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是位於澳門崗頂前地的一座教堂,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
  • 外文名稱:Seminário e Igreja de São José de Macau
  • 地理位置:澳門崗頂前地的教堂
  • 景點級別: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歷史沿革,建築特色,

歷史沿革

修院創辦日期不詳,但根據歷史記載,耶穌會會士於1728年取得現址。經過三十年經營,院舍陸續落成。修院專門培養赴中國及東南亞傳道的神職人員。毗連的聖若瑟教堂於1746年興建,1758年落成,規模僅次於耶穌會士興建的聖保祿教堂(現大三巴牌坊遺址前身),因此當地人慣稱它為“三巴仔”。修院曾為聖若瑟教區中學的其中一個校部,但自1960年代以來已無收生。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
1953年維修時在教堂外立面鋪上石米飾面,破壞了原始面貌。後來教堂穹頂更從中間裂開,得澳門文化局維修,於1999年完工對外開放。修院部份並不對外開放。原藏路環島的聖方濟各沙勿略的臂骨亦被移到此。

建築特色

修院聖堂屬巴洛克風格。正面有三個入口,主堂平面成拉丁十字型,長軸長27米,短軸長16米,長軸兩端分別為入口前廳及主祭壇。祭壇供放其主保(聖若瑟)像,裝飾甚多,其中兩組四枝腰纏金葉的旋柱最具特色,柱頭則以破山花形式收結。而與之呼應的是入口前廳中四枝支撐二樓唱詩台,來自原聖方濟各修道院的木製盤旋柱。四個拱頂形成一四邊內彎之正方形空間,其上以一羅馬式穹窿封頂,穹窿直徑為12.5米,頂部高度為19米,開有三環各16個窗戶,其中最高一環為假窗,另兩環才具有透風及採光功能,穹頂內側為白色,中間是黃色的耶穌會會的徽。
教堂正立面為一雄渾的牆體,寬24.6米,高19米,大致分為上下、左右各三部份,頂層兩邊為對稱之鐘塔,塔頂為琉璃瓦頂,其左鐘塔三個窗洞放有大銅鐘,左邊鐘塔正面窗亦有一銅鐘,以及一小門通往天台,中間山花中有一耶穌會會徽雕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