞歌曲時產生的美感,由歌曲引起的感觸。
首聯用旁襯烘托的手法描繪歌者將歌末歌時的神態以及歌聲的響遏行雲,渲染了歌聲的感人氣氛。中二聯描繪由聽歌引起的聯想,歌聲把人帶到茫遠的古代,想起歷代種種悲歌,從而使人產生深沉的思緒茫茫的感慨,感慨歷史的榮枯興衰、瞬息變化。四句所寫史實是多王妃、天子,他們的遭際富有歷史意義,很能反映人世社會興亡變化,其種種悲歡離合都讓人深思。詩人將這些史實,由歌聲串連到一起,這些史實都是與聲有關聯,但又妙不粘滯,從而把聽歌所引起的感慨升華為一種含蘊深廣的美感,充分表現了歌聲的巨大的感染力。尾聯以悲歌從古至今不斷讓人無可奈何作結,抒發了一種悲涼愴惘之情。
“此聲腸斷非今日”是全詩的詩眼,意謂世代多辛酸悲苦,所以斷腸悲歌從古至今不絕,這是嚴酷的歷史事實,在這樣的歷史事實面前,人是無能為力的,無疑這正是一種深沉的憂患意識。詩人借聽歌所抒發的就是這種憂患深廣的感情,從而使全詩具有啟人深思引人悲酸的藝術感染力。

名家點評

清代紀昀:首二句點明,中四句擲筆宕開,而以七句承明,八句拍合,極有畫龍點睛之妙。(《玉溪生詩說》)
清代屈復:一,將歌時美人情態;二即遏雲。三、四歌之絕妙,五六歌之悲感,故腸斷而喚奈何也。(《玉溪生詩意》)
民國學者、燕京大學教授張采田:此詩在晚唐少有媲,無所謂格調靡靡也。首句不鄙。“碧雲”句比喻極佳。(《李義山詩辨正》)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開成(唐文宗年號,836年—840年)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