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於清光緒末年的老買賣, 位於後門大街, 。聚茂齋幹了幾年發展很快,從開業時的只有一名學徒,增加夥計、學徒十幾人。雙臉鞋、灑鞋、"老頭樂"和"油靴"都是聚茂齋的名產品。
簡介,雙臉鞋,千層底,靴鞋,老頭樂,油靴,
簡介
聚茂齋靴鞋鋪位於後門大街,是創業於清光緒末年的老買賣。掌柜的姓孫,原在一家鞋鋪學會了一手好活計。出師後,就去耍手藝。他做的活好,到哪家鞋鋪都不願意讓他走。他做的活人人歡迎,因此,他想不如自己開個鞋鋪乾乾。
聚茂茂齋靴鞋鋪開業後,由於資本短缺,當時除去幾件納靴鞋的工具外,資金只有十幾兩銀子。孫掌柜帶著一個國小徒一邊給顧客做來料加工,一邊給顧客訂做靴鞋。聚茂齋以材料真實,加工精細,贏得眾多顧客的信任。因此,到聚茂齋做加工的、購買靴鞋的顧客越來越多。聚茂齋幹了幾年發展很快,從開業時的只有一名學徒,增加夥計、學徒十幾人。並且在鼓樓後門等地一帶有了眾多的熟主顧,特別尚武好練的武術家、摔餃手、趕車、賣力氣的人,愛穿聚茂齋做的雙臉鞋和灑鞋,老年人愛穿聚茂齋做“老頭樂",雨天,顧客喜歡穿聚茂齋做的"雨靴"或稱"油靴"。
雙臉鞋、灑鞋、"老頭樂"和"油靴"都是聚茂齋的名產品。
雙臉鞋
所謂雙臉鞋是在鞋面前縫有兩條平行的皮臉(即皮條),這樣做,一是耐穿,二是好看。聚茂齋的雙臉鞋的鞋面有兩種,一種是普通勞動者工作時穿的低檔雙臉鞋,另一種是練武者和普通勞動者休息時走親訪友穿的高檔雙臉鞋。低檔雙臉鞋的鞋面用足青布。聚茂齋用的足青布是在織布作坊和染坊定織定染的。高檔雙臉鞋的鞋面用禮服呢。聚茂齋用的禮服呢是花大價錢買的厚實的頭等禮服呢。雙臉鞋和灑鞋鞋面上的皮臉,大多數鞋鋪都用一般的羊皮,因為羊皮價錢便宜。而聚茂齋必用價錢昂貴的"骨子皮"(就是驢屁股皮),這種骨子皮厚硬,耐磨耐踢碰。雙臉鞋的鞋底是千層底,灑鞋的鞋底是"山底"。聚茂齋的雙臉鞋和灑鞋都是供不應求。
千層底
千層底耐穿,不折不斷,不開花,是聚茂齋靴鞋鋪一大特色。一般鞋鋪都是從專門生產千層底的底局子進貨,而聚茂齋為了保證鞋底的質量,就自辦底局子生產千層底。做千層底工序很繁雜,先切底,工人把袼褙用大斧頭似的切刀切成各型號的底片;第二道工序是"沿邊",工人用細白布條將底片四邊都沿上(就是用漿子粘住),隨後將千層表面那層用白布包上;第三道工序是圈邊,這道工序是外加工,當年專做千層底圈邊的都集中在現今的朝陽區沙板莊、虎城、南磨房、三間房、雙井、八棵楊樹、八里莊、十八里店等農村。第四道工序是納面,這道工序也是外加工,昔日做這道活的都集中在現今通州區的馬駒橋、永樂店、牛堡屯一帶農村。圈邊和納面是確保底子質量的兩道重要工序,因此聚茂齋要求檢查極嚴。對圈邊的質量要求是針腳齊、密,殺得緊。對納面的質量要求更嚴,不僅要針腳齊,有殺手,而且必須一方寸要一百針,最少不能少九十針。第五道工序是錘底,這道工序是聚茂齋底局子工人自己乾。在錘底前,先將底子用開水浸泡,並用棉被包產。用一天一夜,硬底都泡軟了,工人用十幾斤大平底鐵錘在大平青石上錘。既要錘平又要整底形。最後將錘好的濕底晾乾,千層底才算成了。聚茂齋的千層底,穿到什麼時候,不僅不折斷,而且底子邊不會開花。
靴鞋
靴鞋鞝得牢、漂亮是聚茂齋又一特色。鞝鞋分五鞝、反鞝兩種。雙臉鞋、灑鞋是正鞝,千層底小圓口鞋是反鞝。正鞝最要手藝,因為正鞝不能上鞋楦,工人用雙手拿著鞋幫和鞋底直接縫鞝。反鞝是將鞋幫和底子反著繃在鞋楦上,鞝好再翻過來。聚茂齋鞝的鞋,不管正鞝還是反鞝,要求必需腮滿、跟圓、腰平",腮滿是鞋前兩邊鼓整好看,跟圓是鞋跟圓整,腰平是鞋的中腰沒縐折,平整。最重要的是鞝得牢,不開線。
老頭樂
"老頭樂"是老年人冬天禦寒穿的肥大棉鞋。聚茂齋做"老頭樂"有三種,最好的是禮服呢面,中等的緞子面,普通的是足青布面。底子都一樣,是約有1寸厚的底子。這種"老頭樂"穿著舒適、暖和。當年富有的老年人入冬後都喜買聚茂齋的"老頭樂"。
油靴
“油靴”是清末民初時,夏季雨天最普通的雨具。雨橡膠鞋、靴是:舶來品,至30年代,上海才仿造。"油靴"先用市布做高腰,靴形幫,底子除中腰外,前腳、後跟,滿周大帽釘子釘牢。最後用桐油塗刷。聚茂齋做的"油靴",因為做工細,桐油塗刷的厚,穿著輕便,不論水多大,不漏水。當年,每入夏季"油靴"是聚茂齋的暢銷品。消逝於歷史
聚茂齋做了幾十年的好買賣,但是,到了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北平淪陷。日本侵略者為了實現侵占全中國、獨霸亞洲的狼子野心,瘋狂掠奪華北占領區的物資,以便擴軍進行更大規模地侵略戰爭。因此,聚茂齋所需的棉布奇缺,又由於北京人民,有的工商者破產,有的傭工者失業。過去買鞋穿的,改為家中自己做鞋穿。聚茂齋的生意開始衰落,年年虧損,最後無法維持,40年代停業了。但其店名依然沒被人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