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米歇爾山堡
- 地理位置:芒什省
- 類型:法國著名古蹟和基督教聖地
- 海拔:88米
起源,歷史,
起源
聖米歇爾山山頂的教堂自從第一次建成至今,15、6次火災和自身倒塌的損壞,被命名為底下聖母堂的加洛林王朝時風格的教堂,是目前尚存的構成聖米歇爾教堂最古老的一部分。公元1020年至1060年,這裡添建了羅馬風格的大教堂和供修士們居住的多層建築,聖米歇爾山這塊聖地也開始變得遠近聞名。公元1156年至1186年,主教羅伯特·代·陶利尼對教堂進行了修繕,在正門的兩旁添加了兩座高塔樓,可惜其中一座在建成不久便自行倒塌了。
歷史
由於他的努力,環繞教堂的修道院也得到了擴建。從此,修士們開始了珍貴的手抄經本的工作。12世紀末年,這裡最大的建築規劃是修造一座擁有餐廳、繕寫廳和廊院的新修道院附屬建築。13世紀初建築落成,又修建了有深壕溝的圍牆,它在英法百年戰爭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時的聖米歇爾山教堂、修道院和附屬樓已渾然一體,它們被四周間有半圓的月形塔樓的圍牆緊緊簇擁在上面,大有固若金湯之勢。十五世紀,教堂內古羅馬風格的唱詩台部分倒塌,當時沒有立即修補,而是整整過了一個世紀,才由一座新的哥德式和文藝復興式風格相結和的唱詩台所代替;同時,在山下的村鎮裡建造了第二座教堂。公元1780年,古老的教堂正面突然倒塌,隨之而倒的是鐘樓和三間偏殿,供香客下榻的古旅舍也塌了下來,聖米歇爾山的正面一片廢墟,它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損失。新的正面是在法國大革命之後才興建起來的,風格為端莊的新古典主義。18世紀末,依著古教堂的滑道修築了四條加固矮牆,從山頂的教堂一直通向山腳,以此來支撐教堂,防止再次倒塌。聖米歇爾山的最後一次完善工作是在20世紀末完成的,公元1987年,在教堂鐘樓的頂端安放了聖米歇爾的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