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草白絹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聚合草白絹病
  • :動物界
  • 分布區域:浙江
  • 病部表面:白色菌絲
病害症狀,病害病原,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病害症狀

病株根部、葉柄變黑軟腐。地上部分枯萎死亡。病部表面產生白色菌絲體,後期出現菜籽狀顆粒,即病原菌的菌核

病害病原

由Athelia rolfsii引致。此菌原名齊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ii Sacc.)。菌絲體白色、粗大,疏鬆或集結成束狀或膜狀緊貼於基物上。後產生大量小形菌核,菌核表生,球形、扁球形或橢圓形,直徑0.5-2.5毫米,表面光滑,初為淺黃褐色,後呈肝褐色,內部白色,成熟後很易由菌絲體上脫落,菌核間無菌絲相連。

發生規律

此菌以菌核或菌索在土壤表層或病殘組織上越冬。在氣溫達24℃左右,濕度較高時菌核萌發。菌絲體生長迅速,通過土表或基物進入寄主莖、葉。菌核可以在土壤或殘體中存活數年。低溫、土壤透氣性差,土壤鹼性或中性不利於此菌生長。耕作農具可以傳播此病。此菌可以侵染 500 多種植物,包括許多作物、牧草、花卉、蔬菜。也可以在土壤中腐生。先旱後澇、砂性土質、土壤酸性(pH4)有利此病發生。土溫高達到℃,土壤有機質多時,菌核大量形成。

防治方法

1.清除殘體。以減少菌源。
2.合理排灌。勿使先旱後澇。
3.調整土壤酸鹼度。必要時,土壤施用石灰,以減少酸性,使土壤pH升至7.0-7.5。
4.藥物防治。粉銹寧可以防治此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