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聖蒂亞戈島象龜
- 拉丁學名:Chelonoidis darwini
- 別稱:達爾文象龜、聖蒂亞戈島龜、詹姆斯島陸龜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爬行綱
- 亞綱:無孔亞綱
- 目:龜鱉目
- 亞目:曲頸龜亞目
- 科:陸龜科
- 屬:南美象龜屬
- 亞屬:加拉帕戈斯象龜亞屬
- 種:聖蒂亞戈島象龜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與年代:Van Denburgh, 1907
- 同義學名:Chelonoidis darwini Van Denburgh, 1907
- 同義學名:Chelonoidis nigra ssp. darwini Van Denburgh, 1907
- 同義學名:Geochelone elephantopus ssp. darwini Van Denburgh, 1907
- 同義學名:Geochelone nigra ssp. darwini Van Denburgh, 1907
- 同義學名:Testudo darwini Van Denburgh, 1907
- 英文名稱:James Island Tortoise
- 保護級別:極危(CR)IUCN標準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圖片注釋,
形態特徵
聖蒂亞戈島象龜雄性體長125.6厘米,雌性體長82.1厘米。是一種巨大的烏龜,其甲殼形狀介於馬鞍背和半球形之間。背甲隆起高,頭頂具對稱大鱗,頭骨較短,鱗骨不於頂骨相接,額骨可不入眶,眶後骨退化或幾乎消失;方骨後部通常封閉,完全包圍了鐙骨;上顎骨幾乎於方軛骨相接,上顎咀嚼面有或無中央脊。背腹甲通過甲橋以骨縫牢固連結。四肢粗壯,圓柱形。指、趾骨不超過2節,具爪,無蹼。無臭腺。
棲息環境
聖蒂亞戈島象龜是生活在落葉林、常綠山地林和濕潤草原上的晝行陸龜,可以生活在較乾旱的環境中。
生活習性
聖蒂亞戈島象龜是行動非常緩慢的動物,每小時只能移動260米。以仙人掌、水果和草葉為食,並從飲食和臨時水池中取水。它們可以在沒有水的情況下生存六個月甚至更長。幼魚在其最初的10-15年間居住在島上較溫暖的低地地區。成年後,它們在海拔範圍內移動。
分布範圍
分布於厄瓜多科隆群島的聖蒂亞戈島,是聖地亞哥島上自然發生的唯一已知的巨型陸龜物種。生活在聖地亞哥島高地上約196平方公里的地區。
繁殖方式
雌性每窩產下4–14個卵。孵化出的雛龜會被鷹捕食。交配時,它們會發出響亮的喉音。與同類的加拉帕戈斯象龜一樣,交配的前奏非常積極,雄性有力地用自己外殼壓住雌龜並咬住它的腿。伸展四肢並緊張地保持一個傾斜的位置。雄性的外殼凹底面幫助它平衡,雄龜將泄殖腔發泄口(容納陰莖)接近雌龜的擴張泄殖腔。在交配時,雄性用嘶啞的有節奏的呻吟發聲,其他的聲音也都在積極接觸中發生。
在繁殖季的7月至11月,成龜的行程長達數公里,以達到乾燥和沙質海岸的築巢地區。挖巢是一個累人和複雜的任務,雌龜每天要乾幾個小時,這可能需要多天才能完成。它們先用後肢挖一個30厘米深的圓柱形洞,然後產下16枚硬殼卵,重量從82到157克,產卵後雌龜將巢洞用泥濘的土壤和尿液混合後塞住,用它的腹甲壓實密封,然後由太陽進行自然孵化和培養。雌龜可能在每個繁殖季要挖1-4個卵巢。溫度對幼體的性別起著絕對性作用,在較低的溫度下築巢會生產出更多的雄性,較高溫度下的築巢會生產更多的雌性。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 ver3.1——極危(CR)。
種群現狀
極度瀕危。由於近95%的聖蒂亞戈島象龜在截止2016年的近180年內消失,聖蒂亞戈島象龜的數量從發現加拉帕戈斯群島之前的約24,000隻急劇減少至500隻。1970年代初期為700隻。下降的大部分發生在1788年至1868年的太平洋捕鯨期間。物種數量下降的原因包括水手(主要是捕鯨者)和定居者對食物的過度開採,以及引進外來物種(包括山羊,豬,驢和齧齒動物),它們要么捕食聖蒂亞戈島象龜的卵和幼體,要么破壞烏龜的棲息地。
至2015年,聖地亞哥約有1,700隻巨龜,這些仍在增加,這要歸功於加拉帕戈斯國家公園(Galápagos National Park)的開創性計畫,該計畫將人工飼養的幼龜陸續放養到野外,在那裡山羊,豬, 驢子已被成功根除。
圖片注釋
希瑟·高爾文高興的帶著她的40千克(90磅)重的聖蒂亞戈島象龜去和弗雷德團聚。查爾斯頓動物協會獸醫技術員羅比·布拉辛格姆用小車幫助推它,弗雷德在一輛汽車裡等候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