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果榕(原變種)是喬木,高達25-30米,胸徑60-90厘米,樹皮灰褐色,平滑,幼枝嫩葉和果被平 貼毛,小枝褐色。葉薄革質,橢圓狀倒卵形至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0-14厘米,寬3.5- 4.5厘米,先端漸尖或鈍尖,基部楔形或鈍形,全緣,表面深綠色,無毛,背面淺綠色, 稍粗糙,幼時被柔毛,成長脫落,基生葉脈三出,側脈4-8對;葉柄長2-3厘米;托 葉卵狀披針形,膜質,外面被微柔毛,長1.5-2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聚果榕(原變種)
- 界:植物界
- 類型:喬木
- 花期:5-7月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榕果聚生於老莖瘤狀短枝上,稀 成對生於落葉枝葉腋,梨形,直徑2-2.5厘米,頂部臍狀,壓平,基部縊縮成柄,基生 苞片3,三角狀卵形,總梗長約1厘米;雄花生於榕果內壁近口部,無柄,花被片3-4,雄蕊2;癭花和雌花有柄,花被線形,先端有3-4齒,花柱側生,柱頭棒狀。成熟榕果 橙紅色。花期5-7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潮濕地帶,常見於河畔、溪邊,偶見生長在溪溝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廣西南部(龍津)、雲南南部(孟連、屏邊、元陽、河口)、貴州(南盤江一帶)。 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 尼泊爾、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澳大利亞有分布。
主要價值
本種榕果成熟味甜可食;且為良好紫膠蟲寄主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