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稻18

聖稻18

聖稻18是是育種者:山東省水稻研究所,用品種 聖稻14/聖06134選育而成的水稻品種。 由申請者:山東省水稻研究所提出申請, 2016年7月16日經第三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稻2016048。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聖稻18
  • :植物界
  • :禾本科
  • :稻屬
  • :稻
國審稻2016048,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審定意見,魯農審2013018號,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適宜範圍,新品種權申請或公告信息,

國審稻2016048

特徵特性

粳型常規水稻品種。黃淮粳稻區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60.1天,比對照徐稻3號晚熟2天。株高95.9厘米,穗長17.3厘米,每穗總粒數156.4粒,結實率86.1%,千粒重24.7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分別為2.1和2.6,穗頸瘟損失率最高級1級,條紋葉枯病抗性等級3級。米質:整精米率66.5%,堊白粒率24%,堊白度1.8%,直鏈澱粉含量16.2%,膠稠度67 毫米,達到國家《優質稻穀》標準3級。

產量表現

2013年參加國家黃淮粳稻組區試,平均畝產642.36千克,比對照徐稻3號增產3.58%,達極顯著水平;2014年續試平均畝產630.29千克,比對照徐稻3號增產4.07%,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35.72千克,比對照徐稻3號增產3.85%,增產點比例75%。201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61.26千克,較對照徐稻3號增產5.7%,增產點比例100%。

栽培技術

要點:1.一般5月中上旬播種,大田畝用種量3-4千克,稀播勻播,培育壯秧。2.秧齡35天左右,6月中旬插秧,栽插株行距14厘米×25厘米,每穴栽插4-6苗。3.適當控制氮肥用量,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畝施純氮18千克,氮肥主要作底肥、分櫱肥,酌情施穗肥。4.薄水栽插、淺水護苗、活水促櫱、適時擱田、薄水孕穗,後期乾濕交替,忌斷水過早。5. 播前嚴格藥劑浸種,防治乾尖線蟲病和惡苗病;注意及時防治紋枯病、稻曲病、稻飛虱、螟蟲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河南沿黃、山東南部、江蘇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區種植。

魯農審2013018號

2013年山東審定,編號:魯農審2013018號
育種者:山東省水稻研究所、濟寧瑞豐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常規品種,系聖稻14與聖06134雜交後系統選育。

特徵特性

屬中晚熟品種。株型清秀緊湊,芽鞘白色,葉鞘、葉片綠色,葉耳淺綠色,葉舌白色,劍葉短、厚、直立;穗直立;穎殼茸毛多,有短芒,護穎白色,穀粒橢圓形。區域試驗結果:全生育期161天,比對照臨稻10號晚熟3天;畝有效穗21.8萬,成穗率80.0%;株高97.3厘米,穗長15.8厘米,穗實粒數126.0粒,結實率87.0%,千粒重25.2克。2010年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測試:稻穀出糙率84.5%,整精米率76.1%,堊白粒率16%,堊白度2.8%,直鏈澱粉含量16.7%,膠稠度78mm,米質達國標優質2級。2010年經天津市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鑑定:抗稻瘟病。

產量表現

在2010~2011年全省水稻品種中晚熟組區域試驗中,兩年平均畝產641.6公斤,比對照臨稻10號增產7.7%;201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80.6公斤,比對照臨稻10號增產5.9%。

栽培技術

要點:一般5月5~10日育秧,6月中旬插秧,適宜密度每畝1.8~2.0萬穴。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適宜範圍

在魯南、魯西南麥茬稻區及東營稻區種植利用。

新品種權申請或公告信息

申請日:2011/12/31
申請號:20111240.1
申請公告日:2012/5/1
申請公告號:CNA008533E
培育人:陳峰;徐建第;朱文銀;郭濤;袁守江;孫公臣;宮德英;楊連群
品種權(申請)人:山東省水稻研究所
本申請品種是以聖稻14為母本,以聖06134為父本雜交後經南繁北育、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成。其中,聖06134由聖稻301與武優34的組合經選育而成。
2014年9月1日品種權事務公告(總第91期):聖稻172的暫定名變更為聖稻1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