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薩瓦寺(塞爾維亞語:Храм светог Саве/Hram svetog Save)是塞爾維亞貝爾格勒的一座塞爾維亞東正教會教堂,是全世界最大的東正教教堂,排名世界十大教堂之一。
基本介紹
簡介,歷史,
簡介
該教堂供奉的聖薩瓦,是塞爾維亞東正教會的創始人和中世紀塞爾維亞的重要人物。教堂位於弗拉查爾高原,那是1595年奧斯曼帝國首相思南帕夏焚燒他遺體的地方。它主宰著貝爾格勒的市容,也許這個城市中最宏偉的建築。計畫中的牧首府位於附近。
歷史
聖薩瓦教堂坐落於貝爾格勒老城區東部的一座丘陵上,建造始於1935年,出於種種原因,整個外部建造工程2003年12月才告結束,而內部裝修至今仍在進行。教堂的周圍是一處南北向的公園,園內花木錯落有序,並有一組夾道式噴泉。平時人們三五成群、散步小憩,節假日時更是熙來攘往、絡繹不絕。草地、空場、噴泉成了家庭的聚會地和孩子們的遊樂場。
教堂坐落於公園盡頭的最北側,總占地1800平方米,採用了東正教常用的拜占庭式設計。但教堂主體有別於傳統的拉丁十字形(橫短豎長),而採用了四邊基本等長的正十字形狀,東西91米,南北81米,這就使得教堂自任何角度看去均顯方正整齊,宏偉異常。作為每個教堂必備的鐘樓,四座鐘樓均勻鑲嵌於十字形的四個直角處,與教堂主建築合為一體。為突出正面效果,南方的兩座鐘樓略高於北部,其上共掛銅鐘49口,其中最大的直徑2.04米,重6200公斤,最小的也有150公斤,49口鐘總重23755公斤,總值33萬美元。每當鐘鳴時分,四座鐘樓一齊發動,悠揚悅耳的鐘聲傳遍貝城。教堂通體以純白色大理石堆砌而成,晶瑩堅固的質地確保了教堂的穩固與高大,也象徵了教會的威嚴與聖潔。
拜占庭式建築的標誌性特徵是巨大舒展的穹頂,聖薩瓦教堂主頂被巨大的青銅穹頂覆蓋,據介紹其規模僅次於伊斯坦堡的聖索非亞清真寺,為巴爾幹之最。4000噸重的穹頂連同12米高的十字架,全部在地面上整體完成。而其安置更成為建築學中的創舉,1989年5、6月間,動用16架大型特製液壓起重機,日均垂直向上移動2米,共耗費20多個工作日,每天圍觀者數以萬計,4家歐洲電視台轉播了穹頂安置的情況。在塞爾維亞重要的宗教節日――聖維丹日(6月28日)到來之前的6月26日穹頂成功安放。四座鐘樓的頂部各覆蓋一座相應大小的穹頂,與主堂形成了很好的呼應。教堂高度70米,加以其所處位置海拔134米,因此無論從何方進入貝爾格勒,都可以看到其威武的身姿。
教堂與聖薩瓦
教堂西南,公園的西側入口處,一座巨大的青銅塑像屹立,他雙手側舉,一手持聖經,一手緊握十字架。這就是聖薩瓦・奈馬尼亞的塑像,教堂因其而得名。
聖薩瓦,在塞爾維亞的歷史與文化發展中可謂舉足輕重。11世紀末期,飽受戰亂困擾及拜占庭統治的塞爾維亞人迎來了獨立的曙光。塞爾維亞的民族英雄史蒂芬・奈馬尼亞率領塞族人民浴血沙場、南征北戰,初次建立了擁有獨立王權、統一的塞爾維亞王國。這位開國之君也因此備受尊重,被後世冠以“偉大而完美的史蒂芬・奈馬尼亞”尊號。
最偉大的人物也難以逃脫歲月的侵蝕。隨著一代英主溘然長逝,王位虛懸,一場兄弟鬩牆的奪位之爭爆發。在這場角力中,奈馬尼亞的三位王子捲入:長子武坎、次子史蒂芬以及幼子薩瓦。他們面臨的將是改變一生的抉擇。三位王子中,薩瓦對世俗政務不甚關注,卻對宗教情有獨鐘。在其父奈馬尼亞皈依東正教後,薩瓦更是全面管理了王國的宗教事務。而武坎與史蒂芬可謂勢均力敵,因此薩瓦的態度尤為重要。鬥爭中他堅定地站在次兄史蒂芬一方,並以所具有的宗教影響全力支持史蒂芬奪取王位。在他的幫助下,經過一番激烈的爭鬥,史蒂芬成功登上王位,接掌王國大權。
隨著次兄的即位,薩瓦開始醞釀更長遠的規劃。他敏銳地注意到,塞爾維亞的歷史中並不缺乏英勇和頑強,然而數百年來,這種勇武往往被其他民族利用,充當炮灰之後,塞族人又會陷入新的統治。這種情況的發生,追本溯源就是塞爾維亞民族缺乏強大的向心力,難以把民族整合成具有同樣價值觀的團結整體。薩瓦果斷決定,要利用自己的影響凝聚人心。
在王兄的支持下,薩瓦毅然獨自動身,北上君士坦丁堡覲見大牧首,在其懇求下,塞爾維亞第一次奉命建立了自己的總主教區,這不僅僅是東正教傳播史上的重要進展,也對塞爾維亞今後的歷史起了決定性的改變。在此後的數百年中,塞爾維亞又相繼陷入了匈牙利、奧斯曼等國的統治,但無論壓迫多么嚴苛,整個塞爾維亞民族始終存在著強大的凝聚力,憑藉這種凝聚力,他們以不懈的鬥爭最終為自己贏得了獨立,建立起塞族自己獨有的文化,使塞族能夠與巴爾幹各國和睦相處,由此薩瓦也更加受到人們的尊重。
300年後,塞族人為紀念自己的民族英雄,1895年決定在貝爾格勒為其修建教堂。但由於戰爭及其他原因,直到1935年修建才真正開始。1941年二戰爆發,修建被迫中斷。戰後狄托領導的南聯邦成立之後,在當時的塞爾維亞主席團的支持下,1985年9月教堂的修建重新啟動。1992年南聯盟分解,教堂建設自然無法進行。2000年新一輪總統大選結束,新任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理金吉奇自國外為教堂修建獲得一些援助,停工多年的教堂再次開工。
塞爾維亞的經濟漸有起色,教堂的內部裝飾也開始緩慢進行,儘管龐大的開支仍使其無法一蹴而就,但無論如何人們由此而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可能的輝煌。猶如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和國家一樣,半個多世紀以來,聖薩瓦大教堂在艱難中緩慢挪動著前進的腳步,期待著浴火中能夠獲得重生,期待著如奈馬尼亞、薩瓦一樣的民族英雄再度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